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叫作华夏?汉族与汉人又是因何而来?

张三讲历史 2022-06-18 21:20:07

众所周知,大家都知道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那么民族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国又为何叫做华夏呢?这可就要追溯到周朝时期了。

“华夏”名称的来源,现在比较公认的观点,是以“礼仪之大”、“服章之美”来区分的人群、部落和国家。区分的标准就是尊礼法、穿华服的即是华夏人,其他的都是蛮夷。而以华夏人的居住地区为“中国”,四周分别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在当时,还没有所谓“民族”的概念,除了华夏大联盟在互相攀亲时,以华人、夏人,以及诸夏等相称外,大都以国名或者部落名相称,比如周人、晋人、羌人、义渠人、匈奴人等等。这其实是以国家和文化认同为基础,组成的复杂群体。所谓蛮夷,就是华夏人之外的其他种族或民族。

秦统一之前,华夏族由于国界线隔离,各国文字同源异构,也有方言,几乎就是一国一族,但是在民族认同上都自认为是“华夏”。秦朝时各国文字被统一,原有国界线被打破,一国一族的现实被新的形势逐渐冲散。

两汉统治中国400多年,外族长期称华夏人为“汉人”,中国百姓也习惯性的称自己为“汉人”。汉朝时期,大量百姓成为官员,再由官员成为贵族,在这个过程中就可能将“汉人”一词带入书面语,久而久之“华夏”和“汉”就同时成为中国主要民族的名称。

北史,唐书,辽史等钦定二十四史都多次出现“汉人”一词,民国时引入西方的民族观念,书面语中得“汉人”“汉民”改为“汉族。

而到了近代,“民族”的概念传入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汉人”从此有了“汉族”的称谓。而清朝灭亡后,包括汉、蒙、满、回、藏等等多个民族在内,又有了“中华民族”统称,形成了我们现在的民族观念。

0 阅读:151
评论列表
  • 2022-06-19 10:09

    东夷族

    张三讲历史 回复:
    确实远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