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不仅为我们带来了欢声笑语,更隐藏着诸多值得关注的考点。为了让大家的备考之路更加顺畅良师精心梳理了晚会中的精彩瞬间与核心要点,助你省时高效,备考无忧
考点1:非遗春晚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习俗”荣耀登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值此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节联欢晚会,导演团队对节庆民俗与非遗技艺进行了创新性的再创造与升华,巧妙地将丰富的非遗元素融入舞台设计、节目内容与视觉效果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远魅力与独特韵味。
考点2:人民性
来自湖南怀化的理发师晓华,凭借其精准的顾客需求理解——“听得懂、做得到”,迅速走红网络。他仅凭一把剪刀和一把梳子,从小小的理发店一路“剪”到了春晚后台,荣耀地成为了春晚的“特邀发型师”。
蛇年春晚持续深化“人民的春晚”这一创作理念,将更多的聚光灯投向那些默默奉献、勇于拼搏的普通人,诚挚邀请那些平凡而伟大的奋斗者走到台前,让他们成为春晚舞台上最耀眼的主角。
考点3:关注残障群体的需求
除夕夜,当我们欢聚一堂,共享春晚的欢乐时光时,却有超过4500万的听障与视障群体默默承受着寂寞,他们因障碍而无法充分感受这份节日的喜悦。
为了弥补这一遗憾,今年的春晚首次推出了贴心的视障版和听障版无障碍转播,旨在让视障和听障朋友们也能“看见”春晚的绚烂多彩,“听见”其中的欢声笑语,让爱的传递不受任何阻碍。
在这次创新的无障碍转播中,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十几位才华横溢的听障演员,通过精湛的手语同步重新演绎了春晚的精彩节目。听障观众可以一边观看春晚现场直播,一边借助AI实时字幕和手语表演,全方位、无障碍地享受这场视听盛宴。
考点4:科技赋能新业态
今年春晚应用裸眼3D、超高清视觉投影等技术打造出一个变幻无穷、层次丰富的“如意”空间。首次采用全国产8K装备完成“8K超高清视频+三维菁彩声音频”制作。这代表着我国在超高清视频制作技术领域取得了关键的突破。
在节目《秧BOT》中,机器人表演的转手绢,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传统文化与科技的碰撞。
考点5:长江城市群
今年春晚,西藏拉萨、山城重庆、江城武汉以及江苏无锡这四个充满特色的分会场,与首都北京携手,共同为观众奉上了一桌喜气洋洋、文化韵味十足的“年夜饭”。
提及这四个分会场,一个绕不开的关键词便是“长江”。长江源头深藏于青藏高原腹地,其壮丽景色令人叹为观止;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璀璨明珠,是临江而建的繁华都市;武汉则坐落在长江中游,担当着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重任;无锡则位于长江下游,是长三角地区的一颗耀眼明珠。
长江,这条蜿蜒流淌的河流,不仅滋养了沿岸的土地与人民,更成为了连接四地春晚分会场的纽带,让这份“文化年夜饭”更加意义非凡。
考点6:多民族文化
从去年的新疆到今年的西藏,春晚的舞台如同一扇扇窗,向我们展示了祖国大地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与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
在拉萨分会场,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表演如梦如幻,每一个舞步、每一声歌唱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心策划的特别环节,更是将各族群众紧密相连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如同石榴籽般紧紧相依、守望相助,共同书写着民族团结的美丽篇章。这一幕幕动人的场景,传递出的是齐心协力、共建美丽新家园的坚定信念与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