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一众名将中,陆逊和姜维,是最“相反”的两个人。
无论是战略思想还是战术风格,二人都仿佛冰与火一般,完全是截然相反。
倘若两人能搏杀一场,必是“冰与火之歌”,十分精彩!
不过,历史却不太“捧场”。
吴蜀交好。
所以,吴国第一名将与蜀国后期第一名将之间,没有交过手。
吴蜀皆与曹魏为敌。
遗憾的是:姜维与陆逊应对的敌人,几乎没有任何“交集”。
历史不但没有安排两人的直接对决,甚至连安排一个“参照物”进行“间接对决”的机会都没有给···
因此,战场上没有决出的胜负,也就转移到了后世网络上。
吴郡陆伯言、天水姜伯约,谁更厉害一些?
战略思想截然相反的二人陆逊、姜维,虽然所在之国不同,但所面临的问题却是一样的:自己是弱国、小国,对手是强国、大国,那么,该不该主动进攻呢?
姜维和陆逊,一左一右,各在一个极端。
三国所有名将,有一个算一个,战略上没有比姜维更激进的了。
率领着三国中最小最弱的蜀国,天水姜伯约一次次对强大的魏国发起进攻!
即便蜀国羸弱的国力已经不堪重负,国力已经透支,姜维也在所不惜,必须要北伐!
即便蜀国朝堂上下,甚至张翼、廖化这样的战友都因此责备姜维,姜维也在所不惜,必须在北伐!
最后,为了进攻,姜维不惜“聚谷敛兵”,冒着亡国的危险,主动不守蜀汉赖以生存的秦岭,企图放魏军进来打歼灭战。
为了进攻,不惜把自己的胸口暴露出来诱敌,姜维的攻势战略思想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
陆逊,则是另一个极端。
三国所有名将,有一个算一个,战略上没有比陆逊更保守的了。
陆逊,反对战略进攻!
陆逊的军事生涯,唯一一次主张进攻,就是主张袭击关羽。
此后,陆逊整个人生,都在反对战略进攻!
石亭之战期间,朱桓主张趁万世一时的机会,乘机长驱直入,进窥许洛。
陆逊劝阻了孙权。
此后,东吴每有伐魏之意,陆逊皆持反对态度。
不只是反对大举伐魏,即便是孙权要像其他方向发展,陆逊也反对!
孙权要派偏师夺取朱崖(今海南岛),陆逊强调“今江东见众,自足其图事”,认为“无其兵不足亏众也”,别去搞。
此后,“干戈不息,民有饥寒”、“四海未定,当须民力”、“宜育养士民,宽其租赋”等思想,一直是陆逊所强调的!
孙权已经是比较保守了。但是,他还是受不了陆逊的保守,曾经反驳:要守江东,确实兵众够了,但“徒以天下未定,事以众济”,难道你就不想要夺取天下了?(《三国志.吴主传》引《吴录》)
可以说,姜维、陆逊,二人的战略思想,一个激进到疯狂,一个保守到极端,可谓一左一右,截然相反!
战术风格截然相反的二人而两位名将的战术风格,又同样截然相反!
还是一样,姜维的战术思想是激进到了极端的地步!
姜维数次北伐,用兵机动灵活,敢于冒险。
他好用计谋,计谋成功,则能取得主动,计谋不成,则陷入被动、失败,大开大合,没有什么余地。
狄道之战,他主动出击。敌雍州刺史王经不待援军到达即出击,姜维遂斩杀万余,大获全胜!
他曾以疑兵牵制邓艾,以大军机动,被邓艾识破,遭遇失利。
段谷之战,姜维又多次机动,邓艾每先处战地,他又另寻机动,直至最后段谷惨败。
魏灭蜀之战时,诸葛绪控制阴平桥头。姜维又先以机动佯装袭诸葛绪后路,诱出诸葛绪后急取阴平桥头而走。
也就是说,姜维打仗,不管胜负,都是“悬”的。在仗打完前,胜负都是未知数。
陆逊用兵风格,则是持重的。是典型的“先胜而后求战”。
夷陵之战,陆逊主动撤退,并早早确立在夷陵-猇亭为最后阻击线;在将刘备引到“长蛇之势”,兵力施展不开的三峡地区后,凭借在夷陵、猇亭的有力防御,成功堵住了刘备,赢得了主动!
即便没有后来“火烧夷陵”,东吴成功阻击刘备,赢得胜利也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
石亭之战,则更是在精心谋划后,诱敌深入,制造出打歼灭战的机会!
以至于,战役尚未真正开打,东吴朱桓已经指出这是“万世一时”,与孙权谈论下一步“进窥许洛”的问题了!
可以说,陆逊的仗,往往是刀未出鞘,胜负已分!
东吴北伐期间,由于孙权的撤军,陆逊成为孤军。而陆逊与孙权的信件也给魏军截获,情况危急。
陆逊不动声色,稳定军心,然后佯装对襄阳发起进攻,在震慑敌人后,从容上船,扬长而去而去!
由此可见:陆逊的应变能力极强,拥有很强的危机处理能力。
拥有很强的危机处理能力,却总是持重,使得战役发展稳步走向有利的方向,这是真正的持重良将!
防御思想截然相反的二人陆逊、姜维,皆是国级干部,皆是国家防御体系的主持人。
而在防御体系的搭建上,二人的风格仍然是截然相反。
姜维的防御思想,是最为激进的,即便纵观上下五千年,也没有比他更激进的了!
姜维的防御思想,咱们前面说过了,“聚谷敛兵”,放弃自魏延以来以秦岭为屏障的防御思想,自己打开大门,企图诱敌进来打歼灭战。
对姜维来说,哪里有什么防御,只是“进攻方向不同”而已!
而陆逊的防御思想,则是持重、全面的。
陆逊的防御思想,就是以西陵为“国之藩表”,苦心经营西陵。
经营西陵,不但能够以上游之势,以之为荆州等地防务的基本、后盾,还能防御蜀汉于万一,又能以上游之势随时救援各地!
这是万全之策!
即便是西晋灭吴前,杜预等人也指出:如果孙皓去世,东吴有贤明之主,充实防御体系,则晋再要灭吴也难呀!
陆逊、陆抗父子在世,则魏晋虽强,始终不能觊觎东吴!
陆逊、姜维,在各个方面皆完全相反。
那么,谁更厉害?
直接结果对比虽然姜维、陆逊没有机会在战场上一较高下,但比一比成绩还是可以的!
就直接结果来说,姜维显然与陆逊差距明显!
姜维九伐中原,其志可嘉,但却确实是蜀汉灭亡的主要责任人之一!
九伐中原,未达到任何阶段性成果,反而耗尽了国力!
聚谷敛兵,开门缉盗,开启亡国之门!
说天水姜伯约是亡国之臣,没有冤枉他!
陆逊守江东,则经受住了考验。
陆逊、陆抗父子为东吴柱石,只要他们在,晋人就只有感叹“良将尤在”,未敢觊觎!
自222年陆逊成为大都督,到274年陆抗去世。
陆逊父子,拱卫了东吴52年,坚如磐石。
自253年费祎去世,姜维无人节制,至263年蜀汉灭亡。
只10年,蜀汉已经灭亡!
直接结果,高下立见!
那么,是不是就此可以说,陆逊远远胜过姜维呢?
不能!
战略结果对比:表面差异大,实质是一样的姜维在激进的战略思想下频频北伐,加速了蜀汉的灭亡,这是无可争议的。
但是,陆逊的保守,是不是对东吴的灭亡就没有责任了呢?
当然不是!
魏强而吴、蜀弱。
以经济、人口、地盘论,魏皆远远胜过吴蜀两国之和。
之所以三足鼎立,主要是北方在长期战乱中受到的严重破坏,以及南方在东汉末年的相对安定。
因此,三足鼎立之初,魏国军力并不具备绝对优势!
然而,三国搞发展,吴、蜀是正常发展,魏国是恢复性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国的国力增长速度是远远超过吴、蜀的!
因此,时间,是有利于魏国,不利于吴、蜀的。
所以,姜维不顾国力的激进北伐纵然不可取,陆逊保守地反对北伐同样是不可取的!
伸头一刀,缩头一刀。
难道,我们可以说缩头挨一刀,比伸出头去挨一刀要更高明吗?
战术效果对比:不具备可比性姜维北伐,大胜1次,小胜2次,大败1次,小白2次,无功3次,大致与魏国扯平,又略占上风。
当然,以魏蜀之间的国力悬殊程度看,姜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成果是失败的。
而陆逊与曹魏作战,次数很少,唯石亭之战大胜,而后来参与北伐时既未取得成果也没有大损失,算是平局。
从直接战果看,陆逊的成绩好于姜维。
但是,实际上,就此认为陆逊战术水平高于姜维,则是不客观的。
二者不具备可比性!
姜维北伐,是深入魏国境内,主动进攻。
陆逊北伐,石亭之战是诱敌深入,内线作战取得大胜,至于攻到外线的进攻,也没有什么成绩!
陆逊在攻入魏境后的外线进攻中,同样没有搞出什么名堂。
只不过,姜维志在北伐,这种情况下选择稍微冒险的战术风格,陆逊被就反对北伐,选择保守的战术风格。
两者没有太大的可比性!
所以,很难说,陆逊的战术能力就要高出姜维多少!
如果以守土之责的角度看,陆逊远胜于姜维!
陆逊父子在,江东50年稳如磐石。
姜维主持蜀军,短短十年而身死国灭。
以此而言,高下立见!
但是,如果以争夺天下的角度而言,陆逊与姜维皆是“极端”派,皆有不足!
姜维激进北伐,时不我待,透支国力,加速灭亡!
陆逊坐保江东,虽然能求得一时安定,但时间不属于东吴,本质上是“温水煮青蛙”,没有加速灭亡,但却是“躺平”。
后世多盛赞陆逊之贤而责姜维之激,认为陆逊远胜于姜维。
其实,不必拔高陆逊,也不必过度贬低姜维!
对吴、蜀两国而言,二位名将皆没有带领国家走向强大,皆对该国的灭亡负有一定的责任。(当然,姜维的亡国之责要远大于陆逊)
不过,对后世来说,两千年前的古人谁更强本身没有太大意义。
只是,姜维、陆逊,以自己的极端表现,再次告诉后人:激进与保守,皆非“中庸”之道,皆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