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航班的数量,在2023年以后迟迟不能全面恢复到疫情前规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坚持制裁俄罗斯,“航司不飞越俄罗斯领空”所导致。而在最新的消息里,拜登政府透露,中美之间的航班将在10月份达到每周24班。
这一消息的幕后,则是美国选择了让步,中国航空公司的执飞航班,只需要在中美往返航班上,避免飞越俄罗斯领空。而其他执飞的航班不需要遵守这一规定。

那么为什么美国会在喧嚣尘上的“中美竞争”,乃至于一度宣称要“中美脱钩”的语境里,忽然选择让步,以至于白宫都为“中美航班数量翻倍”而感到兴奋呢?
阿球注意到,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选年逼近,拜登政府面临经济政绩的压力所导致。
在2020年,拜登当选之后,民主党通过“纾困法案”“基建法案”等大量法案为名,向美国人民“直升机洒钱”,这在带来短期的“回馈选民”的民意提振效果之后,民主党和拜登政府则迅速陷入了“史诗通胀”带来的民意危机之中。

在经过三年的“拜登经济学”调理之后,美国如今仍未走出“史诗通胀”的阴影。
美国劳工统计局周四报告称,7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较去年同期上涨3.2%。这虽然在过去两年多以来,仍然算是一个比较低位的数值,只比今年6月份3%的通胀率有所增加。

但问题在于,上个月(6月)美国虽然迎来了史诗通胀以来的最低同比数据,可去年6月份却是美国四十年来通胀率的最高点,高达9.1%!
也就是说,美国如今的物价,仍然处在历史高位上。这也导致,虽然美联储短期内还会按兵不动,可从中期来看,联储利率仍然可能会处上升区间。

可如今的联储利率,已经上调至5.25%以上,为22年来的最高水平。
在通胀趋缓,可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仍然遥遥无期之外。
更让拜登政府和民主党感到忧虑的是,为此带来的经济增速放缓。
今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增速仅为2%,而第二季度由于联储加息放缓,不再高歌猛进,“猛药治胀”,美国GDP增速来到了2.4。

这一数据,虽然让美国经济学家和全球投资者们大跌眼镜——因为在预期之中,美国应该在史诗通胀和联储加息的“双料猛锤”下,陷入经济衰退,可实际经济情况,却是不衰反增,这自然令资本市场感到兴奋。
资本市场感到兴奋,是因为这些人群的收入和储蓄,不会因为美国经济的增长和衰退,而影响到生活品质。
可对于普通美国人而言,在物价飞涨之下,薪水却原地踏步,却同样日子难过——虽然如果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国失业率会上升,而工薪阶层的薪水则会下降。

但无论是“失业和降薪”,还是“虽然工作和工资不变,可物价上涨”。
无论哪一种,对于普通美国人来说,也只是被砍一刀,还是被砍几刀的区别。
生活,肯定没有特朗普执政的时代好过。
美国人生活不容易,反应到政治上,就是拜登和民主党的民调支持率下跌和选举失利。
在中期选举里,民主党险些丧失两院的多数派地位。而就算得益于民主党在2020年后的“票仓布局”,通过新增的年轻选民、拉拢边缘人群(无家可归者、犯罪者及其家属),勉强守住了参议院。

对于民主党高层来说,应该是不想要再经历一次这样的“千钧一发”的局面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昔日众院议长佩洛西,因为背负起来“众院失守”的责任,她不仅丢了议长的宝座,还连众院民主党领袖的地位也没守住,甚至就连选区内都出现了“党内尊敬友好的竞争者”。
而拜登的最新民调,也显示已经跌至40%。

正是因为面对经济不景气,民意低迷,大选年又已经迫在眉睫。所以,美国急需要经济复苏。而跟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积极合作”,无疑是美国最好的一个选择。基于此,那么恢复航班数量,就是必不可少的。
毕竟,只有先有了交流,才能进一步了解,方能有更多的经贸合作,双方才能为两国和世界,产生更多的经济红利。
利民利国利世界,经济发展才是正途。
最后,在疫情前的2019年,中美航班的每周数量,高达超过150个往返航班,而彼时也是全球经济最为鼎盛的时刻。
希望那样的繁荣盛景,早日复现吧!
- END -
记得转、评、赞!
本文为 真实星球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