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想回国,但国外待遇太好”,清北人才流失严重,数据令人瞠目

接锅的徐大人 2022-10-28 13:53:39

西湖大学施一公校长曾表示有一届的清华毕业生有2252人,其中大概前往美国留学的就有1700人,但其中大部分如今仍在美国。

在国人心中一直有个结——人才流失。曾有教育部网站做过统计,1978年-2018年底,共有585.6万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而真正归国发展的高才生仅365.6万人。

百万留学生选择在国外发展,这可是我国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呀,为何这么多的高校毕业生愿意远离家乡,到他国发展?

清北高才生外流现象严重,数据令人瞠目

在国人眼中清华与北大是我国最高学府,能考入名校的都是各个地区的状元郎。为了把他们培养成优秀人才,教育部让学子们不仅可以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同时还有各类补贴政策,据了解,培养每名学生的成本高达68万元。

这些优秀人才毕业后没有立即投入到岗位中,获得想要的文凭后,高材生们选择到国外再深造一番,可是大部分的学子却“一去不返”?

近些年我国科技领域发展得十分迅速,经济保持较快的增长。过快的发展有一定的弊端,那就是不平衡、不协调。例如芯片就是发展的短板。

我国十分需要这类高材生的加入,把不足点提升。原以为名校毕业生能够在他国学成归来,不曾想高校培养的人才却是为他人做嫁衣。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就曾表示,每年清华招收的应届生人数在2000人左右,毕业后的学生有1500人左右选择去美国留学。而北大也有近90%的学生有留学的想法。

为何留学生选择在国外发展?

每年也有不少留学生学成归国,到各个高校、科研机构任职。比如清华毕业的博士生颜宁,获得博士学位后到美国留学,赴美期间不仅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后学位,同时还在各个领域获得各类奖项。

有诸多称号的加持,回国后的她也有不错的工作,成为清华大学的一名教授。可是在这里仅任教十年,颜宁又重返普林斯顿大学。

和颜宁教授有类似经历的还有徐晨阳,毕业于北京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不到三十就获得了麻省理工大学的博士后学位,可见徐同学的学习能力超强。

在读期间他放弃了绿卡,决定回国后要在数学领域发光发热,于是他来到了北大国际数学中心工作,可是他仅工作六年,却一反常态,选择到麻省理工任教。

为何高材生归国工作一段时间后又有了新的选择,不少同学猜测这个原因与待遇有关。也许国外高校以及科研等机构能会挽留人才,以高薪为条件。

部分留学生道出原由,原来薪资待遇只是原因之一

本科毕业的学生大概23岁左右,部分学生为了深造学历选择读研+读博,待学子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时,年龄会在30岁左右。

高学历人才在求职时和本科生不同,本科生更注重的是实践,毕业后纷纷挤入普通企业锻炼能力,而高材生则想凭着一身才华大展拳脚,可是国内这类岗位有限且竞争激烈。

就拿国企中的佼佼者——华为,曾表示高端科研岗位的年薪为200万,诸多名校毕业生挤得头破血流,也未能如愿成为该岗位的一员。

当然,这类招聘可以用千载难逢来形容,大部分的国企给出的待遇与留学生的期望不对等,而国外给出的条件却更为丰厚。

不仅如此,我国的竞争十分激烈。大型企业十分内卷,每天过着996的生活。加班熬夜都是常事,年薪最多也就50万。

为了寻求安稳的工作,许多高才生选择到二三线的学校任教,或者是考公务员,但是这类岗位最多好的待遇也就20-30万左右。

所以大部分留学生选择在外发展,主要是因为待遇和工作压力两个原因。毕竟国外的劳动力还是很值钱的,更不会出现加班的情况。

笔者有话:学生在毕业后的选择均不同,毕竟每个人的经历以及期望有所差异。我们不能强制地要求他人必须回国发展,只是希望越来越多的高才生能加入到科研队伍,让我们的发展变得更加迅速。

今日话题:清北人才流失严重这件事你有哪些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6
评论列表
  • 2022-10-28 21:13

    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