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2个月订酒店,突然被取消!多地发文提醒

DV现场 2025-04-26 18:11:11
五一假期将至 酒店民宿毁约 再度成为热议话题 日前 “提前两个月订酒店五一住不了” 的话题 冲上热搜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记者留意到,近日,南京、苏州、天水、汕头、海口、徐州、鞍山、乐山、山西等多地监管部门发文告诫酒店、民宿经营者规范“五一”节日期间市场价格行为,严格履行预订承诺,不得以任何不正当理由对已生效订单擅自毁约提价,侵害消费者权益,否则一经发现将依法予以严肃查处。 多地发文打击住宿行业毁约提价 据悉,今年2月,有用户通过旅游平台预订五一假期位于贵阳的一家城市便捷酒店门店,所有行程都定好了,结果4月21日收到平台电话告知酒店无法接待,重新预订发现该酒店以及周边的住宿都涨到了500多元/晚,相当于自己当初预订价格的四倍。事后,平台方表示已为消费者垫付了赔偿金,并协助消费者预订其他酒店。 此类案例临近假期尤为高发,涉及多家主流预订平台。例如,有用户反映称,2个月前于旅游平台预订了酒店,三晚合计656元,4月20日下午突然收到平台通知“满房取消订单”,并被告知可选择其他酒店并最高补偿68元。然而用户发现当时其他酒店价格已翻3倍左右,且无法找到同样近距离、同规格酒店,造成个人重大损失。事后,该用户向平台要求三倍赔偿被拒。在帖文下,有多位用户回复自己遭遇相似情况。 南京市市场监管局4月24日披露了一起类似案例:2025年2月,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管局夫子庙景区分局接消费者投诉,反映其前期通过某网络平台以264元的价格在夫子庙景区周边某宾馆预订了一间“温馨家庭房”,但当消费者如期前往宾馆前台办理入住手续时,商家以春节客房价格上涨、未及时调价为由,临时要求消费者加价200元,否则不予办理入住。 据悉,经查,该宾馆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价格承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和《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第十九条第五项的规定。执法人员依法责令该宾馆立即整改,按程序立案调查,并对其违法行为做出行政处罚。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郑重提醒全市广大宾馆酒店经营者,严格履行预订承诺,不得以任何不正当理由毁约提价侵害消费者权益。对于经营者不按规定明码标价、毁约提价、价格欺诈及其他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违法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将依法予以严肃查处。 4月25日,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文强调:酒店、民宿、网络平台经营者要标明各类收费标准,不得缩短住宿时间、变相提高房价,不得对预订客房任意加价销售,不得对已生效订单擅自毁约、加价销售,严禁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价格承诺,欺诈消费者。对价格欺诈行为,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4月23日发文称:酒店、民宿及网络平台经营者要规范客房价格定价行为,保持假日期间客房价格基本稳定。不得对预订客房任意加价销售,不得对已生效订单擅自毁约,加价销售给其他消费者,严禁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价格承诺欺诈消费者。 苏州市 也在针对五一期间市场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函中要求:各酒店、宾馆及住宿行业经营者应合理制定客房价格,不随意、任性大幅提高价格水平,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定,对于已确定价格或在第三方(电商)平台等渠道预订房间订单生效的情况下,应当依法履行价格承诺,不得单方面毁约,或者擅自提高价格。 假期时段酒店民宿毁约明显增加 此前有媒体报道,2023年五一假期,多地酒店民宿出现“报复式涨价”,“五一民宿现涨价毁约潮”屡屡冲上热搜成为热门话题。类似案例多体现为消费者提前预订房间后,临期被告知无法入住,而商家往往表示没有收到这个订单;或声称没房/房间设施故障、要求取消订单;或提出接受涨价方可入住。 有法律界人士指出,预订订单一经付款并被酒店确认订单后,酒店与消费者就已经达成了酒店预订合同。此时,酒店再取消订单或临时要求涨价的行为,就属于违约。多位消费者质疑,既然显示预订成功,商家就应该按照订单履约,如果有特殊情况,最起码应提前预留足够时间与客人沟通协商,方便对方及时更换酒店,而不是等客人办理入住时再说无房。否则以后谁还敢提前预订? 为何酒店民宿一临近假期就迎来“毁约潮”?有业内人士解释称:酒店到店无房,一种是出于临时不可控的客观因素,真的没有房,可能酒店确实在装修、房间设施损坏等。另一种是商家主观原因,比如可能想根据行情欲临时调价,把之前的价格调高好几倍,再以满房为由,把原来以低价预订的订单取消,“这样即便要赔偿,他还可以好几倍的价格再卖出去,一样是赚的。” 记者从某旅行平台从业人士处了解到,一般遇到假期或者大型演唱会、赛事等热门时段前夕,这类推翻订单的违约率会明显上扬。针对此类情况,平台也在持续开展治理,一方面持续向酒店宣导,一方面会对违约商户进行警告、限流、下架等处罚措施。如果发生订单被推翻的情况,平台会根据客人意愿安排客人入住原酒店其他房型、附近同等级别或更高级别酒店房型,并承担差价。根据不同平台的规则,一般差价金额最高为首晚房费的1-3倍。建议消费者遇到此类问题可以先跟酒店协商解决,若酒店方拒绝履行,则请求平台介入。 来源:南方都市报,如有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往期精选

热门视频推荐

0 阅读: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