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临终前,为何将巨额遗产捐给美国?而不是留给子女

南玖卿 2024-02-17 17:51:48

很难想象,一个手握三十万大军隐忍不发丢了东北三省的“不抵抗将军”和西安事变中促成民族统一抗战路线的民族英雄竟是同一个人。

他是周总理眼中的民族英雄,功在千秋;著名史学家唐德刚则认为:如果张学良有阎锡山一半的狡诈,历史可能就是另一番模样了。

不管怎么说,张作霖在8个儿子中,他唯独看好长子张学良,想来张学良应该不是一个懦弱之人,那么,他又为何不抵抗,丢了东北三省?

张学良晚年在美国提起祖国,潸然泪下,他说他爱祖国,可是,他从恢复自由起,至死都没回国,他的数亿遗产,别说捐给祖国了,儿女们一分都没捞着,他竟将遗产悉数捐献给了美国。

张学良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爱国,那为什么终身不回国?又为何将遗产捐给美国?

五十四年的囚禁生涯

试问,人的一生,总共有多少时间呢?含着金汤勺出身的张学良,享年101岁,其中整整54年在囚禁中度过。

1936年,35岁的张学良与杨虎城将军“兵谏”蒋介石,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全国抗日统一路线,这是他人生中最辉煌耀眼的时刻,也是后世人在他丢了东北三省后对他又恨不起来的原因。

当时,杨虎城将军已经有了杀蒋之心,但张学良却在西安事变结束后,还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这一护送,就把自个儿给搭进去了,蒋介石一回南京,反手就将张学良给囚禁了。

这一囚禁,就是半个世纪之久,他护送蒋介石回南京时,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将军,在台湾漫长的囚禁生涯中,他一直熬到蒋经国去世,李登辉上台后才恢复自由身,这个时候的张学良已经是个90岁的老人了。

从36岁到90岁,一直被囚禁,尽管有无数资料证明在囚禁期间张学良的生活水准还是非常不错,但一个活生生的人,尤其是一个将军,被拘禁半个世纪之久,个中滋味,谁又能理解,这半个世纪的囚禁彻底磨平了张学良的所有希望。

1991年,恢复自由后,张学良选择了回美国定居,在那里,有他的前妻于凤至为他打拼下数额可观的财富。

早在张学良囚禁期间,他的结发妻子于凤至因为乳腺癌就在美国医治,在此期间,商人出身的于凤至凭借着自己敏锐的商人嗅觉,在华尔街赚的盆满钵满,一度被称为“华尔街赌神”。

但说起她疯狂赚钱的原因,却令人十分动容,于凤至一心想着营救被囚禁的张学良,所以她疯狂的赚钱,想通过美国议员给蒋介石施压,释放张学良,结果这一举动却激起了蒋介石的杀心,后来,张学良在宋美龄的劝导下,与于凤至离婚撇清关系,娶了陪伴自己35年的赵四小姐赵一荻为妻。

在感情上煎熬半生的张学良

1964年,63岁的张学良与52岁的赵一荻正式成婚,这是赵一荻的转正史,也是于凤至此生最伤心的一幕。

但离婚后的于凤至却又想着张学良恢复自由后,也是需要钱财生活的,所以在1990年于凤至去世的时候,将自己所赚钱财都留给了张学良。

世人都在称颂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浪漫爱情,却鲜有人知道张学良的结发妻子为他奔波一生,用情至深。

1991年,90岁高龄的张学良恢复自由,在于凤至的墓碑前,他是痛心、愧疚的,即便已经离婚三十年了,于凤至的墓碑上却仍旧以张夫人自居,并且在她的墓旁给张学良留了一个位置。

然而,张学良最终还是辜负了她,与陪伴他大半生的赵一荻合葬了。在美国定居期间,周总理以及邓小平还有东北大学校长等多人数次劝他回国,然而,张学良对此却一一婉拒。

晚年依旧生活在美国的他,提起祖国,总是潸然泪下,他说热爱祖国,可为什么始终不回家看看呢?

张学良说他了解太多国民党秘辛,如果他贸然回国,台湾势必不会罢休,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他只好选择了定居美国。然而,事实上,张学良不回国不仅仅只是因为时局,还有他无法面对的痛。

1928年6月4日,日本人精心策划了皇姑屯事件,在火车上炸死了张作霖,28岁的张学良临危受命,成了东北统帅,手握父亲留给他的30万大军,成了无数势力拉拢的对象。

日本人与张学良有杀父之仇,他自然不会偏向日本,可他千挑万选还是选错了人,他选择了南京政府,错信了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中,未能准确判断时局,听了蒋介石不抵抗的军令,致使东北沦陷,被日寇奴役14年之久,这是东北人民之痛,也是张学良一生都无法愈合的伤痛。

自此张学良变得了个“不抵抗将军”的名号,可这份耻辱里面又何尝没有蒋介石的一大笔功劳呢,如果不是蒋介石总想着“攘外必先安内”,对侵略我国,屠杀中国百姓的日本不管不顾,咬着一心抗日的共产党不放,不下“不抵抗”的命令,可能东北的很多悲剧都不会上演。

也许是为了弥补东北的失误,才有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后来张学良更是在我党苦难之际,多次慷慨解囊,1930年时,还曾出10万法郎送毛岸英兄弟二人远赴苏联留学。

张学良前半生有父亲张作霖留下富可敌国的财富,后半生有前妻于凤至在美国为他留下遗产,而且他自身也有超于常人的商人天赋,软禁期间,蒋介石自衣食起居上也不曾亏待他。

张学良一出生就在金字塔的顶端,他不曾为生计辛苦奔波,却终身饱受情感的煎熬,他愧对前妻于凤至,愧对东北的父老乡亲,张学良花重金为自己在美国选的墓地面朝东北,若说是巧合,未免太过牵强。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说明他对祖国、对东北充满了无限的眷恋。

可就是这样一个对祖国充满无限遗憾的人,却将自己数亿遗产悉数捐献给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给祖国是一点都没留啊!这是为何?

至死依然在顾全时局

张学良数量惊人的遗产里,有父亲张作霖早期积累的资金,有前妻于凤至为他幸苦打拼的家业,也有自己依靠商人的潜能投资积累的财富。

值得注意的是,张学良的遗产并非只有资金和价值连城的文物,还有很多从未被公开的历史照片已经他在台湾期间和台湾将领的通信记录以及很多国民党内部的文献资料。

张学良认为,这些不为人知的历史资料一旦被公开,难免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捐献给我国政府,担心台湾领导人不罢手,捐给台湾吧!他也不想,台湾很美好,可在这个美丽的地方被囚禁了半个世纪,地方在美,应该也开心不起来。

将遗产留给儿女的话,他又担心将子女卷入不必要的麻烦中,给子女平静的生活造成一定的波折。

思前想后,张学良最终拜托好友将自己所有的遗产全部存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我国有很多知名人物都曾在此留学,哥伦比亚大学也非常注重张学良的遗产,于1996年10月21日,特意办理了“毅荻书斋”,专门陈放张学良的档案资料。

这些资料里包括张学良的笔记、文件、手稿、艺术品以及实时报纸等。

张学良在我国近代历史上,声名显赫,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西安事变,功勋卓著,有人始终记得他曾经面对日军的践踏,毫无作为,丢了东北。

但无论怎么说,张学良因为西安事变,搭上了自己54载光阴,这代价不可谓不大。过往种种,早已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明明灭灭,是非褒贬,历史自有定夺,但不可否认的是,历史上有张学良浓墨重彩的一笔,家喻户晓的名人里有他的一席之地。

0 阅读: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