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网站发表了一篇《美国一些水是如何变得危险到不能饮用的》的文章。文章指出,在近期的调查结果中显示,美国的大量饮用水管道中含有有毒重金属——铅。据悉,全美目前有多达600万至1000万含铅的管道在为社区的物业供水,含铅管道尽管有着廉价、耐用、不漏水等优点,但因为含铅量过高,未来可能引发一场饮水环境的灾难。
同样的,水污染问题不止于此,在我国的多项调查中也发现,很多地区的供水管道存在年久失修、供水塔污染等问题,不仅存在重金属超标问题,在自来水中还发现滋生藻类、泥沙、铁锈、细菌、化学残余等。众多污染物中,有相当比例的有害物质经过加热也无法消灭,这对于长期饮用自来水且未采取相关过滤措施的居民来说,无疑是绑着一颗“定时炸弹”,随时摧毁健康防线。
逃避不如解决
随着健康观念的升级,很多人自然察觉到了自来水中的隐患,也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饮水安全。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大部分人还是选择“逃避”:既然自来水喝了不安全,那就不喝了,买桶装水、瓶装水。当然,这种“逃避”没有毛病,也是保障饮水健康的重要方式,就是成本有点高了。
而部分“居家达人”则早早看到了这一现状,开始不再“逃避”,转而从自来水本身入手去解决:即便部分地区的自来水含有有害物质,但如果能将这些有害物质筛除在外,不是一样能享受安全的饮水生活吗?事先这一设想的关键,就在于拥有能过滤水中有害物质的设备——净水器。
解决需要理想方案
净水器根据其不同的作用分为多个类型,过滤功能差别较大。如果只是为了满足安全饮水要求,则可以选择前置过滤器+纯水机的组合。可能有人要问:纯水机就足以产出直饮水,为什么还需要前置过滤器呢?这里就涉及一个“理想方案”的问题。
所谓净水理想方案,是在满足用户饮水用水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展现性价比。纯水机能产出直饮水,这没毛病,但如果单独安装,一般要求当地自来水水质较好;若存在供水管道污染等问题,则需要安装一个前置过滤器,一方面事先过滤较大的杂质,降低纯水机的过滤压力,一方面有效保护各类涉水家电,能大大延长使用寿命,短期内可能因为一个前置过滤器的钱心疼,但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物超所值。
同理,如果对家庭其他用水有较高的需求(例如洗涤、沐浴等),也可以根据净水器不同类型的功能合理搭配,使之功效最优,性价比最大化。这也是新时代节约理念的有力展现。
净水器的性价比
随着净水技术的提升和各类实用功能的优化、创新,净水器开始走向智能化、便捷化,相应的其价格也在不断提升。很多人潜意识里拒绝净水器,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被价格劝退。净水器的性价比真的如他们想象中的那么低吗?
我们先来谈谈桶装水、瓶装水的成本吧。按照正常饮水量加上日常冲泡,四口之家平均2天使用一桶18.9L的桶装水,价格按照每桶15元计算,一个月需要15桶水,价格225元,一年需要2700元。看着一桶挺便宜,实际一年下来的成本都赶上大半个净水器了。
那么净水器的成本如何?除了自身价格和换芯价格外,水费电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且可以提供的直饮水是源源不断且时刻保鲜的,不会有菌落、搬运、异味等烦恼。单独一年计算下来,净水器成本会比桶装水高,但一台净水器保养得好,使用5年甚至10年都可以!对比之下,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综上,在饮水隐患无处不在的当下,安装净水器是一种性价比高且能养生的饮水方式。或许短期内它达不到用户的期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收益将越来越高。生活是不断前进的,眼光也是不断进步,看得长远,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