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紧随时代潮流的新家电,净水器的兴起在迎合了大多数群众的健康理念的同时,也十分契合当下所崇尚的“高端生活”——健康、便捷、时尚、放眼未来。但随着净水商家增多,品牌林立,各式各样的假冒伪劣净水器充斥着整个市场。特别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宣传手段更进一步,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着了道,默默为自己的粗心大意买单……
关于净水器的虚假广告,近年来层出不穷,很多人在多次道听途说之下,竟然将其当成了“真理”。这就达到了无良商家的意图,只要你下意识接受了他们的理念,距离上当也就不远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净水器那些容易忽悠人的“漂亮话”。
漂亮话一:可直饮
抛去任何的性能测试指标不谈,最基本的直饮水标准就是纯净,矿物质含量等参数在健康面前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
那么市面上净水器大多数的宣传中都会给出直饮二字,并不是所有净水器的水都可以直饮的,RO反渗透渗透净水器可以满足直饮需求,但像超滤机过滤的水最好烧开以后再喝。
谎言二:八级过滤
市场上有很多净水器号称八级过滤,业内人士都知道所谓的八级无非就是PP棉、活性炭然后再PP棉再活性炭……反复使用,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多级过滤虽然其必要性,但是并没有越多越好。前级过滤一般的作用都是减轻RO/超滤膜的工作负担延长其使用寿命,后置过滤一般都是用于改善出水口感,不对出水水质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所以一旦宣传中出现八级过滤或以上效果更好等字样可以看做是夸张宣传。
谎言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净水器产品在国外市场早已得到普及,外国净水器生产方也积累了成熟的产品经验,我们的产品是原装进口…”这些宣传词似乎耳熟能详呢?
中国人对产品的认知方面,始终有“进口的就是好的”思想,国外净水器生产企业的确在净水器生产方面有深的技术积累。
但是外来的和尚在净水领域可并不一定真的会念经,国外的水质状况和国外并不同,很难用同一套标准判定。
谎言四:装上就可以一劳永逸
“我们的产品采用自清洗技术可以长久保持产品过滤效率,纯净水源净化只需要安装即可,免除您的后顾之忧。”
净水器是需要成本的,后期也需要维护,对于用户而言这点不少净水器生产方避而不谈。
因为与安全有关,所以净水器产品与传统家电在使用方面有如下两点明显区别,需要定期更换滤芯,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使用才会拥有标称效果。
滤芯属于消耗品,在进行一段时间过滤之后滤芯必须要进行更换,不管如何冲洗滤芯上始终会附着滤出杂质,所以一劳永逸的使用净水器产品本身就是个骗局。
我们在进行选购净水器的时候要明白3点:
1、功能概念并非越多越好
净水器只是通过不同的净化原理和工艺,对水质进行深度净化处理的小型水处理设备,让饮用水更安全。
并非像一些商家宣称那般,拥有高能永磁磁化复合滤芯,具有活化、矿化、弱碱化、离子化、抗氧化、负电位、抗菌、解毒等功能。
净水器净化后的水不可能具有保健功能,早在2005年,国家卫生部门就曾发文称:涉水产品不得宣称任何保健功能。
2、过滤级数并非越多越好
不少品牌的净水器将“多级过滤”作为卖点,其价格也随着过滤级数的增加水涨船高,活性炭、陶瓷、树脂、钛棒、KDF、PP棉、反渗透膜…某品牌净水器多达12级过滤,是不是过滤级数越多,净化效果越好?
滤芯固然是净水器最核心的技术体现,是决定过滤效果的关键,但净水器滤芯级数越多过滤效果越好的观点是不对的。
几级过滤意味着有几个滤芯,滤芯有不同材质和类型,如果采用简单的过滤材料,五、六个滤芯产生的过滤效果,还不如一个高性能的滤芯。
消费者在选购净水器时,主要看有没有这三道过滤:
1 第一道过滤,如PP棉,用以阻挡水中的铁锈、泥沙、虫卵等大颗粒物质;
2 第二道活性炭,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余氯、异味等;
3 第三道主滤芯,一般采用反渗透膜或超滤膜,这两种膜各有优势,应根据自家水质情况选择。
有了这三道过滤防线,饮水安全就没什么问题了。
3、净水产品并非越贵越好
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相信进口产品比国产好,殊不知进口净水器净化工艺比较简单,因为国外的自来水水质好,而我国的自来水水质较为复杂,靠单一的净水工艺不可能净化完全。一般来说,组合滤芯的家用净水器更适合中国水质。
净水器结构不同,净水效果就不同,价格自然也会不一样,消费者在选购净水器时应当选对的不选贵的。
要根据当地水源情况选购净水器的类型。在相同条件下,优先购买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若家庭的水质相对较好,水不存在明显的异色、异味现象,可以选择一台具有去除水中泥沙、铁锈、余氯、细菌的普通反渗透净水器即可。
若因住在郊区或高层住宅,水的二次污染比较严重,则可以考虑超滤膜+反渗透净水器。
若家中水垢现象明显,则说明需要对水进行软化处理,可以选择软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