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似乎下个没完没了,这连绵不绝的降雨不知何时才会停下,仿佛要持续好多天呢!对于缺水的地区来说,这样的连续降雨无疑是个令人欣喜的喜讯,仿佛春雨绵绵已提前降临人间。
当然,在冷空气的强劲推动之下,我国大范围的低温状况持续存在,整体升温的进程并未全面展开,反而在冷空气的扰动下,气温出现了下滑的情况。东北、华北、黄淮等地普遍受到了冷空气的影响,气温普遍下跌了 4 到 6 度,而一些区域降温幅度更是惊人地达到了 10 度以上。
看呐,那冷空气就像一位执着的行者,沿着东路一路南下,无情地将其携带的寒冷不断向南推进。预计在江南、江汉等部分区域,气温还将出现 4 到 6 度的下滑。在那之后,气温或许会有所反弹,然而紧接着又会有新一轮冷空气活动,并且继续深入南下。
可就是这样一冷一热的交替变换,为降雨或降雪提供了绝佳的条件,从而开启了我国这场超长的阴雨雪时段。哪怕这期间会有波动性的变化,可这一波阴雨雪就像是得到了某种定力,停不下脚步。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的超长阴雨雪还开启了新的变化特征。根据全新的数据展示,这阴雨雪的时间非但没有按照预期缩短,反而延长了,而且降雨、降雪在未来还将会逐步升级,呈现出一种先弱后强的态势。
那大范围的阴雨雪究竟会扩展到何种程度呢?从相关的数据变化中便能一目了然。我国西北、东北等区域已然出现了雨雪的情况。像西藏、青海、甘肃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了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的雪势还颇为壮观,出现了大雪。而降雨的区域就更加广泛了,我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被降雨所笼罩,其中湖南、福建等地还有局部地区出现了中雨。
在这第一波超长阴雨雪过后,北方的降雪将会进一步增强,在黄河流域的重点省市区,比如甘肃、宁夏、青海等地,雨雪面积会明显扩大。而降雨的强度在南方也会升级,湖南是范围扩大最为显著的,大部区域都被降雨所覆盖,局部地区还会出现大雨。
2 月 19 日时段,开启了数天当中的第一个巅峰时段。在这个时段,西北、东北、华北、川西高原、云南西北部等大部区域,都将出现小到中雪或雨夹雪的景象,局部地区甚至会出现大雪。与此同时,南方的降雨也会再次迎来扩大,呈现出一种倾斜角的降雨模式。比如湖南中北部、江西西北部等地局部地区会有大雨。而江西、湖南、浙江等省份则是这一重点受影响的区域。从整体的数据覆盖图来看,在这个第一个巅峰时段,至少超过 14 个省市区都在阴雨雪的笼罩之下。大家认真瞧,这雨水带的发展势头确实强劲,而且还保持着连贯性。
当然,随后雨雪的范围会有所缩小,不过整体的覆盖区域并不会太大。而在西藏等区域,降雪有可能会发展成大到暴雪的状态。然后稍微减弱之后,在 21、22、23,甚至 24 时段,又会呈现增强的态势,并且又是大范围的雨雪活动,而下一个巅峰时段,就在 22、23 日左右。不得不说,这一波的雨雪发展,相较于第一波超长阴雨雪时段的巅峰,可能会还要强劲一些,这雨雪发展的势头着实明显。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带来了这样一波超长的阴雨雪呢?从数值数据来分析,这一波超长阴雨雪的发展,主要是来自大规模暖流北上,带来了强大的水汽支持,再加上内陆气旋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冷暖气流的频繁活动,从而促成了雨雪的活动。
不过相对来说,冷空气的实力并不是特别强劲,基本的霜冻线走向主要是在长江以北区域。所以,南方很难出现降雪这样极端的天气,但北方出现降雪的概率还是较大,只是范围会有所不同罢了。
总之,这一波雨雪活动的发生,很有可能将会带来“春雨绵绵”的状态,让大家提前进入了“潮湿春季”。
不过,也有一个略显尴尬的情况,在我国的华南沿海区域,雨量相当少。在这超长的时间段内,像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甚至有可能出现“滴水未见”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之下,很有可能会引发回南天的模式。这可让沿海的朋友们很不好受,着实感受到了阴雨雪带来的困扰。
我国也针对这次超长阴雨雪发布了说明,大家一定要留意哦:17 - 23 时段,江南、华南西部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将持续阴雨天气,一般为小到中雨,局地有大雨。由此来看,这 2025 年的超长阴雨雪已然来临,将持续 7 天,而且很大概率 7 天时间还不会停歇。
从海洋区域的情况来看,依据风云卫星图像,西北太平洋以及南海还是存在热带扰动活动的,但目前还没有台风生成的迹象。也就是说,大家期待的今年 1 号台风“蝴蝶”恐怕还要再等等。无论是 GFS,还是 EC 都没有对台风发展的有利支撑。当然,虽说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出现台风,但相对来说,冬季台风出现的概率较低,就算是出现了,其影响也相对较小。
从全球的风暴发展态势来看,目前只有一个风暴还在发展,南印度洋的风暴“塔利亚”,不过这并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显而易见,整体的全球风暴发展正处于“平静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