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中方红线,现在后悔也晚了!中方亮明态度,朱拉尼最想要的没了

法客聊社会 2025-02-21 22:20:51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近期,叙利亚局势再度陷入动荡,究其缘由在于叙利亚新国防军总司令朱拉尼,竟通过收编极端恐怖武装为己所用,此举直接触碰了中国的红线。为此,在安理会现场,中方直接点名批评叙利亚方面的行为,并表示不可容忍。

所以,在这场朱拉尼巩固政权的行动中,好的效果基本没有,反而令叙利亚当局陷入内外交困之中。确实,反恐是国际共识,朱拉尼做出这般举动还想得到国际认可,还想内部大团结,大概是痴人说梦。

关于朱拉尼收编极端势力为其壮大军事力量,收编都是什么人?像被任命为作战处处长的塔吉博耶夫,此前曾在塔吉克斯坦策划策划多起恐怖袭击事件。而在被任命的五十名高级军官里,有五名是被国际通缉的极端分子。

需要注意的是,引入恐怖分子构筑自己的军事力量,这样的举动对地方安全有着巨大影响,毕竟这班人在国际上可是劣迹斑斑、臭名昭著,由这些人守护一方安危,人民如何放心?据了解,这些极端分子与东突势力存在关联,作为威胁中国边疆安全的危险因素,朱拉尼此举无疑是踩中了中国在反恐问题上的绝对红线。

不得不说,在此次事件中,中方展现出来的坚定的立场,是为国际社会如何处理与极端势力的关系提供了典范。当然,有如此坚定的战略定力,与中方一贯的原则有关联。首先就是“不干涉内政”,对叙利亚方面的发展,中方支持其自主发展,走自己的路。

然而在发展之路上触碰了恐怖主义等元素,中方反对的立场很坚定,并通过安理会等场合表达自己的关切。这样的举动好处有,既维护了国际法权威,又不落入西方的所谓“新干涉主义”。

中方对叙利亚当局此举如此关切,也与国家发展布局相关联。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线路上各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以叙利亚为例,其地处“一带一路”的能源通道上,这条通道安全与否对沿线各国乃至“一带一路”发展都会有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叙利亚引入恐怖分子组成军事力量后,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国家会有担忧是不可避免的。

事实上,中方也是切切实实做出了反制,反制措施也向包括叙利亚在内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表明,任何政权若纵容恐怖势力威胁中国利益,必将付出代价。总的说来,中方针对朱拉尼当局的发声,具有清晰的外交逻辑,有理有据,不卑不亢。

面对叙利亚朱拉尼方面的举动,除了严厉发声这样的外交施压,中方的反制也是多维度的,在经济领域,尽管还没直接公开制裁手段,但中方通过推迟能源合作项目、限制双边贸易等非公开手段施压,其作用也不小,尤其是叙利亚政府目前的财政状况不甚理想,甚至连军饷都发不出的情况下,缺少与中国在经济上的合作,其国家要正常运转难度可不小。

除此以外,还有舆论战的发动。在中方针对朱拉尼收编恐怖分子充实军事力量发声后,包括俄罗斯、伊朗在内的诸多国家表示支持,反观众多西方国家,面对叙利亚此举却是集体噤声,由此,西方的双重标准表露无遗。如此情况下,朱拉尼想要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可能性也下降不少。

朱拉尼方面的不理智行动,除了引来国际社会的批评,其政权或许也因此变得不稳固。首先就是内部的崩解。叙利亚新国防军,其组成部分主要是反对派武装,各种派系之间存在矛盾,而在众多外籍军官加入后,矛盾进一步激化。

1月7日,大马士革梅泽赫区爆发前政府军与新国防军的武装冲突;南部苏韦达省的德鲁兹民兵更宣布自立,拒绝接受整编,甚至与以色列合作建立“自治武装”。所以,叙利亚的混乱加剧,朱拉尼有不小的责任。

其次,尽管美国方面放松了对叙利亚石油交易的限制,卡塔尔承诺会提供公务员薪资,但这些放松与援助都带有苛刻的条件,比如说叙利亚要放弃对抗以色列,停止打击库尔德武装。

这些条件,其实很大程度上会触及叙利亚的民族情绪,提升人民对朱拉尼的反感。尽管有这些危害,朱拉尼不理会,为了换取外部支持,国内的矛盾不在他的重点考量范围内。

再者,被国际通缉的恐怖分子已经开始出现拥兵自重的情况,像塔吉博耶夫等人利用职务之便,在叙东北部建立训练营地,试图将势力扩展至中亚,此举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安全。

所以,在朱拉尼收编恐怖分子这件事上,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国家有这么大的反应也是可以理解了,这就好比将炸弹放在自己即将走过的道路上。

想要国家正常运转,政权得到巩固,不是简单的某个人想或者不想,想怎么做便怎么做,期间要权衡各种利益关系,显然,朱拉尼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也得到应有的教训。

比如说他短视政治,试图通过极端势力实现权力平衡,这种行为本质上就是饮鸩止渴。而通过短期军事利益罔顾国家长期安全,最终还是会导致政权合法性崩塌。

总而言之,主权国家的发展是坚决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而在恐怖主义、地缘博弈等全球性挑战面前,任何投机取巧的行径终会反噬自身。

中方的朱拉尼方面独行的果断回应,不仅捍卫了国家利益,更向世界证明了基于相互尊重、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才是实现持久和平的唯一路径。

未来,叙利亚若想真正走出泥潭,必须摒弃借助极端势力巩固政权的旧思维,在反恐与合作中重建这个国家,让人们对这个国家重新恢复信心。

参考资料:不能成为恐怖分子庇护所 陆在安理会促叙利亚打击东伊运——中时新闻网

0 阅读:24

法客聊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