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敌害生物防控,江苏滩涂防护网,螃蟹隔离装置,每日巡查三时段

小武养殖 2025-03-29 11:11:45

在沿海的江苏滩涂养殖文蛤可不容易。文蛤这小生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可它的养殖过程麻烦事儿不少。像敌害生物防控就是个大难题。文蛤的敌害生物不少,如一些螺类、水鸟等,会直接损害文蛤的生长。我就听一位江苏本地的养殖户说,之前他养的文蛤,就因为没防好水鸟,损失惨重。水鸟把文蛤翻出来吃,大片文蛤都遭了殃。

对于这些敌害生物,防护网可太重要了。在江苏滩涂这样平坦开阔的地形,防护网能起到很好的隔离作用。这防护网得质量好、网眼合适。有个山东的养殖户也来交流过,他说在北方养殖贝类的时候也会用防护网,但南北环境不同。北方干冷,有些防护网容易被风干损坏,而江苏湿润的气候对防护网的腐蚀性是个考验。他们就试用过不同的防护网,像那种尼龙材质的防护网,虽然便宜但容易坏,而聚乙烯的防护网相对耐用一些。

文蛤养殖场里,螃蟹也是很让人头疼的。螃蟹横冲直撞的,可能会破坏文蛤的养殖环境。所以就用到螃蟹隔离装置。这些装置要能把螃蟹挡在文蛤养殖区之外。我曾看到一个江苏的养殖场用竹制的隔离装置,成本不高,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比如30天后,竹制的可能会因为受潮发霉而失去作用。而在南方的滩涂养殖场,由于湿度更大,可能2个月竹制隔离装置就得更换一次。

养殖文蛤是个长期的事儿,1年甚至3年的时间才能看到稳定的收益。这期间需要每日巡查,而且分三个时段。早上巡查是看看防护网有没有被破坏,有没有新的水鸟在附近盘旋。中午巡查看文蛤的状态,经过一上午的高温,文蛤有没有异常反应。晚上的巡查也很重要,有些敌害生物喜欢在夜间活动,像一些小蟹类可能会趁夜钻到文蛤养殖区。像在江苏盐城的一片滩涂养殖场,就因为晚上没注意巡查,有不少文蛤被小蟹破坏了外壳,影响了生长。

在文蛤的养殖过程中,还可以在周围种些绿植辅助。比如碱蓬,这种冷门的绿植在盐碱地滩涂生长得很好,它能改善周边的环境,让水里的微生物群落更健康,间接有利于文蛤生长。还有一种叫大米草的绿植,虽然它是入侵物种,但在合理控制下,能起到一定的固沙作用,让滩涂更稳定,对文蛤的成长也有一定好处。另外,碱蓬草和碱蓬蓝(一种蓝绿色泽的碱蓬品种)也有很多不同之处,碱蓬蓝可能更适应稍微干旱一点的环境,而碱蓬草在相对湿润的滩涂环境里长得更快。

我有位江苏南通的朋友也养文蛤,他就很重视绿植种植。他在文蛤养殖场附近种了碱蓬和芦苇。芦苇大家都比较熟悉,它能起到很好的防风固沙作用,在北方的养殖场也能看到大片芦苇。在南方湿热的环境下,芦苇的根部能改善水质,让文蛤生长的池塘水更清澈。他跟我说,不同的绿植搭配起来,能让整个养殖场生态更稳定。

就拿3年周期来说,在这期间,可能第一年主要解决防护网和隔离装置的搭建问题。像刚开始用便宜的防护网,发现容易被破坏后,第二年就换了质量更好的。对于螃蟹隔离装置,第一年发现竹制的在潮湿环境下不耐用,第二年就换成塑料的。到了第三年,整个防御体系相对稳定,就更注重绿植的维护和养殖环境微调。比如根据南北地域差异,南方养殖场在湿热的夏季,会多注意水生绿植的数量控制,避免它们过度繁殖影响水体含氧量,而北方干冷的冬季,可能要关注绿植的防寒保护。

再看每日的三时段巡查。早上巡查的时候,要看看绿植有没有被破坏,像碱蓬如果被牲畜踩踏,可能会影响它对周边环境的改善效果。中午的时候,不仅要看文蛤状态,也要看绿植有没有因为高温出现萎靡的情况。晚上巡查,要留意有没有野生的小型哺乳动物靠近绿植,因为有些小型哺乳动物可能会间接破坏养殖场的平衡。比如有个江苏连云港的养殖户说,他发现野兔会吃碱蓬的幼苗,这就需要想办法防范。

江苏滩涂的地形地貌对文蛤养殖影响很大。滩涂的坡度、含沙量等都关系到养殖的效果。如果是坡度较大的滩涂,在建造防护网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水流的冲刷,不然防护网容易被冲倒。含沙量高的地方,要特别注意过滤装置,防止沙子进入养殖设备影响文蛤生长。而南方的一些滩涂相对平坦含沙量低一些,在防护网的搭建和过滤装置的设置上可能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南方的竹制防护网可能会比江苏滩涂上的更密集一些,因为水流相对较缓,更注重防止小昆虫和水生物的进入。

在养殖场这个养殖场景里,设备的维护是很重要的。除了防护网和隔离装置,还有增氧设备等。增氧设备要是出问题,文蛤可能会因为缺氧大量死亡。有个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他在福建一个小型文蛤养殖场,有一天突然发现文蛤大量浮出水面,就是增氧设备故障了。而且设备故障可能和当地的气候有关,福建湿热的气候容易让设备受潮,在北方的干冷环境下设备故障的原因可能更多是低温结冰等情况。

从绿植的角度看,不同品种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差异也很大。像碱蓬在春季可能生长缓慢,夏季快速生长,秋季又开始减缓。这就需要养殖户根据季节调整对绿植的管理。比如在江苏的养殖场,夏季可能会加大对碱蓬的灌溉(如果水分不足的话),因为夏季蒸发量大。而北方干冷地区,冬季可能需要对碱蓬进行特殊防护,防止被冻伤。

对于南方湿热和北方干冷环境应对也是养殖的关键。在南方湿热环境下的养殖场,要注意防止细菌滋生。像在广西的一个文蛤养殖场,因为湿热,夏季细菌繁殖快,他们就要经常对养殖工具消毒。北方干冷环境下,要注意保暖措施。比如在辽宁的一个文蛤养殖地,冬季会在养殖区域覆盖一层厚厚的稻草来保暖,确保文蛤能安全过冬。

养殖文蛤的收益和风险并存。好的时候收益很可观,但一旦遇到敌害生物泛滥或者其他突发状况,损失也不小。就像有些养殖户因为没有及时处理好螃蟹对文蛤养殖环境的破坏,导致文蛤减产甚至绝产。所以说每日的三时段巡查和各种防护措施都是为了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在这个养殖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关注。比如在江苏滩涂养殖场,要考虑到当地潮汐的影响。潮汐的高低会影响水体的盐度等指标,这又会对文蛤的生长以及敌害生物的活动产生影响。有个江苏盐城养殖户就和我说过,他发现每次潮汐过后,都要更仔细地检查防护网和隔离装置,因为可能会有外来的生物随着潮水进入养殖场。

再说说绿植对文蛤品质的影响。良好的绿植环境可能让文蛤生长得更好,肉质更鲜美。像在江苏的某个文蛤养殖场,因为周边碱蓬和芦苇长势好,这里的文蛤在市场上更受欢迎,价格也比其他地方略高。这说明在养殖过程中,不能只注重产量,也要重视品质的提升,而绿植是提升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养殖场的管理方面,除了硬件设施和绿植的维护,人员的专业素养也很重要。一个有经验的养殖人员,能更敏锐地发现敌害生物的蛛丝马迹,能更合理地调整防护网和隔离装置。比如一个在江苏养殖文蛤多年的老师傅,他只凭经验就能知道什么时候该更换防护网,什么时候该调整螃蟹隔离装置的布局。

而且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看,江苏滩涂的文蛤养殖也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理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可能会有更先进的敌害生物防控方法,更环保有效的防护网和隔离装置,以及更科学的养殖管理方式。这对于提高整个江苏滩涂文蛤养殖的水平和竞争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但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不能忘记传统的养殖经验。像先辈们留下的关于如何与当地环境和谐共处,如何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辅助养殖等经验,都是宝贵的财富。

那么,在你看来,江苏滩涂文蛤养殖在应对敌害生物防控、利用绿植辅助养殖等方面,还有哪些可以改进和创新的地方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