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近的日子,恐怕只能用“内外交困”四个字来形容。前脚刚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闹得不可开交,后脚就马不停蹄地奔向欧洲,寻求新的支持。这出“美乌分手,欧乌牵手”的大戏,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国际政治的残酷现实,更预示着俄乌战争走向可能发生的微妙变化。
*先说说这“分手”的戏码。*
要说这泽连斯基,也是个有故事的人。想当年,特朗普为了给自己捞点政治资本,硬是想拉泽连斯基下水,调查拜登儿子在乌克兰的“黑料”。结果呢?偷鸡不成蚀把米,反倒被民主党抓住了把柄,差点被弹劾下台。这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
这次美乌会谈,与其说是“会谈”,不如说是“鸿门宴”。特朗普摆明了要给泽连斯基一个下马威,不仅当面斥责他不知感恩,还威胁要断掉对乌克兰的援助。更过分的是,还想空手套白狼,用区区“重建基金”的名义,换取乌克兰价值连城的稀土矿产资源。这吃相,未免也太难看了些。
面对特朗普的步步紧逼,泽连斯基自然也是忍无可忍。毕竟,他代表的是乌克兰的国家利益,而不是特朗普的个人私利。为了维护国家尊严,他选择和美国“硬刚”到底,哪怕面临失去美国支持的风险。
但是,问题来了,乌克兰能承受失去美国支持的后果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不得不说,这欧洲啊,也并非什么“白莲花”。
自从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欧洲各国虽然在口头上对乌克兰表示支持,但在实际行动上却显得有些犹豫不决。一方面,他们担心过度支持乌克兰会激怒俄罗斯,导致能源供应中断,影响本国经济;另一方面,他们也对美国在俄乌战争中的影响力感到不满,不希望沦为美国的“附庸”。
这次美乌关系出现裂痕,对于欧洲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可以趁机拉拢乌克兰,扩大自己在欧洲事务中的影响力,甚至在未来的俄乌和平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
你看,泽连斯基刚和特朗普闹翻,欧洲各国领导人就纷纷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英国首相斯塔默亲自签署了价值22.6亿英镑的援助协议,法国总统马克龙也表示愿意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这种积极主动的姿态,与之前欧洲的犹豫不决形成了鲜明对比,谁是真心支持,一目了然。
*那么,乌克兰“倒向”欧洲,真的能迎来和平曙光吗?我对此持谨慎乐观态度。*
1. 欧洲的实力有限。 尽管欧洲各国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具有一定的实力,但与美国相比,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尤其是在军事方面,欧洲对美国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如果没有美国的参与,欧洲很难在俄乌战争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2. 欧洲内部存在分歧。 欧洲各国在对俄政策上存在明显的分歧。一些国家主张对俄罗斯采取强硬态度,而另一些国家则希望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这种分歧可能会影响到欧洲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3. 主动权仍然掌握在美俄手中。 无论欧洲如何努力,俄乌战争的最终结局仍然取决于美国和俄罗斯的博弈。如果美俄两国达成妥协,乌克兰的利益很可能会被牺牲。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欧洲在俄乌和平进程中的作用。毕竟,欧洲是乌克兰的重要邻居和贸易伙伴,与乌克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欧洲能够团结一致,积极斡旋,或许能够为俄乌和平创造一些机会。
但话说回来,泽连斯基的处境依然不容乐观。他就像一个在悬崖边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万丈深渊。他需要小心翼翼地平衡各方利益,在夹缝中求生存,为乌克兰争取最大的利益。
最后,我想说的是,俄乌战争不仅仅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冲突,更是美国、欧洲、俄罗斯等多方势力博弈的结果。在这个复杂的棋局中,乌克兰只是一个棋子,它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
但即便如此,乌克兰人民仍然没有放弃对和平的希望。他们正在用自己的鲜血和汗水,捍卫自己的国家和尊严。我们相信,只要他们坚持下去,最终一定能够迎来和平的曙光。只是,这曙光何时才能真正照亮乌克兰的土地,恐怕还需要经历漫长而痛苦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