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河南一清洁工被彭德怀邀请,毛主席:你还活着

任我去 2024-07-14 09:15:00

1951年夏日的一天,河南省人民政府招待所招进来一个清洁工人,但见此人三十上下的年岁,却身材瘦小,皮肤黝黑,一笑起来,便露出一脸憨厚朴实的笑容。

因为人生得老实,当初招进来的时候,招待所的负责人看了一眼眼前的男子,稍稍犹豫了一下,随即也就同意了。这负责人心想着,干打扫卫生这样的脏活累活,看上去老老实实的人才更放心。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自从把这个年轻人招进来之后,招待所里里外外的活儿,他从来都是一丝不苟地完成,从不躲懒耍滑头,此外,看到所里别人有个大小事儿,他第一个抢着上去帮忙。

他这样一种踏实的工作态度,很快就得到了招待所上上下下一致好评。

不过,要是说到这个人的缺点,也不是没有,那就是他干起活来,动作比较慢,和他的二三十岁的年纪极不相符。

还有就是,虽然他干起活来,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然而,他不能长时间弯腰,比如扫地擦地,他干一会儿,就得慢慢站起身,歇一会儿之后,才能继续工作。

此外,你要是让他帮忙端个盘子拿个碗,虽然他极力控制着,双手仍然会不受控制地发抖。

他自己解释说,那是因为他早年当过兵,还上过战场打过仗,身上落下了伤,因此才会留下这样的后遗症。

当他这样解释的时候,招待所里的领导和同事们都是半信半疑,可是,也不便深究,谁知道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呢,大家听罢他的解释,笑笑也就过去了。

因为他为人本分踏实,干活勤快,又爱乐于助人,因此他的不能长时间弯腰,拿东西手抖的毛病,便也就可以被原谅了。

就这样,这个年轻人在这家招待所里,一干就是两年。两年里,招待所里每一位领导和同事,每天都能看到这个年轻人准时上班,在昏暗的楼梯口,在长长的走廊,在一个又一个包厢,来回穿梭着打扫卫生,擦拭桌椅,清洁厨具,日复一日。

直到1953年的一天下午,数辆草绿色的吉普车齐齐停在招待所门户,一个叫李耀文的政委从车中走下来,而后急匆匆走进招待所,来到这个年轻人的面前,紧紧握着他的手,红着眼眶,满脸愠怒地对他说道:“你知不知道我和党中央找你找得有多苦?你为何回国了也不去找党?倘若不是今天上午这通电话,我都不知道你雷保森居然还活着!”

很快,这个年轻的清洁工人就和李耀文一起坐上了去北京的吉普车,受到了彭德怀和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他,握着他的手,无限欣喜,又无限感叹地说道:“没想到你还活着!”

这位名叫雷保森的年轻清洁工人,他到底在战场上立下了怎样的功勋,以至于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又为何带着一身伤疤,隐姓埋名在一家招待所里当清洁工人呢?

这一切,都要从一则寻人启事说起。

从饭馆伙计到解放军战士

1953年的一天上午,雷保森像往常一样在招待所里忙忙碌碌。这天上午,因为住客不多,偌大的招待所里,安安静静冷冷清清的。

办公室主任刚刚泡好了一杯茶,待落座之后,他随手打开一份最新的《人民日报》,啜一口茶,信手翻开一面报纸,有一搭没一搭的闲闲看着。

办公室外,他能够隐约听到楼梯口处,雷保森拖地擦拭楼梯扶手的细碎劳作的声响。窗外,阳光正好。

就在这时,他一眼瞥见了登载在《人民日报》上的一则很是显眼的寻人启事,那寻人启事四个黑色大字的下面,赫然写着“雷保森”三个字,他无比震惊,立刻放下手中的茶杯,双手捧起报纸,认真阅读起来。只见那则寻人启事写道:

雷保森,男,河南上蔡人。在“抗美援朝”胜利后被授予“特等功臣”,现因伤势过重下落不明,望知情者看到此消息速与第26军政委李耀文联系。

看罢这则寻人启事,办公室主任一下子全然慌了神,“特等功臣”、“26军政委”这几个重要特殊的字眼在他的脑海里不停打起转来,他怎么也不敢相信,他们招待所里这位同名同姓的清洁工人,竟然是国家“特等功臣”。

想到这里,他突然站起身来,差一点将面前的一杯茶打翻在地,他也顾不上这些了,立刻走到门外,对着楼梯口,大声呼唤雷保森的名字,待雷保森走到他面前,他双手微微颤抖地指着《人民日报》上的那则寻人启事,径直问道:“保森,你跟我说实话,人家是不是在找你?”

雷保森满脸惊讶地接过《人民日报》,看到那则寻人启事,看到熟悉的李耀文政委的名字的时候,不觉红了眼眶,轻轻点了点头。

这位名叫雷保森的招待所清洁工人,不但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是国家特等功臣,他还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

1925年出生于山东省考城县的雷保森,本名李保森。年幼时就跟随父母来到上蔡县,投奔姨娘。父母相继去世后,雷保森在8岁时被上蔡县蔡都镇一位雷姓农民收养,从此改姓雷。在此之前,他一直在上蔡县南关街头流浪。

“我父亲的童年非常不幸,每次他给我们讲述时,都会默默流泪。”雷保森的女儿雷红梅回忆道。

17岁那年,雷保森来到郑州郊区一位侯姓人家,帮忙照看一处几十亩的果园。侯家在城里还开了一个饭馆,雷保森也常去饭馆帮忙。

在饭馆附近,有一位掌鞋人,见雷保森勤劳善良,又勤快能干,便常与他闲话家常,对他嘘寒问暖,还给他说一些社会上的大道理。

雷保森觉得眼前这位掌鞋人,不但和蔼可亲,还懂得许多大学问,不觉对他肃然起敬起来,闲了的时候,常常往他的掌鞋铺里跑。

通过与掌鞋人一次次的接触,年少的雷保森渐渐明白了穷人为何受压迫受剥削,明白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此后,雷保森常常帮助掌鞋人去送信,每次都能将信件准确及时送到掌鞋人说出的地点。这时的雷保森才明白,原来这位掌鞋人,是一名中共地下工作者。

1946年深秋的一天,掌鞋人找到雷保森,神色紧张地告诉他:“你的身份可能暴露了,必须马上离开此地,到山东莱芜去找党的地方武装。”

这之后,掌鞋人又给他写了一封介绍信,雷保森匆匆收拾行李后,连夜扒上了一辆拉煤的火车离开了郑州。

一个多月之后,雷保森才辗转来到了莱芜,找到了地方武装南麻区小队。第二年,南麻区小队改编为山东省黄河一大队特务连。

1948年春,雷保森正式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军78师234团3营9连,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机枪手。在济南战役等解放战斗中,雷保森骁勇善战,总是冲锋在前,扔手雷、近距离扫射,他每次都能出色完成战斗任务,不但被授予三等功,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碾庄战役中,雷保森担任爆破手,在连里四位爆破手相继牺牲的危难之际,毅然左右腋下各夹起一个炸药包,在战友们的掩护下,勇敢地冲向敌人的碉堡,成功炸开碉堡,还生擒了一个团长,荣立二等功。

不过,真正让雷保森立下赫赫战功的还是他在1951年3月,参加的抗美援朝七峰山战斗。

七峰山战斗

1951年3月27日,踏上抗美援朝战场的雷保森和他的爆破班的战友们,迎来了七峰山战斗,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全力以赴阻击美军坦克。

在战斗前,身为爆破班班长,雷保森表示坚决完成任务。

“请连长放心,爆破班保证完成任务,绝不让一辆‘铁王八’开过去!”

却说雷保森他们打阻击的地点就在七峰山下的299高地。此地地形狭长,西侧就是清潭川由于修公路,西侧山坡被劈成一个3米多高200米长的断崖,此地时美军第三师迂回进攻七峰山的必经之地。

27日上午十时许,七峰山东面已经响起了枪炮声,西边却连美军的影子都没见一个。正当战士们翘首以盼的时候,下午两点十分,战士们隐约听到隆隆的马达声,知道美军的“铁疙瘩”朝着他们的伏击圈开近了,一个个摩拳擦掌起来。

随着隆隆的马达声越来越近,一架架坦克也随后出现在了爆破班战士们的视野里,接着,雷保森分明感受了隆隆的坦克震得地皮子都在剧烈颤动,震得头顶的一块大石头摇摇欲坠,同时眼前出现了大片弥漫的灰尘。

眼见坦克愈来愈近,雷保森目不转睛死死盯着美军坦克,在等待进攻的时机。

突然,美军坦克队在距离我方阵地50米的洋灰桥上停了下来,紧接着,从领头的坦克炮塔里走下来一个美军拿出望远镜向299高地瞭望。

雷保森心下一凛,暗忖道,难道被发现了?

还好只是虚惊一场。只见那个美军一番瞭望之后,大手一挥,坦克队又继续前进了。雷保森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美军坦克共有12辆,此外还有一辆吉普车,坦克后面还跟着一百多个美军士兵。

“坦克后面的一百多个鬼子,火箭筒一响,你就瞄准射击,不要让他们冲过洋灰桥。”雷保森小声告诉机枪手。机枪手点点头。

就在这当儿,领头的坦克已经迅速拐过一个S形弯道,眨眼工夫就到了断崖北面,后面的坦克队也一个接一个紧跟着陆续进了伏击圈。

雷保森瞅准时机,向火箭手一挥手,一发火箭迅速出了膛,第一辆坦克立刻趴了窝,大火熊熊燃烧起来,后面的坦克面对这突发情况,来不及刹车,一辆接一辆下饺子一般齐齐堵在了断崖下面不足200米的道路上,动弹不得。

“出击!”

雷保森一声令下,第一个冲了出来。随后,两个突击组的战士们人人手提反坦克手雷,在我军火力掩护下,向着美军坦克冲了过去。

经过浴血奋战,雷保森和他的战友们最终炸毁了美军的11辆坦克和1辆吉普车,整个爆破班无一伤亡,创下了整个抗美援朝战场反坦克战斗的最高战绩。

“我父亲在朝鲜七峰山战斗中带领战友们炸毁了敌人11辆坦克和1辆吉普车,因创立功绩被记特等功一次,这是他一生中最为荣耀的事。”

手拿父亲的荣誉证书,雷红梅深情回忆道。这次七峰山战斗,让包括雷保森在内的十余名战士都在全军中立下了赫赫威名。

英雄归来

正当大家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的时候,第二日,美军开始了报复行动,迅速集结了三万大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又一次向着七峰山杀来。

这一次,面对敌众我寡的极为不利的形势,雷保森只能选择撤退。为了保存队伍的火种,雷保森等一百多名战士决定留下来断后。

在敌人强大火力攻势下,雷保森的战友们一个接一个牺牲在了七峰山的战场。鲜血染红了七峰山的土地,染红了初露花蕾的杜鹃花的枝头,染红了七峰山的一草一木。

战斗至最后,只剩下雷保森和战士周士武两人。雷保森命令周士武先行撤退,自己留下来断后。周士武含泪撤退后,雷保森在弹尽粮绝之后,选择了跳崖自尽。

“就是死也不能做俘虏!”在跳下悬崖的那一刻,雷保森的心里只有这样一个信念。

惨烈的七峰山战斗结束后,滑落陡坡的周士武得救后侥幸活了下来,可是,当他听说爆破班的其他八位战友都壮烈牺牲了,班长雷保森也跳崖了,他不禁失声痛哭起来。

1953年初,志愿军总部根据雷保森的战功和英勇事迹,为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为“一级战斗英雄”,他的名字也写进了志愿军烈士名单中。

当26军政委李耀文看到被追记战功的李耀文的名字的时候,他的心里泛起了波澜。当年在七峰山战场,雷保森的尸首一直没有找到。

对于他是否已经牺牲,当时就有各种争论,如今,又是两年过去了,李耀文再次想起来这件事,无论如何,他想再找一找,不能让英雄埋没。

于是,李耀文亲自撰写了一篇七峰山战斗的专题文章,还撰写了一则寻人启事,登在了《人民日报》上。

此时的李耀文怎么也没有想到,当年从悬崖上跳下的雷保森,很快就被当地朝鲜农民发现,随即将他送到野战医院。

由于野战医院医疗条件有限,战地医生为他取出了体内的六颗子弹,大腿内侧的一颗子弹无法取出,永远留在了他的体内。后来,雷保森又被转至东北一家疗养院继续治疗休养。

当雷保森伤好之后,他想回到原部队,可是,此时,朝鲜战争已经结束,他因为被追记为烈士,军籍被封存,这就意味着没有军籍的他,再也回不到部队了。

带着一身伤残的雷保森默默回到了家乡,做了一名招待所的清洁工人。

“政委,我不是故意不去找您,我现在已经是个废人了,我不愿意拖着残废的身躯去找党,给党添负担。”

面对李耀文的心疼和责问,恭恭敬敬敬了一个标准军礼的雷保森真诚地回答道。

“胡闹!你是抗美援朝的英雄,这身伤是你的勋章,更是党的骄傲,怎么会是负担?你快随我去见毛主席和彭德怀元帅,他们也是十分挂念你。”

在北京,彭德怀热情接待了雷保森,并邀请他参加国庆八周年典礼,毛主席也在百忙之中亲自接见了他。

“早就听说你作战勇敢,没想到你还活着,今天总算见到本尊了!”

在中南海,毛主席亲切地拉着雷保森的手,连连夸赞道。

那一刻,激动不已的雷保森觉得,为了新中国,付出再大的流血牺牲都值得,如果祖国需要,他会再次义无反顾。

结语

2021年,电影《长津湖》热映,影片中人物雷公,负责整个连队的炮火,他资格老、阅历深、脾气好,战士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雷爹”。

影片结尾,为了保护战友,雷公毅然驾驶着载有标识弹的车辆冲入敌营,最后壮烈牺牲,被追记特等功。

在雷公身上,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英雄雷保森的影子。在保家卫国的战争年代,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雷保森这样的英雄战士,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家国永安,盛世和平。

0 阅读:12

任我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