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西汉未央宫,乃太后居所,未央宫其名取自于《诗经》: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
而此时,两个人却在众目睽睽之下,在未央宫内上演唇枪舌战。
相争着两位正是大汉王朝的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两人为何相争,说来话长。
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其人颇为正直,且有才干,敢于直言进谏。
汉景帝曾召集一众人等开宴会,参会的人都是自家亲戚。
梁王刘武是汉景帝的亲弟弟,所以两人很高兴,觥筹交错,汉景帝喝得有点高,对梁王说:等我百年之后,就将皇位传给你。
这句话一出,非同小可,国君之位,岂可儿戏。
窦婴立马站出来说:天下是高祖打下的天下,帝位应当父子相传,这是汉朝立下的制度规定,陛下凭什么要擅自传给梁王!
这一句话,让汉景帝的酒醒了三分。
更让窦太后和梁王对窦婴恨之入骨,因为窦太后特别喜欢自己的这个小儿子,一直想让他能够在景帝死后继位。
说实话,皇位继承如此敏感的政治事件,其他人都是唯恐避之不及,窦婴却主动往上碰。
再说了,你窦婴是窦家人,窦家的天就是窦太后。你有今天,还不是靠窦太后,得罪了窦太后,你窦婴能讨到什么好。
果然,窦太后怒了,开除了窦婴进出宫门的名籍,再也不准许他进宫朝见。
02
窦婴这下彻底凉凉了,就只有在家闲赋。
可命运偏偏要往他身上靠。刘邦当年封的刘姓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甚至已经影响到中央政权,最终爆发了七王之乱。
面对气势汹汹的叛军,汉景帝手边缺将才,又想起了窦婴,把他召进了宫,让他带兵去平叛。
窦婴坚辞不就,但皇帝喊你办事,哪里由得你。
汉景帝赏了窦婴黄金千斤,让他出发平叛。
窦婴怎么平叛呢?他把黄金摆在走廊穿堂里,让下属们自行取用。拿了钱,将领们守城自然更卖力,窦婴守在荥阳硬是没有让叛军突破。
七国之乱的平定让窦婴的声望如日中天,汉景帝封其为魏其候,与周亚夫平起平坐。
03
窦婴这么厉害,汉景帝当然要好好用这个人才,刚好立了自己的长子刘荣为太子,所以把自己的太子交给窦婴,任命其为太子太傅。
刘荣当上太子之后,长公主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荣。窦太后一共生了两子一女,女就是长公主,她是汉景帝和梁王的亲姐姐,其地位自然不低。但刘荣的母亲栗姬却拒绝了长公主,因为长公主经常给汉景帝送美女,让栗姬很不高兴。
很显然,栗姬是个政治上的大笨蛋。
长公主碰了一鼻子灰,一生富贵的她哪里吃过这种亏,就把女儿嫁给了王美人的儿子刘彻。长公主自然是要把刘彻推上太子之位的,那样自己的女儿才能登上皇后的位置。
在长公主等人的努力下,刘荣的太子之位被废,作为太子老师的窦婴不干了,他当然明白太子被废是被陷害,屡次向汉景帝据理力争,但都没有结果。
荣被贬为临江王,心灰意冷的窦婴竟然隐居起来。后有人劝他,你是有才,但你和皇帝生气,能有好果子吃?
窦婴才又回到朝廷继续任职。
到了这里,窦婴这个人的性格我们也基本看出来了,其人重感情,讲原则,而且还自视甚高。
而正是他这样的性格,为他带了麻烦。
04
此时的窦婴作为窦家最有能力的人,又有平定七国之乱的功劳,所以地位显赫。田蚡当时还只是一个郎官,常常往窦婴家跑,那是十分恭敬,不知情的人还以为田岎是窦婴的晚辈子侄。
田岎是王太后同母异父的弟弟,也就是汉武帝的舅舅。
但风水轮流转。
窦太后去世之后,窦家失去了靠山,田岎靠着王太后,开始显贵起来,做上了丞相。
那些以前依附窦婴的人,都跑去巴结田岎,窦婴失势。
而唯独有一个人依旧对窦婴忠心耿耿,此人就是灌夫。
灌夫原本是一地方豪强,有钱,又养了一帮人。七国之乱时,灌夫自行组了一支队伍参加了平叛,后被任命为淮阳太守,但因为犯法,所以最终被贬为平民。
灌夫家中职累的资产有几千万,每天的食客少则几十,多则近百。为了在田园中修筑堤塘,灌溉农田,他的宗族和宾客扩张权势,垄断利益,在颍川一带横行霸道。颍川的儿童于是作歌唱道:“颍水清清,灌氏安宁;颍水浑浊,灌氏灭族。”
05
按理说,窦婴是不会与这样的人搅到一起。因为灌夫作为地方豪强,身上肯定不干净,没少做些伤天害理的事。
但此时灌夫为窦婴鸣不平,窦婴自然和其走得近,两人都是落魄失意,惺惺相惜之下,关系逐渐升温。
而有次,田岎想要占窦婴的田。很显然,这是田岎在试探窦婴,看窦婴是否认输。然而窦婴不肯让田,灌夫自然也很气愤,这件事惹恼了田岎。
矛盾的真正的爆发点来自于田岎的婚宴。
王太后令百官都前去庆贺,宴会之上,官员们对田岎百般讨好,却把窦婴晾到一边。
这其实很正常,田岎现在才是大红人啊!
酒喝到差不多时,田蚡起身敬酒,在坐的宾客都离开席位,伏在地上,表示不敢当。到了窦婴起身为大家敬酒祝寿,只有那些窦婴的老朋友离开了席位,其余半数的人照常坐在那里,只是稍微欠了欠上身。
这一幕,让灌夫不高兴了。
灌夫依次敬酒,敬到田蚡的时候,田蚡照常坐在那里,只稍欠了一下上身说:“不能喝满杯。”
灌夫心中已经有了火气,但毕竟人家是丞相,自己现在不过一布衣,也只好忍下了这口气。
灌夫敬酒到临汝侯灌贤,灌贤正在跟程不识附耳说话,又不离开席位。这两人都是田蚡的亲信,灌夫没有地方发泄怒气,便骂灌贤说:平时诋毁程不识不值一钱,今天长辈给你敬酒祝寿,你却学女孩子一样在那儿同程不识咬耳说话!
田蚡见起了争执,就对灌夫说:“程将军和李将军都是东西两官的卫尉,现在当众侮辱程将军,你难道不给尊敬的李将军留有余地吗?”
灌夫气昏了头,说:今天杀我的头,穿我的胸,我都不在乎,还顾什么程将军、李将军!
宾客们见此剑拔弩张的场景,便借口起身上厕所,纷纷离去。
窦婴见状也离去,挥手示意让灌夫赶紧跟着自己出去,想赶紧带他离开。
但田蚡哪里会忍下这口气,命令府上扣留灌夫。田蚡的门客籍福起身替灌夫道了歉,并按着灌夫的脖子让他道歉。灌夫越发火了,不肯道歉。
事情到此,已经闹大了。
我们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灌夫表面上看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实际上就是一个没有政治头脑的莽汉。
06
作为窦婴来讲,这个时候,有两个选择:一是主动出面救灌夫,这很有可能会把自己搭进去;一是置之不理,明哲保身。
窦婴左思右想,还是决定救灌夫,不救,过不了自己心里这一关。
这就是窦婴。
人其实就是这样,重大的决策往往都为自己的性格所左右。
跟太后的弟弟,皇帝的舅舅,当朝丞相作对,谁都知道这其中的风险有多大。窦婴的夫人苦苦劝阻,让他不要趟这浑水,窦婴不听。
要救灌夫,只有一个人可以,那就是汉武帝,窦婴把这件事闹到了汉武帝那里。
汉武帝觉得窦婴和田岎都是外戚,说白了,你们都是外戚,那你们就当众辩论,以辨是非。
窦婴和田岎的矛盾最终在辩论上全面爆发了。
窦婴首先发难,指责田岎生活腐化。
田岎哈哈一笑说:是啊,我是爱好音乐、狗马和田宅。我所喜欢的不过是歌伎艺人、巧匠这一些人。这说明现在天下太平,日子好了嘛。
田蚡又说:倒是魏其侯和灌夫,招集天下的豪杰壮士,不分日夜谋划,对朝廷的不满,不是抬头观天象,就是低头在地上画,窥测于东、西两宫之间。我倒不明白魏其侯他们到底要做些什么?
田岎这句话厉害啊,直接把矛头指向窦婴和灌夫意图不轨。
两位外戚辩论,朝里的一些大臣也不敢发表意见,汉武帝让御史大夫韩安国发言,韩安国多贼的一个人啊!说了一大堆废话,来了个中立。
庭辩谁对谁错,汉武帝一时间也无法定夺。这也确实为难汉武帝,确实不好办。
而王太后此时生气了,不吃饭,给汉武帝施加压力。
此时,负责去调查的人回来报告,灌夫平日的一些不法行为也被抖了出了来。与窦婴在朝堂上为灌夫做辩护的发言不符,就这样,窦婴被下狱。
07
应该来讲,窦婴此时还没有到被杀的地步,其虽然为包庇灌夫对汉武帝说了假话,但汉武帝未必会杀他。
说白了,到时候上一个认罪书,向汉武帝求情,其他的不说,汉武帝看在已故窦太后的份上,也会留他一条命。
但窦婴又出了一个昏招。
汉景帝去世前,曾给过窦婴一个密诏,上面写着曰: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
窦婴见自己也身陷牢狱之中,赶紧让人把密诏拿给汉武帝,意图让汉武帝放自己出去。
当时的诏书,都是一式两份,一份在接收诏书的人手里,一份留在宫里,以备查验。
这封密诏呈送汉武帝之后,可是在宫内查找保管的档案时,却没有找到景帝临终的这份遗诏。
窦婴这下完蛋了,伪造先帝遗诏,这当然是必死无疑!
窦婴会自己伪造先帝遗诏吗?他又不是傻子,这样做不是找死吗?很显然,存在宫中的那份遗诏被人偷走了。这个人是谁?最大的可能是王太后,她可以做得到。
汉武帝当然明白其中是怎么回事,但他可不可能站出来救窦婴?当然不会。你窦婴手里有密诏却不告诉朕,居心何在?朕若承认了这封密诏,你窦婴拿着“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的遗诏不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吗?
甚至,这封密诏在宫中的存档是在汉武帝授意下不翼而飞的。
这里还有一个疑问,汉景帝为何会给窦婴密诏?还不是因为窦婴为人正直,敢说真话!
元光四年(前131年)冬天,灌夫和他的家属全部被处决了,不久,窦婴亦被斩首示众。
08
我们回过头总结窦婴,其人确实有能力,也颇为正直,但他忘记了自己能够封侯拜相,最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因为窦太后这棵大树。窦漪房,一个影响西汉三朝的人物,堪比吕后的人物。当窦太后去世后,一棵大树倒了,就会有新的大树长出来。窦婴的靠山就已经倒了,就应该识趣的退出权力中枢,明哲保身。但他却患得患失,更重要的是,他竟然与灌夫成为知己。这个灌夫身上背了多少债!而这个灌夫最终惹祸,以至把窦婴拖入万劫不复之地。很多看上去为你两肋插刀的人,实际上是插了你两刀。人应当熟知自己的能力,正视自己的处境,认清靠近自己的人。犹如天上的月亮一样,盈时饱满,亏时隐藏,而当有更强的日光出现的时,就识趣的让自己消失不见。
正直,善良,心软,心不黑的人不适合玩政治,[笑着哭]
喜欢崇拜玩政治的人,这种人根本没出息。
从结局来看还得学韩安国[得瑟]
汉唐时民风还是很强悍的,看不惯长公主和田蚡作风的远不止栗姬和窦婴,阿娇幽禁至死,田氏交出所有资产装疯卖傻了却残生,或许比直接一刀难受得多。
政治,就是分利益!
政治是玩的?一会你就被抓了。
慈不掌兵,兵不厌诈!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