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8国联军侵华后,7个国家执意要瓜分中国,只一个国家极力反对,如今这个国家已经成了超级大国。
有人说,这个国家是日本,也有人说是德国。
那么,这个国家究竟是谁?又为什么反对瓜分中国?
八国联军侵华
上世纪初,清政府对外闭关锁国,对内压榨管理,国家一直在走下坡路。
也是这个时候,其他国家盯上了我们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对我们来了一场大范围的侵略战争,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政府哪遇见过这种大场面,乱作一团,北京城很快就失守了。
随后,八国联军开始商讨如何对“战利品”进行合理的分割,有人说干脆就把中国分为8块,一个国家一块,直接拿走就好了。
这一提议刚提出,沙俄和日本马上就同意了。
毕竟沙俄之前就一直窥伺着中国的东三省,并持续性的在发起小型的侵略战争,还会散发各种独立思想,只为了土地。
而日本从很久之前就羡慕我国广阔的土地,想要将我国的土地占为己有,并进行彻底的文化大融合,偷偷将自己国家融合进来或干脆鸠占鹊巢。
其他几个国家看上了中国的众多港口,觉得中国人口众多有资源丰富,不论怎么分配总是有的赚的,所以纷纷同意。
也就是这个时候,美国却强烈拒绝。
美国表示,现在国家都有一套自己的发展规则,没必要因为中国现在政府不行,就直接将政府推翻。
为了让中国有更好的发展,各个国家应该多“帮衬”,确保中国的贸易不会落下。
而且,美国坚持要和中国进行“自由贸易”,保留中国的绝对主动性。
只是,美国提出的这些意见真是全心全意的为了中国考虑吗?
美国的小心思
美国自然不可能全心全意的为中国考虑了。
美国这样做,其中最大的原因大概就是美国距离中国太远了,一旦沙俄和日本这几个国家想要改变些什么,美国只能闷声吃哑巴亏。
而一旦确保中国的自主性,便能安排自己的人,并保证自己和中国的贸易无阻。
这些说白了,其实就是保证中国独立,才能更好的渗透,这样自己才能最大幅度的赚钱,所以一切的一切都还是在维护美国本土的利益,跟中国自然没有什么关系了。
美国这一观点提出之后,英国、法国、意大利等距离中国土地比较远的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个事情,便同意了美国的这个方案。
而距离中国领土较近的国家,因为不想和美、英大国产生冲突,也认为这样也能保留自己本身的收益,最终也同意了这个方案。
只是,虽然美国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土地,但并没有取消在中国安排殖民地的想法。
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美国还提出了让中国签署大额赔款的条约,口口声声,我们可以放大清一命,只想要些殖民地和赔款。
听见这种条件,本以为已经丢了国的大清政府,自然非常开心,想也没想就签了屈辱的《辛丑条约》。
从此之后,中国就踏上了漫长的还债之路。
但,中国贸易发展的太慢了,即便非常努力的给各国还债,依旧让美国持续的不满意。
所以美国也开始暗戳戳的推动其他东西,确保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随后,日本侵华的时候,美国也明确的表示了自己的立场,那就是只要不触碰我的利益,怎么样都好说。
而当时日本明显是强盛的那一方,所以美国并没有怎么纠结,便火速站队日本,只希望日本在侵略成功后还能继续和自己保证良好的贸易交流。
可,美国怎么都没有想到,日本会失败,所以只能紧急改变自己未来的策略。
于是,美国开始不在明面上针对中国,但美国本质里还是想要从中国分一杯羹。
后来,中国国家快速发展,出了很多厉害的高材生,严重的威胁了美国科技霸主的地位。
美国为了打破这种局面,便主动站出来退还中国曾经赔偿的部分条款,并免除剩下的条款用于教育经费,保证中国人去美国留学能够获得超高的待遇。
这话一出,让我们所有人都以为美国是在主动低头缓和中美关系,自然非常开心。
可美国却将中国大批人才引入美国后,就开始大范围宣扬美国的好处,并对学历高的、成就高的人主动释放美国绿卡,让我国大批人才留在美国。
那段时间,如果中国人想要回到中国基本是不可能的,他们不仅要面临大量的手续,甚至还会因为太过强势的态度而被美国专员软禁。
我国知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曾遭受过这样的待遇。
但就算如此,美国的总统却大言不惭地说美国对中国的帮助是史无前例的。
妄图用这种话语来让中国对美国感恩戴德。
可惜,时代变了。
等在回看这段历史之后,中国已经重新站起来了。
所以当美国总统继续发表迷惑的言论,希望中国感谢它的时候,毛主席曾当面指出美国的伪善行为,并表示希望美国能正视自己的行为,不要高高在上的将“救赎”挂在嘴边,毕竟美国的行为和救赎没有丝毫的关系。
结语
再回头看,被美国打压的这么多年,我们一步步走过来确实非常不容易。
但,不论多么不容易,我们都已经走过来了。
而且在走过来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准则:合作共赢。
如今我们足够强盛,未来我们还会更加繁荣,相信我们的祖国,也相信每一个人。
曾经的耻辱我们不会忘记,但也不会再合作的时候去用有色眼光就看待他们,面对美国如此,面对日本亦是如此。
但,我们永远希望这些国家能正视曾经的历史,给我国、给我们曾经牺牲的无数英雄一个真正的交代。
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