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合龙段钢桁梁吊装完成
5月29日,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最后一节钢桁梁——合龙段钢桁梁顺利吊装到位。至此,历时近16个月的连续施工,这座世界级大跨度斜拉桥的钢桁梁吊装全部完成,正式拉开了主桥合龙的序幕,预计将于6月上旬实现全桥贯通。
此次吊装的合龙段钢桁梁长14米,宽35米,重约800吨。合龙段吊装完成后,后续10天左右时间,将按照先边跨后中跨的顺序进行合龙施工。据介绍,在泰兴侧边跨合龙后,通过纵向顶推、横向对拉、斜拉索索力调整等措施,将合龙口两侧钢桁梁的纵向、横向、竖向距离调整到毫米级精度。随后还将开展高强螺栓施拧、钢桁梁焊接和最后一组斜拉索安装等一系列作业,实现最终合龙,标志着大桥主航道桥主体工程施工全部完成。
大桥主航道桥为双主桁结构,钢桁梁纵向呈“N”字形,梁高15.5米,中心间距为35米,标准节间长14米。为保证焊接质量,降低高空作业风险,主桥采用了大节段钢桁梁整体制造架设工艺。全桥共有91个吊装节段,平均重量为1500吨,最重的达到1865.5吨。连接主塔和钢桁梁的双索面斜拉索,单根钢丝直径为7毫米,斜拉索单根最长634米、最重则超过100吨。
在大节段钢桁梁吊装施工过程中,选用了一台2500吨的大型浮吊和现场“量身定制”的4台各约1800吨的双主桁架梁桥面起重机。这4台桥面吊机起重重量为国内最大,有效保证了吊装的安全性和精准度。现场还应用了新型斜拉索塔端挂设和梁端连续牵引安装设备与工艺,采用了全过程几何控制法及高精度监测技术,建立了基于BIM的斜拉桥施工数字孪生平台,搭建了云端无线采集系统,全方位对施工控制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预警,确保大节段钢桁梁吊装施工过程始终处于稳定可控状态。(来源: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02
暮坪湘江特大桥建设取得新突破
5月26日,暮坪湘江特大桥完成主桥79#墩中跨水平索与边跨扣塔塔柱施工,标志着该桥中跨自平衡双悬臂悬拼施工体系、边跨斜拉扣挂体系基本完成,为下一步大悬臂拼装钢桁梁及主拱合龙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企业所承建的全国交通系统首座四跨连续“双飞燕”钢桁架中承式系杆拱桥,项目部技术团队紧紧围绕智能建造、降本增效的原则,大力推进技术攻关和科研探索,实现四个全国首创:首创大跨度钢桁架拱桥“先梁后拱”架设工艺及钢桁架拱桥“梁上运梁,梁上取梁”架设工法;首创单支点、大悬臂、自平衡桁架拱桥安装采用“水平三角架对拉体系”替代“斜拉扣塔体系”施工工艺;并开创钢桁架拱桥利用基于“点云模型”全断面智能扫描进行钢桁架大吨位浮吊大节段智能装配施工方法的先河。
这些创新技术不但对施工流程进行了优化,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切实保障了通航安全,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并增进了施工精度与安全保障,为同类型桥梁的建设提供了崭新的建设思路与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下一步,项目部将持续与监理方、监控方紧密协同,运用数字化高精度施工技术,全力确保施工安全与结构安全。在项目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将顺利实现暮坪湘江特大桥的建设目标,为长沙南部“六横八纵”交通骨干路网格局的完善与“长株潭都市圈核心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来源:湖南路桥)
03
东明黄河大桥项目施工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日,东明黄河大桥项目山东侧滩内引桥50米跨现浇梁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本项目50米现浇箱梁全部完成,施工取得阶段性胜利。
东明黄河大桥项目全长7.62公里,呈南北走向,主要由山东侧堤外引桥、系杆拱桥、滩地引桥、主桥、河南侧滩地引桥、系杆拱桥、堤外引桥组成,桥长5.571公里。50米现浇箱梁设计结构采用单箱单室斜腹板截面结构,顶板宽16米,梁高2.8米,采用重型盘扣钢管支架支撑系统,分段现浇施工。
桥梁建成后将有效地缓解既有桥梁的运输压力,同时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完善区域路网布局,促进鲁、豫两省间经济社会交流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具有重要作用。(来源: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04
广西河荔T3标主体工程实现双幅贯通
近日,广西河荔T3标玉梅大桥实现双幅贯通,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工,为河荔高速公路年底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河荔T3标位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全长9.45公里,共设桥梁6座,隧道一座,桥隧比例约为41%。预计将于今年6月完成全部收尾工程。
项目团队常态开展架桥机坍塌事故应急演练、消防救援演练等,提升全体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他们运用安全信息化系统及质安系统,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强化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整治,实现施工现场安全风险隐患网格化、清单化、具体化管理,采用桥面泄水孔安装台车、桥面护栏安装台车、湿接缝安全操作平台,持续提高施工安全水平,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施工中,采用锚杆锚索框架梁护坡,整体提高框架梁的外观线型和表面平整度,利用窗式护面墙与拱形骨架护坡,有效提高边坡的稳定性。梁板预制钢筋施工全面推广胎架法,梁板钢筋加工质量和精度进一步提高。梁板预制压浆施工运用箱梁预应力孔道大循环压浆工艺,提高预应力孔道压浆饱满度,增强梁片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采用桥梁护栏钢筋整体预埋工艺,减少大量焊接作业,同时大幅提高护栏工程质量和承载能力,也加快工程施工进度。
桥面铺装选用三维激光摊铺机和拉毛机施工,全面提升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标高和平整度控制水平。在护栏施工方面,采用栏钢筋整体预埋工艺减少大量焊接工作量,通过不断改进混凝土配合比及浇筑工艺,进一步提升其外观质量,使用模板台车施工,有效防范高处坠落风险。
据悉,河荔高速全长69.15公里,按双向4车道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它建成通车后,环江县将结束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来源:贵州桥梁)
05
镇广高速吴家湾隧道双幅贯通
5月28日,镇广高速B3项目吴家湾隧道右幅顺利贯通,是镇广高速川王段首座双幅贯通的隧道。
吴家湾隧道采用分离式双线设计,左线全长689米,右线全长704米,隧道洞身围岩级别以IV、V级为主,其地质结构复杂,基岩风化程度高,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为保障隧道顺利进洞,项目提前谋划,克服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安全质量、技术交底工作,完成边仰坡开挖及喷锚防护、洞口管棚施工等工序,为安全、高效进洞施工奠定坚实基础,2023年5月13日,吴家湾隧道正式进洞。
进洞施工后,项目聚焦优化生产流程、强化隧道施工工序衔接、合理配置资源等环节,高效推进施工建设。隧道初期支护采用混凝土湿喷工艺,加强喷射速度、效率,有效提高作业循环速度。广泛采用智能化衬砌台车、湿喷机械手、自行式液压栈桥、拱架台车等先进设备,提升隧道施工机械化水平。
在掘进过程中,项目通过加密小导管、控制开挖进尺、加强支护、监控量测等措施,科学研判施工风险,动态调整施工方案,强化现场监管,严格按照工序施工。同时,项目建立视频监控、安全预警、瓦斯检测等7大安全保障系统,全方位确保隧道作业安全和工程质量。
下一步,镇广高速B3项目将继续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提升工程质量,坚持以过硬品质保障工程耐久性和安全性,加速推进革命老区建设步伐。(来源:四川路桥集团)
06
河北省小曲线半径、最大跨度分离式转体桥成功转体
继5月8日307国道晋州绕城段改建工程跨石德铁路1号转体桥成功转体后,5月28日凌晨2时45分,307国道晋州绕城段改建工程跨石德铁路2号分离式立交转体桥再次成功转体。该转体桥最大跨度140米,为全省小曲线半径、跨度最大公路转体桥。该桥的成功转体,为307国道晋州绕城段改建工程今年10月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本次转体施工的为上跨石德铁路2号分离立交,左、右幅转体角度分别为42°和36°,面对转体段曲线半径600米带来的横向偏心,转体支座中心线偏移等问题,现场技术人员实时监控和调整转体速度及桥梁姿态,实现了万吨桥梁顺利转体。
经与铁路部门协调,转体于28日凌晨1时45分开始。随着转体总指挥一声令下,在4台400吨拉力液压千斤顶的牵引下,2座总重量12000吨的现浇转体桥以每分钟1.2度的角速度左右幅同步缓慢顺时针转动,在灯光的映衬下,转体的桥梁犹如雄鹰展翅般缓缓掠过石德铁路。经过60分钟连续牵引转动,两桥成功跨越石德铁路后精准就位,与相隔7公里的上跨石德铁路1号转体桥遥遥相望。该桥小曲线半径600米,最大跨度140米,为河北境内小曲线半径、最大跨度分离式转体桥。
据了解,有关单位将继续协调各参建方,强化项目管理,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抓紧开展剩余工程施工,确保项目早日建成通车。(来源:河青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