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十大美女(杜撰不算在其内)

张三讲历史 2022-05-18 16:45:06

1.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出生于越国句无苎萝村(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苎萝村),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西施天生丽质、倾国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她自幼随母在江边浣纱,故又称“浣纱女”。吴国战争结束后跟随越王勾践,后被范蠡献于吴王,勾践灭吴后,西施随范蠡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终。

越绍兴苎萝村鬻柴者有女,因居村西,故称西施,一作先施。貌若天仙,增半分嫌腴,减半分则瘦,为古今美人第一,西施一词遂为美女之代称。西子病心而颦,村东丑女见而美之,亦捧心而效颦,富人见之,闭户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东施知美颦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此即东施效颦之典。西施常浣纱于水上,鱼为之沉,故有沉鱼之说,世人因名其溪。越君勾践图复国,以吴王好色,乃用范蠡谋,徧访国中美色,得西施,饰以罗榖,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乃献于吴王夫差。吴王嬖之,日事游乐而废朝政,亲佞幸而远贤良,终至国破身亡。吴既灭,勾践以西子为亡国尤物,浮西子于江,令随鸱夷以终。鸱夷者,伍子胥死而盛以鸱夷,其死西子有力,故沉西子以报(伍)子胥之忠。

2.妲己

妲己,本名:己妲,别称:苏妲己,约公元前1046年,字妲,有苏氏部落族人,出生于有苏国(今河南省温县),商王帝辛(纣王)妃子。

妲己是帝辛征伐有苏氏部落时带回的战利品,因妲己骨肉婷匀,眉宇清秀,深得帝辛欢心,从此两人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据《史记》记载,妲己是苏氏诸侯之女,乃一个美若天仙、能歌善舞、国色天香,百年难得一见的绝世美女,人称一代妖姬,在商纣王徵伐苏部落时被纣王掳入宫中,尊为贵妃,为了讨好她发明酷刑。后被周武王所杀。

3.妺[mò]喜

妺喜,又作:妺嬉、末喜、末嬉,喜姓,有施氏之女,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桀的王后。

妺喜貌美,桀对她十分宠爱。其喜作男装打扮,佩剑带冠,桀便让其上朝议事;妺喜爱听撕裂绢帛的声音,桀便把大量绢帛撕碎。夏桀又造倾宫、筑瑶台、象廊、玉床、用玉石建造华贵的琼室,以此作为离宫。商汤灭亡夏朝后,妺喜与夏桀同奔南巢(今安徽巢湖西南)而死。

据说,妺喜是后世红颜祸水的第一例证,此后在三代间陆续出现商代妲己、周代褒姒。

因此,当越王勾践派范蠡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时,伍子胥进言说:

“臣闻:夏亡以妺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夫美女者,亡国之物也,王不可受。”

4.褒姒

褒姒,姒姓,别称:襃姒、褎姒,褒国人,周幽王姬宫湦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周平王姬宜臼的后母。

褒姒确实是很漂亮,妩媚多姿,让周幽王神魂颠倒,褒姒的诞生也带有浓郁的神话色彩,这既是母系崇拜的一种产物,又有王权政治与男权社会妖魔化美女的历史因素。

最早记载褒姒形象的是《诗经·大雅》曰:“哲夫成城,哲妇倾城。”这里的“哲妇”即指聪明、智慧的女子。

汉代时期有诗云;“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这一首诗实际上就是歌唱褒姒的歌谣,说明褒姒在汉代人的心目中是一位难得的绝色美女。

同时,“烽火戏诸侯”的由来也只是为了博她一笑。

据《史记》记载,褒姒不爱笑,周幽王想出各种办法让她笑,但她还是不笑。周幽王设置烽火台和大鼓,有敌人来到就点燃烽火召集援兵。有一次,周幽王点燃烽火,诸侯都率兵赶来。诸侯到后却发现没有敌人,褒姒看到诸侯惊慌失措的样子,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非常高兴,因此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不再信用,渐渐不肯应召而来。后来申国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援救,诸侯却没有前来援救。犬戎最终杀死周幽王,俘虏褒姒,西周灭亡。

5.赵飞燕

赵飞燕,出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汉成帝的第二任皇后,汉哀帝时的皇太后,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子。

赵飞燕以良家子入宫当宫女。因其体态轻盈,身轻如燕,传说中能作掌上舞,所以得名“飞燕”。她和妹妹赵合德因貌美被汉成帝宠爱。赵飞燕告发许皇后蛊诅后宫女子,使许皇后被废。汉成帝力排众议立赵飞燕为皇后。汉成帝逝后,赵飞燕被尊为皇太后,与王氏一族不合。汉哀帝逝后,赵飞燕被废为庶人,后自杀,葬于延陵附近。

刚进入汉宫的赵飞燕,凭借着自己柔美的身段,还有那美丽的容颜,被选为了公主府的舞女,。因为天资聪颖,加上自身条件的优秀,赵飞燕在歌舞上的学习可以说是与日俱进,受到了一致好评。也正是因为如此,汉成帝后来到了公主府之后,才会被这个女子迷得神魂颠倒,赵飞燕那一颦一笑,一舞一蹈,还有那动人的歌声,曼妙的身姿,都令汉成帝相当的喜爱,最终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创“踽步”及“掌上舞”

“赵后腰骨纤细,善踽步而行,若人手持花枝,颤颤然,他人莫可学也”。“踽步”是赵飞燕独创,其手如拈花颤动,身形似风轻移,可见其舞蹈功底深厚。赵飞燕还自创“掌上舞”,“掌上舞”又称“掌中舞”因舞蹈体态轻盈,仿佛可以置于掌中,故得名。此舞后成了赵飞燕的一个独有标志,亦可比喻女子舞姿轻盈。

6.杨玉环

杨玉环,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号太真(后还俗),唐玄宗之宠妃,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身材丰满,肤如凝脂,白居易形容她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杨玉环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从延秋门出长安,流亡蜀中,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时杨贵妃在华清宫里品尝荔枝时是怎样的一番动人情景,唐玄宗每每以此美酒与其对饮,杨贵妃在唐玄宗的心目中当然更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了。从此便有这历史上这著名的一笑。“华清笙歌霓裳醉,贵妃把酒露浓笑”!那作为贡品进入宫廷的美酒,也取名为:露浓笑。

7.王昭君

王昭君,本名王嫱,约公元前52年-公元前19年,字昭君,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

王昭君是汉元帝时期宫女,后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她维护汉匈关系稳定达半个世纪之久,“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王昭君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其中“落雁”,就是指昭君出塞的故事。

平沙落雁

竟宁元年(前33年),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入京朝见,请求作为汉朝的女婿,汉元帝挑选了宫女王昭君赐之。昭君告别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黄沙滚滚、马嘶雁鸣,使她心绪难平,遂于马上弹奏《琵琶怨》。凄婉悦耳的琴声,美艳动人的女子,使南飞的大雁忘记了摆动翅膀,纷纷跌落于平沙之上,落雁便由此成为了王昭君的雅称。

画工弃市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元帝因后宫女子众多,就叫画工画了像来,看图召见宠幸。宫人都贿赂画工,独王昭君不肯,所以她的像被画得最差,不得见汉元帝。后来属国南匈奴首领入朝朝贡并自请为婿,汉元帝就按图像选了宫女王昭君赐予他,临行前才发现昭君优雅大方、容貌最美,悔之不及,追究下来,就把毛延寿、陈敞等许多画工都杀了。

8.(貂蝉原型)三国杜氏

夫人杜氏(生卒年不详),三国时魏人。有异色,原为吕布将秦宜禄之妻,生子秦朗。后为曹操纳为妾,又生曹林、曹衮、金乡公主。

因其相貌非凡,引起曹操与关羽相争。

《华阳国志·卷六·刘先生志》

初,羽随先主从公围吕布与濮阳,时秦宜禄为吕布求救于张杨。羽启公:”妻无子,下城,乞纳宜禄妻。”公许之。及至城门,复白。公疑其有异色,自纳之。

关羽和曹操都是当时鼎鼎有名的大人物,竟然都为一个孕妇着迷,而且还能令一贯有爱才之名的曹操不惜反悔食言,还是对万人敌勇将关羽毁诺食言,可见那杜氏是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

要说在秦宜禄生活的三国时代,如果要列举出最不好惹的人来,曹操、关羽、吕布三人一定排在最前列。而这三位惹不起的主儿,偏偏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喜欢上了杜氏。对于秦宜禄这个小人物来说,面对三位强大的敌人,想要保住自己的老婆,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在曹操、关羽、吕布三人之中,吕布最早染指杜氏——秦宜禄本为吕布的部将,吕布近水楼台先得月,仗着领导的身份,很自然就把秦宜禄的老婆给潜规则了。

9.萧皇后

萧皇后,567年-647年,出自中古政治文化世家兰陵萧氏,南兰陵人(今常州武进万绥乡人),梁朝昭明太子萧统曾孙女,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隋炀帝皇后。

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历史上被称为“承天太后”。天生丽质,娇媚迷人,历史上风流一时,迷君倾国的红颜不少,像萧皇后数经改朝换代,总伴君王之侧却不多见。足以证明…她美丽的程度,绝不是语言可以描述的。

历史上因为长得漂亮而被皇帝看中的女子数不胜数,但是,经历过多次王朝更替却始终受宠的女子却很少。据悉,萧皇后曾被六代帝王看中,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抢手的女子。

10.绿珠

绿珠,晋白州博白(今广西)人,生双角山下,西晋石崇宠妾,“美而艳,善吹笛”

绿珠妩媚动人,又善解人意,恍若天仙下凡,尤以曲意承欢,因而石崇在众多姬妾之中,惟独对绿珠别有宠爱。

在石崇的悲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西晋太康年间,石崇出任交趾采访使,路过博白,惊慕绿珠美貌,以三斛明珠聘为妾,并在皇都洛阳建造金谷园,石崇还在南皮(今古皮城遗址处)为绿珠建了梳妆楼。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