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2月6日12时许,中国电影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57.76亿元票房超越《长津湖》,登顶影史票房冠军宝座。这部被观众称为《哪吒2》的作品仅用9天便刷新纪录,其强势表现引发业界对国产动画电影工业化体系的热议。

在刚刚落幕的春节档中,全国影院以95.3亿元总票房和1.87亿观影人次创下双项新高。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由成都团队主导制作的动画电影贡献了档期过半票房,其"成都智造"标签更成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

作为现象级作品《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年)的正统续作,《哪吒2》延续前作核心创作团队。影片紧接首部结局,讲述借助七色宝莲重塑肉身的哪吒与敖丙,在太乙真人指引下踏上全新征程。五年前,《哪吒1》以50亿票房验证国产动画市场潜力;五年后,续作在角色建模精度上提升400%,特效镜头数量较前作增长三倍。

多家数据机构已连续七次上调票房预测,最新模型显示该片最终票房有望突破85亿元关口。这种持续增长曲线在近年电影市场颇为罕见,侧面反映出口碑效应的长效发酵。

从《哪吒》系列到《长安三万里》,从《白蛇》三部曲到《姜子牙》《杨戬》等衍生作品,国产动画正形成独特的东方神话宇宙。据统计,2020-2025年间,国产动画电影市场份额从17%攀升至39%,制作成本回收周期缩短60%,标志着该类型片已进入良性发展轨道。随着更多优质IP的持续开发,中国动画电影的全球化叙事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