得益于《鹿鼎记》小说、影视剧集的广泛影响,鳌拜的认知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清朝将领,可谓是不识清朝巴图鲁(勇士),一招布库(摔跤)天下知。
但与电视剧中斩首的下场不同,历史上的鳌拜并不是这样死的。
一开始,康熙确实想杀之而后快。
但鳌拜在行刑前求见这位少年皇帝,金銮殿上他当着皇帝的面儿撕开衣服,只见这位权臣身上密密麻麻的伤疤交错……当天康熙便赦免了鳌拜的死罪。
那一身的陈年旧伤从何而来?为什么康熙见了会心生感动赦免鳌拜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db7c18e00caa96b7628419f068e38d8e.jpg)
崇德八年,皇太极在没有指定继承人的情况下逝世,帝位高悬,两位强有力的竞争者剑拔弩张。
其一是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其二是手握重兵的皇太极之弟多尔衮,双方对帝位都志在必得,不肯让步,一时间满洲上下皆被夺权之争的乌云遮盖。
“加强守备,决不允许可疑之徒进入肃亲王府!”
鳌拜对着手下的镶黄旗兵士吩咐道。
从军起便跟随皇太极左右的鳌拜是天生的豪格派,不只他,皇太极生前统领的正黄、镶黄两旗的将领,皆只拥戴皇太极的子嗣上位。
今夜,为了戒备多尔衮方出暗招,鳌拜和一干同僚带着兵士将肃亲王府严密守护起来。
书房内,鳌拜、索尼、谭泰等八人面色凝重地商讨局势。
“睿亲王来势汹汹,况手下正白、镶白两旗兵力雄厚,我等该如何应对才好”,谭泰面容忧愁地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b7ea232f77b1bab3771202273689e7c3.jpg)
“这有何惧,他多尔衮有正白、镶白,肃亲王亦有正黄、镶黄两旗子弟拥戴”,鳌拜斩钉截铁道:“诸位都是跟随先帝在马背上行兵打仗的,难道还怕多尔衮不成。”
“岂会怕。”
“鳌拜你休要胡说。”
“我等岂会畏惧。”
索尼正色道:“鳌拜,你莫要忘了先帝在世时所言之事。”
“怎会忘”,鳌拜站起身来,言行十分激动:“南方流寇四起,百万之众爆发起义,我方在关外静观鹬蚌相争,坐收渔利即可,大明将亡,届时方可入关成就大业。”
“是以如今哪里能内乱,黄白相争,又谈何入关”,索尼又说:“不可因此错过入关的先机。”
“难道要将皇位拱手让给多尔衮?我受先帝提拔方有今日,除了先帝之子,爱新觉罗家谁也坐不得皇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5d24e592de34ea3c2e7c1c7f5356187.jpg)
八月十四日,代善将两方人员,并一众宗室子弟、八旗将领召集至崇政殿,为的就是决定出继承人选。
当天清晨,大清门前,鳌拜对着效忠于皇太极的将领慷慨陈言,“吾等臣子,衣食皆累先帝,今日宁死,也要助先帝之子继位。”
“统领所言皆是我等肺腑之言。”
“誓死拥立先帝之子!”
在正黄、镶黄武力诸人威胁之下,多尔衮不得不做出妥协,但他只让了一步,已有嫌隙且羽翼已成的肃亲王豪格绝不能上位。
为了能继续掌握大权,多尔衮便提议拥立年仅六岁的福临继位。
鳌拜等人深知多尔衮的厉害,何况福临虽然年幼却也是先帝的儿子,便也退让一步,放弃拥立肃亲王豪格。
可以说,若是没有鳌拜等人誓死抵抗,顺治帝绝不可能登上帝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5c1102bc56a5018c1348d466461813b6.jpg)
虽然是个六岁的小孩做了皇帝,但丝毫没有影响整个大清中心权力的作战方向,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入关!
而正如顺治帝的年号一样,已经百孔千疮的汉人政权不堪一击,清军十分顺畅地入关,正式开启一统天下的主线剧情。
清军入关后,鳌拜的主要作战目标是,追击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队。
顺治元年的十月份,大清英亲王进攻已经退守西安的李自成,隔年逼得李自成的大顺军瓦解,顺治二年,前前后后,清军一共攻陷六十三座城池。
大顺军即破,阻拦清军的只剩下张献忠的大西军。
“根据线报,张献忠已经率领军队退守西充一带”,肃亲王豪格是这次进攻的领头人,众将领坐在帐内商讨作战计划。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eb82c1366aa3f8dd62208b250a7b21b1.jpg)
“不若将兵力分成三股,将大西军做瓮中鳖。”
“不可,张献忠驻扎在西充、盐亭二县之间的凤凰山,占据地利,不可分散兵力太过。”
众人争论不休,一将领突然出言:“利弊相宜,凤凰山固然占尽地利,但这便利是张献忠方,还是我方的,尚未可知。”
“何出此言?”
“莫不是你有什么好法子?”
“能抗地利,自然唯有天时”,那名将领悠悠说道:“近日有大雾,我方必能斩张献忠人头于马下。”
“妙哉妙哉,雾中之山,看都看不清楚,定叫大西军全军覆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ebe4a758f3d7ac66dd3257cde9dfa335.jpg)
“只是尚且有一处难处”,那将领又说:“雾重之苦,不止大西军要受,我军亦如此,需得要一支勇猛善战的前锋,开局时乘其不备将大西军打乱,不让其集结,方保我方赢面。”
“我去!”
鳌拜站起身说:“自当为大清伟业马前卒!”
过了几天,正如那将领所说大雾四起,清军集结,鳌拜率领先头部队冲锋陷阵,大西军毫无准备,一时间被冲得乱七八糟,只能仓卒应战。
作为首领,张献忠单骑出战,却遇伏牺牲,失去主脑的大西军顿时溃不成军。
在西充之战中,清军击破大西军营垒130余处,斩杀数万名敌军,缴获马骡牲畜共计一万两千两百余匹。
此番击破大西军,鳌拜实居首功,朝野之上也渐渐声名鹊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49d2769ac3275571396a256f6ac68ebd.jpg)
顺治帝薨后,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继位,和自己的父亲一样年幼登基,为了朝政不乱,鳌拜等四人被任命为顾命辅政大臣,此时鳌拜的权力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
但是,小孩子终会长大,当初十分依赖的左膀右臂如果一直抓着权力不放,那就会成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康熙六年,14岁的康熙亲政,但权力依旧被鳌拜把控。
康熙亲政几天之后,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与鳌拜爆发激烈冲突。
“鳌拜,皇上已经亲政,我等自当还权于天子,你为何迟迟没有行动”,苏克萨哈指着鳌拜的鼻子怒喝道:“莫不是你有不臣之心!”
“荒谬,皇帝年幼,尚难支撑国事,我即为辅政大臣自然要尽心尽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83458309f44efd4e4e1b253eced1014d.jpg)
“放屁!”苏克萨哈大骂,“这番鬼话你说与谁信,我看你分明另有所图,狼子野心,你该死!”
这话一出,鳌拜气急败坏,在没有证据没有定罪的情况下,将苏克萨哈杀死。
苏克萨哈的死,让年少的康熙心中警铃大作——鳌拜不除,皇位难安!
两年后,康熙八年,康熙经常召集八旗子弟在宫中练习布库(摔跤),鳌拜见天子沉迷嬉戏,因此并不在意,放松了对康熙的警惕。
一日,康熙突然将所有练习布库的少年招至跟前,问:“朕和鳌拜,你们敬畏谁?”
众少年皆答:“皇上是天子,自然是敬畏皇上。”
几日后,康熙在南书房召见鳌拜——鳌拜经常出入皇宫,因此不觉有异,没有带任何护卫、武器便入宫了。
“给爱卿赐座,奉茶”,康熙朝太监吩咐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84c74250b69ebac634f9ab9137b8603.jpg)
“臣谢恩”,鳌拜对这些厚待之举十分习惯,连谢恩时行礼的动作都有些敷衍,他心安理得地坐下,对悄然走到身后的太监、分侍两旁的少年丝毫不在意。
房内,太监按照吩咐用滚水煮过茶杯,再往里添茶水,置于茶盘上捧给鳌拜。
鳌拜对此一无所知,自然地接过茶杯,却被极热的杯子烫到,猛地将茶杯甩出去,“嘭”一声摔得稀碎。
“鳌拜,御前失仪,大不敬!”康熙厉声斥道:“拿下!”
那太监立刻从后使劲推椅子,鳌拜不防倒伏在地上,所有少年立刻一哄而上合力将其擒拿住,至此,鳌拜被伏。
上下通达,鳌拜的罪,很快就定下来——革职、立斩。
知道自己被判了死刑,鳌拜在狱中回想起自己这戎马一生,感慨万千,为了活下去,他请求拜见皇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3a1972dc5d285e56923325ad2a06b671.jpg)
“还有何言?”康熙淡淡说道。
鳌拜不言不语,默默解下衣衫,露出上身。
“你……”康熙刚要出言斥责,却被这副年迈的伤痕累累的躯体惊呆了。
“此伤是在入关前,为护太宗所受,这道是松锦之战与敌军拼杀时所伤,这道是臣拥立先帝得罪睿亲王多尔衮被排挤征战时所伤……”
鳌拜细细将身上伤痕来处一一道明,末尾总结一句,“臣一身伤痕皆是为了大清成就雄图壮业,这是臣一生荣光。”
鳌拜离开后,康熙一人坐在宫殿内,良久后下了一道圣旨,免鳌拜死罪,改为禁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16819e0c57fc27a3ac25a014bae1f9f.jpg)
鳌拜被俘后,康熙立即命议政王大臣等审讯鳌拜,罪状很快便定下来,林林总总,共三十条,按罪论处以革职,并判斩立决。
鳌拜得知后在行刑前向上请求要觐见皇帝。
于是便有了上述脱衣展示伤痕一幕,多年征战而累下的满身伤痕,随太宗皇太极出生入死,拥立顺治皇帝继位的功绩,终使他没有被执行死刑。
康熙皇帝又想到鳌拜虽然行为傲慢,但没有篡弑的行为和念头,所以对他宽大处理。
那次觐见之后,或许是年岁太高,不久,鳌拜就在禁所死去,卒于康熙八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50862c226707bb6a7ceaca5790cd2448.jpg)
《清实录-康熙朝实录》《清史稿·列传第三十六·鳌拜》《南亭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