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生海外建立首个共和国,面积45万平方公里,它是如何消失的

西风爱娱乐 2024-11-19 11:17:47

如今的亚洲47个国家当中,只有五个国家叫做共和国,非别是“中国、越南、朝鲜、老挝以及蒙古。”

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几百年前就已经有一个共和国诞生了,而创建这个国家的人,还是一名来自于中国的落魄书生!

时过境迁,兰芬共和国的故事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而兰芬共和国就像一个被掩埋的宝藏,只有少数历史爱好者才会费力挖掘。

兰芬共和国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它又是如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呢?

从书生到“国王”

从一个落榜的书生,到一个国家的创始人,这放到现在几乎是穿越小说才会发生的事情,而中国历史上也只有朱元璋一个人做到了这样的逆袭,可出身平凡的罗芳伯,也同样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罗芳伯是广东梅州客家人,自幼习文练武,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也不为过,可惜不知罗芳伯是不是生不逢时屡次乡试都会落榜。

家境贫寒父母年龄又大了,罗芳伯不能一直窝在家中备考,所以他对仕途彻底绝望。

1772年,34岁的罗芳伯做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相当惊人的决定“下南洋”!

与其在家乡受苦受难,不如去海外闯荡一番,或许还能开辟一片新天地,他漂洋过海来到婆罗洲(今印度尼西亚西部加里曼丹岛)后,罗芳伯的开挂人生才真正开始。

刚来这儿,罗芳伯只能靠在矿场和农田打零工,日子过得紧巴巴,后来,凭借着肚子里的墨水,罗芳伯当起了私塾先生,教当地华人子弟读书。

这段时间,罗芳伯敏锐地观察到当地华人的艰难处境,他们从事着最辛苦的工作,拿着最低的工资,还要忍受土著居民的欺压和抢劫,简直活得像最低等级的人。

罗芳伯这才明白,要是没本事,就只能任人拿捏,而罗芳伯可不是什么“圣母”,但他知道,要想改变现状,必须先团结起来。

于是,罗芳伯联合志同道合中国人成立了“兰芳会”,起初这更像是一个帮派组织,主要维护当地华人的利益,打击欺压华人的势力。

随着“兰芳会”越做越大,慢慢在不少街道和商会站稳了脚跟,也聚拢了不少资源和人脉,罗芳伯又投资创办了金矿企业,开始大规模吸纳华人劳工。

跟随国际潮流兰芳会改头换面,改名叫“兰芳公司”凭借着优厚的待遇和罗芳伯的个人魅力,“兰芳公司”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企业。

“兰芳公司”的成功让罗芳伯意识到,光有钱还不够,还得有权,婆罗洲是个多民族混居的地方,本地首领管不了这些新来的人,治安异常混乱。

罗芳伯看到了机会,他主动跟土著头领商量,建议成立一支华人组织,帮忙看好岛上的安全,土著首领一听正中下怀,因为当时的婆罗洲饱受荷兰与印度的欺压,于是头领立马就答应了。

在平乱的过程中,罗芳伯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才能,迅速赢得了岛上各族人民的尊重和拥戴,军队从最开始的几万人逐渐发展到了十几万人。

就连原来的土著首领也心甘情愿地割让了一部分土地,让罗芳伯来自治,据记载这块土地有数百里。

1777年,兰芳大统制共和国正式成立,定都东万律,罗芳伯成为国家首位首脑,自称“大唐总长”,当地人都亲切地叫他“坤甸王”。

罗芳伯推行依法治国、三权分立,并明确规定国家元首不得世袭,而是由现任元首推荐候选人,然后全民公投选举产生。

罗芳伯重视经济发展、鼓励全民劳动全民皆兵,让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种族、不同宗教的人们团结在一起,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

尴尬地位

兰芳共和国成立后,罗芳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使者回国觐见乾隆皇帝,希望清政府能承认兰芳共和国,并将西婆罗洲纳入大清版图。

罗芳伯此举,一方面是想获得清朝的庇护,另一方面也是想得到故土的认可,然而乾隆皇帝压根就看不上这个海外小国,更不愿意承认这帮“天朝弃民”。

罗芳伯的使节国书被乾隆帝随手扔进了垃圾桶,那趟出使之旅最终无果而终,尽管清朝没答应,罗芳伯可没打算就此罢手。

罗芳伯知道,西婆罗洲地处印尼,而荷兰人一直在虎视眈眈,为了吓唬荷兰的殖民者,他频繁派使者回朝进贡,声称兰芳共和国是大清国的一个小跟班,这招“狐假虎威”确实起到了一定效果。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