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价格高低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近日热搜中,“感冒花费12万元”引发网友热议,揭示了线下药店药价相对高昂的现象。有报道指出,同款药在实体店比网上贵两三倍,甚至存在搭售问题。实际购买体验让人瞠目结舌,引发对药品市场的深刻思考。本文将深入探讨药品价格背后的原因,揭示线上线下的差异,并探讨相关法规对于药品定价的影响。
线下药店药价离谱,究竟为何?在北京某药店,一位女士购买感冒药品,意外发现线下售价竟是同款药在网上的三倍。这不是个例,更多市民在药店购药时遇到价格离谱的情况。比如,一名患者在实体药店购买降血压药,价格竟高出网上同款三倍有余。调查发现,线上药品价格相对较低有多重原因。首先,一旦经过店员的药品搭配,买药成本就会大幅提高。药店利用消费者对药师的信任,进行过度促销,不仅提高了消费者的卖药成本,也导致了药品被浪费,最终加大医疗压力,危害不容小觑。 其次,药品过度包装抬高了生产成本,最终还是消费者买单,可以说是一种“二次伤害”。药品过度包装造成的资源浪费也十分严重,一是过度包装本身造成资源浪费,二是过度包装往往是套娃包装、精包装,或者是五六片要却有一份包装一样大的说明书,这种同样会造成用于药品生产的资源浪费,而且药量占比小了,也使得药价高了,更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次数,加重了消费者的承受力。 再次,线上平台竞争激烈,为吸引顾客,药店会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如满减、返利、新人优惠券等。同时,线上平台多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由厂家直发,进一步压低了药品价格。也导致了药价上涨。
实体药店的销售模式问题实体药店并非只存在价格高的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搭售现象。在购买药物的过程中,一些药店会推销顾客搭配使用其他药品或保健品,导致顾客花费更多的钱。一些消费者甚至遇到了无端搭售,增加了不必要的药品开支。有的药店药师会针对症推荐多款药品,让消费者感到被迫购买。这种推销行为可能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权利,消费者可协商退货或降低价格,也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有关专家指出,药品的价格是由市场调节的,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实行政府定价管理外,其他药品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因此,药店有权自主决定销售价格,但应当合理确定价格范围。如果药店故意抬高价格,涉嫌违反法规,可能面临处罚,甚至吊销营业执照。
药价形成机制药品价格的形成涉及多个因素,包括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关系等。近年来,互联网的兴起使得线上药品价格更为透明,竞争更加激烈。而实体药店由于商业模式的困扰,偏向“卖药模式”,导致了药师过度推销,药店失去了本身的医疗属性和公益特性。 监管层对于电商平台的价格战早有觉察,针对“新业态中的价格违法行为”进行规范。电商平台通过低价竞争可能对市场价格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监管层力图维护市场秩序,避免因价格战导致行业混乱。
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相关管理部门需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行业法规制定和监管力度,确保药店与药师回归到应有的角色。关注法治层面,强调药房的主体责任,建立合理的服务商业模式;通过医保和商业保险,给予药师相应的补偿,将处方业务作为商业模式的支撑点,规范药师的服务行为;加强对药品价格的常态化监管,有针对性地整顿药店售药乱象,确保老百姓能够放心购药、安心用药。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建立更加健康、规范的药品市场,保障患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