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或迎近四年最重要一次风格切换:公募瞄准新方向
2025年,A股市场风云变幻,个股波动加剧,市场风格出现了显著的转向迹象。资金更加聚焦于业绩稳定或盈利边际改善的方向,而科技板块则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回调。这一市场风格的切换,不仅体现在个股和板块的表现上,更在资金流动方向、公募基金布局以及市场预期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市场风格显著切换,低估值板块受追捧
近期,A股市场在上行突破年内新高后,出现了明显的震荡。市场风格再度来到变盘的关键时点,申万风格指数数据显示,低市净率指数成为近5日唯一上涨的指数,表现靠前的还有低市盈率指数、绩优股指数等。相反,亏损股指数、高市盈率指数近5日跌幅居前。

这一市场风格的转向在3月25日的行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当天,低市净率、低市盈率、绩优股等指数均实现上涨,而亏损股、高市净率、高市盈率指数单日跌幅均超过1%。更为极致的是A股微盘股指数以及恒生科技指数的调整。截至3月25日,Wind微盘股指数在3月20日创下历史新高后,已经连续3日出现大幅回调;恒生科技指数近5个交易日跌幅则接近10%。
财通基金分析指出,开年以来,金融市场风险偏好显著上行,但风险偏好之后,基本面的承接较为关键。3月中下旬之后,市场应更加聚焦业绩稳定或边际改善、自由现金流持续改善的板块和标的。尤其需要关注消费政策是否会超预期,以及消费板块的自由现金流改善的趋势。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业绩披露期,消费板块相对值得关注。
市场风格的切换在资金流动方向上同样显著。华安基金指出,从资金行业流向来看,以龙头银行为代表的港股红利板块受到资金追捧。近一个月南向资金流入港股金融业超370亿港元,仅次于恒生科技相关板块。保险等机构资金较为青睐港股的高股息板块,一方面是因为港股的股息率整体高于A股,同一公司的H股股息率往往高于其A股;另一方面,在非标资产到期和利率下行的资产荒大背景下,高股息策略的性价比尤为凸显。
公募基金布局自由现金流主题ETF
公募基金带来的增量资金有望继续支撑市场风格的切换。第二批自由现金流主题ETF,如华宝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银华国证自由现金流ETF、易方达国证自由现金流ETF等,已于3月24日起发售。这些ETF有望在4月初上市交易,为自由现金流相关指数成份股带来增量资金。
自由现金流主题ETF具有盈利质量高、潜在股东回报高、估值低等优质特性。它们拥有更强的穿越周期的能力和股东回报潜力,与A股低市净率、低市盈率、绩优股的市场风格较为吻合。此外,另有公募基金上报的20余只自由现金流主题产品正处于审批流程中。如若这些基金获批,将有助于为A股低估值风格板块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公募基金的这一布局策略,反映了市场对未来市场风格的预期。随着市场风格的切换,低估值板块有望受到更多资金的追捧,而自由现金流作为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将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要方向。

低估值主题基金业绩加速反弹
开年以来,A股、港股掀起科技旋风,港股科技股、A股机器人以及AI等指数大幅上涨。然而,公用事业、资源、地产和消费等板块却跌幅居前,年内表现处于亏损状态。这一反差在基金业绩层面得到了充分体现,科技主题基金和低估值主题基金的业绩出现了大涨和亏损的分化。
如港股科技50ETF等年内涨幅超过30%,不少机器人主题基金年内涨幅甚至超过50%。相反,能源ETF、煤炭ETF、国企ETF、公用事业ETF等基金年内处于业绩亏损状态。然而,近期市场风格的切换使得这一局面发生了逆转。
摩根士丹利基金分析指出,历史上4月份基本面因素对市场影响较为明显,此次可能也不例外。但更多是结构性的,对一些主题炒作的中小品种影响更大。投资者对顺周期品种的预期较低,对一些中大市值的价值品种影响不大。从指数角度来看,市场的调整空间也不大。对于市场风格而言,短期会偏向价值,同时部分受益于宏观经济政策发力的方向及顺周期品种也存在较好的机会。
具体表现来看,科技主题基金和低估值主题基金的短期业绩出现了反转。如绿色电力ETF、公用事业ETF、煤炭ETF近5日均实现上涨,而大数据ETF、港股科技30ETF、信息安全ETF等近5日均实现下跌。这一反转趋势表明,市场风格正在从高估值的科技板块转向低估值的板块。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资源类、消费类、红利等主题基金近期涨幅加速,率先开启反弹。如工银消费服务基金近1月涨幅超过13%,景顺长城周期优选近1月涨幅超过12%,年内收益从亏损实现盈利。重仓了资源股、消费股的南方发展机遇一年持有基金最新净值甚至刷新了2022年3月成立以来新高。中欧红利优享基金、安信红利精选基金、中泰红利一年持有基金等近期净值也均创下了成立以来新高。
A股或迎近四年最重要一次风格切换
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博时基金指出,A股方面,短期指数达到相对高位,叠加对等关税引发市场担忧,近一周指数有所回调。但考虑到1-2月经济数据整体稳定,且政策仍呵护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预计下跌空间或有限。关税担忧落地后,指数有望再度上行。红利资产短期受益于风险偏好的小幅回落。

中信策略则更为乐观地指出,年内还有两个关键时点值得关注。一是4月初外部风险落地后带来的交易性机会,二是年中中美经济和政策周期同频后带来的配置性机会。预计二季度美国经济走弱叠加关税压力加大,可能会催生2013年以来中国出现的第四轮总量经济刺激。同时,美国也会推动减税以及降息。在此之后,预计中美经济和政策周期将迎来2021年后的首次同步共振上行。这有利于打开内需叙事的向上空间,解除中国核心资产的估值压制。并且,随着更多传统核心资产走出业绩拐点,市场将迎来2021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风格切换。
华安基金也认为,国内降息周期下的低利率环境、经济弱复苏的背景均利好红利策略。市值管理指挥棒下,央国企的分红意愿和能力均较强。港股通央企红利的股息率优势显著,配置价值较高。因此,在市场风格切换的背景下,红利策略有望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要方向。
长城基金汪立则分析指出,在市场高低切的背景下,前期涨幅偏弱的板块都有一定程度的补涨需求,如红利、券商等板块。在刺激政策仍在的背景下,可适当关注消费板块,但并不建议追高。同时,也可关注带有较强基本面修复的顺周期品种,如有色金属等。进入4月财报季,这些品种仍有较强催动。此外,限产行业政策的推进可能阶段性带来钢铁板块等行业做多的机会。
综上所述,A股市场风格正在发生显著切换,从高估值的科技板块转向低估值的板块。这一切换不仅体现在个股和板块的表现上,更在资金流动方向、公募基金布局以及市场预期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随着市场风格的切换,低估值板块有望受到更多资金的追捧。而自由现金流作为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将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要方向。同时,投资者也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以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和应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