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心怀社稷,眼望苍生,承天地之重,方成就三百年间第一人

静雅灯影摇窗念 2024-12-31 09:53:23

范仲淹,这个名字早已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但他的传奇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从一场场人生的硬仗中拼杀出来的。

13岁出门求学,27岁考中进士,64岁病逝任上,短短一生中,他经历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苦难,也完成了常人难以企及的事业。

有趣的是,这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北宋名臣,小时候竟一度不知道自己姓范,甚至被人嘲笑“多管闲事”。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公元989年,范仲淹出生于徐州一个普通的官吏家庭。

他的父亲早逝,母亲带着他改嫁苏州的一个官员,改姓朱,取名朱说。

这个“说”字,像是命运的暗示,他的一生注定要用行动“说”出一番道理。

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继父家中人口众多,兄弟姊妹间明争暗斗,唯独范仲淹显得格格不入。

他的母亲对他异常严厉,有时甚至连犯错都要比其他孩子多挨几句责罚。

直到有一天,他与继兄争执,听到对方冷嘲热讽:“你算老几?我们花朱家的钱,关你什么事?”这一句话像利刃一样刺入他的心。

他追问母亲,终于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世。

从那一刻起,他决心以自己的姓氏为名,摆脱寄人篱下的窘境。

23岁那年,范仲淹只身前往应天书院,开始了刻骨铭心的求学生活。

他吃的是隔夜冷粥,住的是漏风寒舍,甚至五年未曾解衣睡觉。

有人说,少年的范仲淹看起来“苦得不像人样”,但他的眼神里却有种让人不敢直视的坚毅。

一位同窗见他活得这么“惨”,送了一顿好饭菜,没想到他却拒绝了,还抛下一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话听起来难免有点拗口,但背后的意思很简单——穷可以穷得硬气,富可不能富得丢人。

27岁,他终于金榜题名,成为大宋的进士。

他第一件事就是回到继父家,为母亲养老送终,还替继兄们打点后事。

这一举动让许多人感慨:范仲淹不仅有才,更有情有义。

随后,他正式改回范姓,开始了“范仲淹”的人生新篇章。

谁能想到,这个曾经被嘲笑“多管闲事”的少年,后来竟然成了北宋历史上最敢“管闲事”的人。

32岁那年,范仲淹因直言进谏,被贬到地方为官。

当时,朝廷风气浮华,皇帝甚至要向太后行臣子之礼,范仲淹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他写了一封奏折,直指皇帝的行为有损国体。

这封奏折送到朝堂,宰相晏殊大惊失色,骂他“太狂”,但范仲淹却不以为然。

他说:“为君分忧,是臣子的本分。”结果,他被贬到河中府,离开了繁华的汴京。

有人劝他低头认命,他却笑了笑,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句话后来成了他的座右铭。

如果说早年的范仲淹是在为自己的人生铺路,那么中年的他就是为天下百姓打拼。

他被调往苏州任官,发现当地河渠淤积,农田常年被淹。

他自掏腰包修堤筑坝,带领百姓重建家园。

三年后,一条绵延五百里的堤坝竣工,百姓感激不尽,纷纷将这条堤坝命名为“范公堤”。

更有意思的是,不少人因此改姓范,以示感念。

真正让范仲淹名垂青史的,是他在边疆的那段岁月。

公元1040年,西夏的李元昊称帝,宋夏开战。

北宋边防松弛,士兵久未训练,连驻守的将领都胆小怕事。

这时,朝廷想起了范仲淹,调他出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

这是一个文官担任的军事职务,很多人以为他只是去“镀金”,可范仲淹一到任就让人刮目相看。

他提出“屯田久守”的策略,让士兵一边种地,一边防御,还亲自巡视边境,甚至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犒劳士兵。

有一次,他发现一名士兵的鞋破了,竟当场脱下自己的鞋给对方。

士兵们感动得热泪盈眶,连说:“这样的将军,跟他拼命值!”

范仲淹的军事才华并没有得到完全施展。

1041年,宋军在好水川惨败,原因竟是主帅不听他的建议,贸然出兵。

消息传回京城,朝廷上下议论纷纷,可范仲淹却没有半句埋怨。

他继续稳扎稳打,最终让西夏主动求和。

有人说,如果范仲淹能拥有更大的权力,或许历史会改写,但他自己却看得很淡。

他说:“士为知己者死,我只做该做的事。”

庆历三年,他被调回京城,主持“庆历新政”。

这次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

范仲淹和他的同僚们顶着巨大的压力,试图让这个庞大的帝国焕发新生。

但仅仅两年后,改革就因阻力过大而告终。

范仲淹被撤职,再次离开京城。

临行前,他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时运不济,但求无愧于心。”

1052年,范仲淹病逝于徐州,享年64岁。

这位一生跌宕起伏的北宋名臣,最终还是倒在了为民请命的路上。

他的死讯传回京城,仁宗下令厚葬,还亲自为他写了悼文。

有人感慨:“范公去矣,大宋的脊梁再难寻。”

2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