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茵茵花开艳,金陵春色美如画。
天气晴好的三月天,南京人一半去赏花,一半去摘野菜。今年摘野菜之风行,随着八零后,九零后大军的加入,俨然已成了南京城的一道另类风景线。
网上组团打野声此起彼伏,我看到有个叫围裙妈妈的网友发了个帖子,说她认识几种野菜,问有没有一起打野的,评论区简直是一呼百应啊,纷纷求带打野群。




南京挖野菜的品类早已从七头一脑延伸到几十种。说句玩笑话,就是猪吃的我们都吃,猪不吃的我们也吃。
南京人吃野菜堪比云南人吃菌子,就像云南人从来不说菌子不对,只怪自己没烧熟。南京人从来不说野菜不好,只怪自己认错了没挖对。
我有时候想,这天南海北两个地方的人在打野这个事情上怎么会有点像呢?想当初朱元璋把那么多南京官民迁到云南,这两拨爱打野的人群该不会是同一个祖宗吧。
细数南京人认可的野菜品种,没数到的友友们来补充:
马兰头、枸杞头、荠菜、苜蓿头(母鸡头)、香椿头、豌豆苗、菊花脑、马齿苋、蒲公英、蕨菜、折耳根、野芦蒿,野芹菜,野蒜,野葱,山芋藤、南瓜藤……
我找了些图片,供友友们摘菜的时候参考,现在能认清野菜的朋友,就是打野群的宝贝儿。
















去哪儿挖呢?幸亏我们南京这边不像苏南那么平,四周都有山,还有浩瀚长江穿城而过,给了我们不少挖野菜的好地方。友友们看过来:
1、八卦洲,各种野菜聚集地,江边尤其多,可以开车过去,也可以乘坐公交,燕子矶轮渡下去后往左边走再往江边走,沿着环洲路,有各种野菜,灯塔附近野芹菜多。
2、江心洲,洲头公园,环岛西路向南走,马兰头野芹菜多。
3、桥北明发滨江新城至北外滩水城,往江边湿地走,有马兰头,野芹菜等。
4、幕府山,找一找,山上有很多野蒜野葱的。
5、紫金山,灵谷寺西路树林里有野葱,山脚下草丛里,山腰小路林子里有野菜。
6、方山,定林寺左边竹林里,有野菜。
7、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带,吴家大洼左侧小路边,有荠菜和蕨菜,向老母猪沟走也有野菜。
8、栖霞山,小漓江生态湿地附近有多种野菜。
9、三号线地铁林场站下,那边有很多蒲公英。
10、燕子矶滨江公园西边有苜蓿头。
请注意:上山挖野菜要结伴,不要进入大山深处,担心有蛇或者野猪之类野生动物。也不要深入江边,小心蜱虫血吸虫之类。
挖野菜,最好的时节就是清明前,一方面菜嫰,一方面虫子、蛇还没醒。
以下是deepseek对中国常见野菜的食用及药用价值的整理,内容综合了传统饮食文化和中医药理论,使用时需注意正确辨识植物并遵循适量原则:
一、春季野菜类
1. 马兰头
- 食用:凉拌(香干马兰头)、清炒、做汤,含维生素C/β-胡萝卜素
- 药用:《本草纲目》载清热解毒,现代研究显示其黄酮类成分有抗氧化作用
2. 荠菜
- 食用:饺子馅、荠菜豆腐羹,钙含量超牛奶(294mg/100g)
- 药用:传统用于明目止血,含胆碱成分辅助降血压
3. 枸杞头
- 食用:枸杞叶猪肝汤、清炒,含甜菜碱
- 药用:《食疗本草》载清肝明目,现代用于辅助降血糖
### 二、特色风味类
4. 香椿头
- 食用:香椿炒蛋(需焯水),含维生素E(56mg/100g)
- 注意:亚硝酸盐含量较高,建议沸水焯烫30秒
5. 折耳根(鱼腥草)
- 食用:云贵地区凉拌,含鱼腥草素
- 药用:药理实验显示抗菌作用,但现代研究提示马兜铃酸争议
### 三、药食同源类
6.蒲公英
- 食用:嫩叶沙拉,含菊粉
- 药用:《中国药典》收录,三萜类成分有利胆作用
7. 马齿苋
- 食用:凉拌(蒜蓉),ω-3含量达0.4g/100g
- 药用:多糖成分显示免疫调节作用,脾胃虚寒者慎食
四、藤本类
8. 南瓜藤
- 食用:取嫩尖清炒,膳食纤维含量3.9g/100g
- 药用:传统用于胃热呕吐,含葫芦素需适量
五、注意事项
1. 安全处理:蕨菜需多次换水焯煮(降低原蕨苷含量)
2. 过敏测试:菊花脑等菊科植物可能引发花粉过敏
3. 采收时节:野蒜(薤白)宜在春季鳞茎饱满时采收
4. 配伍禁忌:服用华法林者慎食芦蒿(含维生素K)
现代营养学检测显示,多数野菜维生素C含量是家常蔬菜的2-3倍,但草酸/生物碱等成分可能影响矿物质吸收,建议焯水后食用。药用价值方面,建议咨询中医师,避免自行用药。
(注:营养成分数据来源于《中国食物成分表》,药用成分参考《中华本草》及近年药理研究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