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在临床上,静脉输液是最最常见的操作,可是并不是所有病人血管条件都好,可能是因为病人本身的血管条件差,或者是年龄、疾病的影响,导致穿刺难度大,一次穿刺不能成功。我们在操作中,往往是见到回血后,输液通畅,才能放心固定,见到回血是静脉输液成功的标志性动作。那么怎样才能使输液器更好的回血,帮助我们提高穿刺成功率呢?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以及查找文献发现,反折输液管法在静脉输液中回血速度快,能够大大增加穿刺的成功率。反折式进针,一旦针尖进入血管就会马上回血,基本成负压状态;


1.
特殊位置法
若遇到头部及四肢静脉破坏,静脉血管穿刺有困难的小孩,比如烧伤烫伤儿,采用腹部浅静脉穿刺输液较好,因4,JL腹壁皮下脂肪较少,静脉清晰浅表,血管壁薄,位置固定,滑动小,且浅静脉血管丰富,可选静脉较多,进针方向不受限制,液体流速好。2.
反向穿刺法
脑血管病及自血病患者,因住院时间长,反复多次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和浓度较高的液体,如脂肪乳、甘露醇,使血管严重受损,常表现有静脉变碗阻塞,静脉炎等,给以后再输液穿刺带来很大困难,若在传统的顺向静脉穿刺输液法较少穿刺的部位,如手背下端掌指关节处及足背掌指关节处等,改变穿刺的方向,既逆向静脉穿刺输液,就可解决化疗,静脉硬化病人输液穿刺困难的问题。3.
老年人的特点
老年人手背皮肤松弛,血管滑动度大,穿刺时,用左手大拇指压住待穿刺血管下端向下将血管拉直,其余四指向外下方稍用力绷紧手背皮肤,此时进针可解决血管滑动不易进行穿刺的问题。4.
快速一次性排气成功
将液体倒挂于输液架之上后,一手固定过滤器及头皮针柄,过滤器乳头向上,另一手倒转茂菲氏管,并将其下端返折捏紧,当茂菲氏管内液体有1/2~2/3时将其迅速顺转进行排气,即可快速排气一次成功。5.
静脉输液过程中排气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瓶内液体输完后如未能及时处理,液面就会滴至莫菲氏滴管以下,更换液体时排气较赞时费力,有时还可能丧失抢救患者的良机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总结出~个小窍门:若液体滴至莫菲氏滴管以下时,先关闭调节器开关,换上新液体,用手挤压莫菲氏滴管将液体引入,再右手持滴管下端输液器,迅速将无空气部分紧紧缠绕于左手手指上,此时因挤压而将输液器与莫菲氏滴管之间的气体挤回莫菲氏滴管,再打开调节器开关,凋节滴速,完成排气.优点:简便可靠,避免了取下头皮针排气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及药物的浪费,有时还会因衔接不好而进入气泡,也克服了用手弹输液器排气速度慢的缺点。
体会
按照这些方法进行操作,在工作中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省时省力,不妨一试。临床上静脉穿刺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哟~参考文献:[1]白璐,李婷,古兰,王玲.反折输液器在静脉输液排气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4):1673. 来源:爱医生网和内科护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号nursing-school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