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五号”洲际导弹研制回顾

云飞四海 2024-09-25 15:39:38

1968年6月,我国将实施向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的试验工程,这项工程的代号为“718工程”,试验洲际导弹的名字为“东风-5”。而“东风-5”洲际导弹,由屠守锷负责主持研制的。

此后不久,我国便进入了特殊的时期。如此庞大的系统工程,没有正常研制环境和工作条件,远程火箭的研制异常艰难。

1969年6月14日,“东风-5”试制出一级发动机。1970年6月,“东风-5”完成技术设计。1971年3月,完成第一枚遥测弹各种试验和总装。

1971年9月10日11时,我国导弹二十基地的2号发射阵地发射“东风-5”首发遥测弹,进行低弹道方案考核试验,取得基本成功。试验结果显示,火箭一级分离正常,但由于计算机软件设计问题,火箭未能作低弹道飞行。火箭飞行207秒后,二级发动机提前关机,姿态控制系统出现短时间的振荡,导弹落点偏远565公里。因此,首发遥测弹试验,未能模拟全程弹头再入过程,防热结构和引爆系统没有得到考验。同年10月,总体设计部对的总体方案提出了10项较大的改动,进一步提高其可靠性和作战使用性能。

1972年11月9日,开始准备进行第二次低弹道方案考核试验。12月26日,屠守锷主持发射了01批的两枚“东风-5”导弹,因一级发动机点火电路故障,一级和三级发动机均点火失败,随后火箭紧急关机。1973年4月8日,同批另一枚检修后的“东风-5”再次发射,导弹飞行正常。但是,由于主动段仪器舱外压失稳,导致导弹自毁,试验失败。同年10月,周恩来批准,推迟洲际导弹研制、试验。

1975年5月25日,国防科委向军委呈报的关于战略导弹研制工作安排的请示,提出重新上马洲际导弹研制、试验计划。

1975年11月,“东风-5”通过改进设计和地面试验,解决了弹头防热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

十年特殊时期结束,1977年9月,国家正式批准:中国于1980年进行“东风-5”导弹全程试验。

1978年,对“东风-5”弹头及其诱饵等多种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进行了测量研究在模拟相应波段条件下,对“东风-5”弹头、干扰丝条和各种锥体进行了大量测量。

1978年10月5日,在二十发射基地,改进后的“东风-5”导弹进行了低弹道飞行试验,这次试验考核了引控系统,试验取得成功。

1979年1月7日,在二十五发射基地,“东风-5”地井热发射式高弹道飞行试验,试验取得成功。

1980年2月12日,中央召开专委会议批准了国防科委提出的“东风-5”全程飞行试验方案。

那么东风五号试验靶场到底选在哪呢?

在世界地图上,从酒泉发射中心算起往东,就到了西半球的南太平洋。中央专委决定,往南太平洋打一颗试验弹头,成功了才算拥有了战略武器。然而,确定南太平洋作为洲际导弹的靶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中国必须对那9000公里以外的海洋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必须有一艘或几艘能够担当此任务的工程船舶,有一支政治和业务都过硬的技术队伍。

需要知道的是,1969年的我国海军,连第一岛链都没有冲出过,别说过赤道去南太平洋寻找海上靶场了。靶场只能选在公海上,这个任务对于当时拥有最大吨位船只不过800吨的我国国家海洋局来说太艰难了。

因此,海军负责718工程的第一副司令员刘道生,只好向中央提出要求,从交通部调船改装。1969年3月,中央同意这个要求后,国防科委派驻国家海洋局负责“718”工程的陈炳鑫等人,在交通部的支持下,秘密来到湛江港,考察停靠在港口的、刚从国外回航的万吨级远洋运输轮“长宁号”。

“长宁号”是一艘载重量为1.5万吨级的远洋杂货船,是当时我国中远程货船中性能最好的主力运输船。“长宁号”由波兰造船厂制造,于1966年下水试航,有良好的航海设备、动力设备和生活设施,可以抗击12级台风,也有宽阔的甲板空间方便作业。

1970年5月15日,经过国家批准,交通部决定把“长宁号”无偿地调拨给国家海洋局进行改装。

1972年12月20日,经过改装后驶出广州船厂的“长宁号”有了一个赫然醒目的名字:“向阳红5号”。它的前桅顶上安装了一架水平巨型“对数天线”,这是当时我国国产的功率最大、最先进的远程通讯天线。在第二桅顶上,安装了一台843型气象雷达,用来监测台风、龙卷风的活动。作为我国第一艘远洋调查船,“向阳红5号”综合了我国最先进的科技力量和仪器设备,它的吨位、续航力和稳定性都超过了其他国家的海洋调查船。

1972年7月,在我国和斯里兰卡两国的联合公报中,我国政府重申:坚决支持印度洋为和平海区。这使我国原计划在印度洋试验洲际导弹的计划受到国际政治环境的限制,战略方向上必须改变。也在同一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美国在台湾海峡及太平洋地区对中国构成的军事压力和紧张局势得到缓和。因此,洲际导弹靶场选址由印度洋向太平洋的改变,体现着中国与世界各大国的战略关系发生的变化。

随后,自1976年3月,为了选定“东风-5”导弹弹着点靶场,“向阳红5号”船先后四次远洋进入太平洋调查,前后共用了三年的时间。第一次远洋调查从1976年3月30日起至5月20日止。这次远洋主要是探索性的,从广州起航经过巴士海峡出第一岛链,穿过赤道到达南太平洋特定海区。

第二次远洋的时间是1977年3月8日到5月20日。这次任务是经党中央批准的。南海分局局长张瑞禧任总指挥。总指挥的考察船是“向阳红5号”和“向阳红12号”。这次远洋共用了52天,在太平洋特定海区考察了20余天。这次远洋除了进行预选项靶场的海洋环境调查外,科学家们还在南太平洋发现了一个从未有过海图记录过的浅滩,记录到的最浅水深为32米。后将这个浅滩命名为“向阳沙洲”。

第三次远洋是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从1978年3月15日到6月1日,一共78天。

第四次远洋起航于1978年8月23日,完成于10月21日,共60天。

经过四次远洋调查,科学家们选定了“东风5号”靶场的中心位置,获得了试验靶场的全部海洋环境资料,并在海军的远洋航行、大洋天气预报、远程加密通讯、船舰指挥协同方面,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在应对美、苏、澳、新等国的空中、海上跟踪干扰等方面获得了丰富经验,培养了一大批中高级专业人才和指挥官。

为了保障完成这次洲际导弹发射试验任务,海军组织了一支由18艘舰船组成的海上特混编队。这只海上特混编队包括:4次远渡太平洋考察导弹靶场的“向阳红5号”、4架直升机、5000余名海、陆、空军将士和航天、海洋、通讯等科学工作者。

1980年4月25日,经军委批准,海上编队指挥部下达了参试兵力行动命令。遵照军委命令,海上编队分3个分编队。4月26日13时30分,海上编队誓师大会隆重举行。海上编队首长在宣读了国防科委的出航动员和出航命令后,王震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试人员致欢送词。

4月30日,特混编队奉命在浙江舟山群岛集结。

5月2日12时左右,全体编队抵达冲绳海域。

5月5日12时左右,全体编队到达预定海域。根据预先安排,从启航到现在,所有船上测控系统都保持了无线电静默。

5月9日,新华社授权向全世界发布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80年5月12日至6月10日,由中国本土向太平洋南纬7°00’、东经17130'为中心,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试验。

5月12日12时左右,海上编队分别到达预定海域。

按照计划,“远望1号”、“远望2号”、“向阳红10号”部署在弹道入口的赤道附近。海上编队的总指挥部“向阳红5号”和3艘拖船、两艘打捞船以及4架超“黄蜂”直升机部署在距导弹预定落点约20公里半径的周围海域。

13日,海上编队与国内基地台站进行了全区第一次联调。

14日、15日两天,所有出征人员都在做任务前的准备,他们全面检查测试了设备性能、维护和检修。晚上国防科委党委为编队到达预定海域发来一封慰问电。

这时,从酒泉发射中心到9000公里以外的南太平洋海域,全线一万多名参试人员和数万名保障人员进入了发射前的倒计时。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海上编队进入落区后,原定于16日作为发射日期的选择在进入72小时准备时,南太平洋的天气骤然变坏,能见度很差。按照发射要求,只有晴天才符合发射条件,而预报准确发射时机的工作就落在了作为落区气象中心的“向阳红5号”船的气象分队身上。16日不行,17、18日呢?落区气象中心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和天气形势预测,发现18日将阴转晴,符合发射。

5月15日上午,他们将这个结论报告给了海上编队指挥部,指挥部将这个结论报告给了远在北京的发射试验总指挥部。总指挥部确定:北京时间18日上午10时为发射时间。

随后,发射全线再次进入了72小时倒计时。

5月18日,南太平洋海域晴空万里。为了提供有利的跟踪测量条件,整个跟踪测量工作是用面对目标方向,而且在船航行状态下进行的。舰船防摇晃系统也投入工作,以便降低对船载跟踪测量设备稳定系统的扰动。

测量中,“远望2号”被安排在目标来向前端,“远望1号”安排在弹头落区附近。天刚黎明,远在酒泉的导弹发射场区一片紧张的气氛,乳白色的巨型运载火箭耸立在高大的发射塔架上。所有的技术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查,随即撤离现场。在地下发射控制室里,指令长凝视着电子钟的时间,不断地发出口令:10分钟准备!5分钟准备!1分钟准备!发射前最后几秒钟,场区上的各种跟踪测量设备开机、高速摄影机、磁带记录仪等记录设备启动。发射0时,随着指令长一声令下:“点火!”发射控制台上,操纵员按下了电钮。

几秒钟后,垂直上升的火箭开始拐弯。几十秒后,火箭排出的尾气在空中凝成烟雾。最后在茫茫的天际里,渐渐变成了一个小亮点,穿出了大气层,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随后,从我国本土到远洋测量船队,几百套现代化测量通信设备紧紧“锁”住肉眼看不见的小亮点,精确地测定记录着火箭在每个瞬间的飞行速度、飞行高度和飞行姿态。

在飞行控制中心,一排排显示屏幕上,频频闪烁着五颜六色的数码。每一秒钟都有大量的测量数据,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测控数据交换中心。自动记录仪静静地绘出火箭飞行轨迹的曲线。

火箭在太空飞行了一段时间后,再次进入大气层,向太平洋预定海域飞来。

北京时间10时整,南太平洋当地时间14时整,一个亮点钻出云层,拉出一道耀眼的白光,直向预定海域飞来。10多秒后,亮点越来越大。在距离海面还有几千米高度时,装有火箭飞行重要参数的仪器舱,自动从火箭头部弹射出来,打开降落伞,徐徐飘落海面。火箭头部则“扑通”一声栽入大海,激起冲天的水柱。仪器舱落水时,荧光染色剂把蔚蓝色的海水染成翠绿色。这时,早就在附近等待的一艘快艇,如离弦之箭向落区驶来。打捞直升飞机也迅速向落点飞去。

飞机到达仪器舱上空后,垂直悬停在离洋面30米的空中。随后,潜水战士沿着悬梯,跳入海洋,仅用5分20秒就把仪器舱胜利打捞上来。直升飞机载着仪器舱,安全飞回打捞船的飞行甲板。

10分钟后,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用多种语言向全世界播发我国洲际导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的消息。1980年6月2日,远赴太平洋的18艘舰船圆满完成任务后,安全返回舟山。

0 阅读:139

云飞四海

简介:写好的文章,推荐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