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随着海外需求的继续复苏回升,2025年我国商品出口也能走入快车道,然而开年就爆出美国要大幅提升关税使得出口形势又复杂起来,有点难预料这一年对外货物出口的走势了。
然而没想到的是2025年前2月国内主要城市的出口走向就出现了大幅度动荡了,按理说前2月的出口货物是完成去年订单且还没受到关税调整的影响,不好用市场关系、产品结构等来解释。先来看看30强城市的出口走向再来解析下吧。

首先就让人大吃一惊的是高居各城市之首的深圳在前2月居然大跌了16.6%,这样的走势哪怕是在疫情期间它也没碰到过的呀,其出口额也因此降至3600多亿了。
不过再回看它上年的前两月有53.1%的惊人涨幅,很有可能是高基数上的一个回落,所以到底是它的出口突然低迷了还是高基数效应,或者就是被挤水了,都还需继续观望几个月再来定论。
那么佛山市出现了19%的更多下跌就很难解释了,因上年同期它就有23.9%的大跌呀,连续两年开年都出口暴跌?

然而与此同时却又有不少城市的出口走势非常强劲,有部分都出现了出人意料的惊人涨势了,与深圳、佛山等大跌中的城市增速差异极其之大。
因为虽然今年前2月还未受到关税调整影响,出口走势应是继续逐步回升,所以像苏州、北京、无锡、青岛、成都等更多城市在5%~10%之间涨势很是正常,上海、宁波、东莞、杭州、西安、常州等有10%以上同比增长的都属于上佳状态了,然而没想到还能出现更高涨幅的,这就太不寻常了。

广州市就取得了27.8%的同比增长,这是继上年同期它大涨20.4%后继续暴涨,丝毫看不到高基数效应啊。另还有合肥、大连的涨幅也是在28%以上,合肥市因此出口值大涨至447.7亿而可超过了常州、温州、南通等一众城市、跃居第22位了;大连市也能以达到379亿而重新回到阔别多年的30强榜单之内。
而上述三城的涨势还不是最令人惊叹的,郑州市在前2月更是创下了55.3%的暴涨,太不可思议的走势了,郑州市的出口值也因此达到630多亿,排名骤升至第15位。

所以这种涨势跌宕状态真的很难用市场关系变化、产品结构差异等来解释了,因为这些是不至于造成各城市间这么大的增速差异的。小编私以为应该是基数或口径调整的作用,别忘了上年末正好五经普收官而可能会对各城市的数据有过核实调整。
尤其是像佛山市继上年同期大跌后在今年前2月有更大幅度的下跌,而广州市连续两年都出现了20%以上的暴涨,都与它们的整体经济状况、其他相关指标是不适配的。

从大多数城市前2月的工业用电量、物流状况以及国内主要外贸港口的运行状况来看都是处于相对平缓的回升复苏态势,并没有出现上述那种大起大落的情况,所以更是能验证可能是各城市的上一年出口值经过了五经普的核实调整,基数出现了变化而导致的今年前2月同比增速发生变形。
不知道大家对这样的解析是否能认同呢?或者您有更好的角度来解读为何这些城市的前2月出口走向如此迥异,请在下面留言我们一起来讨论!
30强城市前2月的出口走向,具体来看下表详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