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惊天巨响,一艘10万吨级航母与商船猛烈相撞;西海岸烈火熊熊,价值过亿美元的电子战机坠毁。美军近期接连不断的负面事件,其混乱程度令人难以置信,堪比好莱坞灾难电影的剧情。美军近期事故频发,短短半个月内接连发生五起严重事件:F-35隐形战机坠毁,EA-18G电子战飞机坠海,航母与商船发生碰撞,甚至还有直升机撞击客机的惊险事故。这究竟是运气不好,还是强盛帝国即将衰落的预兆?
“杜鲁门”号航母在红海执行了50天的轰炸也门胡塞武装任务后,地中海发生的这起撞船事件,着实令人关注。这艘庞大的航空母舰,搭载着数十架战机和数千名官兵,在炮火连天的战区坚守了两个月,然而刚撤至地中海相对安全水域就遭遇了事故。十万吨航母居然被五万吨货船撞了,这技术,简直让老司机都汗颜。仔细想想这背后的原因,就更让人觉得蹊跷:2024年4月至今,美军在也门损失了3架“死神”无人机,年底自家导弹还误击了一架F/A-18舰载战斗机。最近两周全球各地接连发生难以解释的事件,从阿拉斯加到菲律宾,从华盛顿到日本,天上飞的飞机,海里航行的舰船都出现意外,令人联想起灾难电影里的情节。
归根结底,这就是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美国如今身兼数职:既要关注中东动荡,又要支援乌克兰,还要在南海频繁军事行动,最终把自己变成了疲于奔命的“世界警察”。美国海军目前可部署的航母仅剩三艘,均处于高强度运转状态。去年,“杜鲁门”号航母在红海执行完任务后,甚至都没来得及好好休整,就马不停蹄地奔赴地中海继续执行任务。长期处于导弹预警的巨大压力下,即使是意志再坚强的船员,也难以承受这种日复一日的煎熬。
美军装备的可靠性问题,由来已久,如同裹脚布一般,令人诟病且难以解决。“杜鲁门”号这次撞船事故,需要进坞大修,估计得修很久很久才能恢复。美国海军造船的窘境可见一斑:西海岸唯一具备航母维修能力的普吉特湾船厂,受制于潮汐,效率低下;“博伊西”号核潜艇更是搁浅码头9年之久,无人问津。向韩国求助修理军舰,这场景实在令人唏嘘,比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悲壮也不遑多让。八十年前,美国强大的造船实力令日本海军忌惮不已。二战时期,平均三天就有一艘军舰下水,一年能建造150艘航母的工业奇迹,如今却连本国的军舰都维护保养不力。
七家军用船厂撑起了全国的造船重任,这背后是制造业外迁的隐痛。二十年来,两万名技术工人流失,如今,老船工们仍在用着老技艺维护着新时代的核动力航母,这既是经验的传承,也是令人担忧的现实。美国海军去年财务审计结果令人震惊:1.9万亿美元的资产无法核实,这笔巨款足够建造200艘新型航母!这简直是莫大的讽刺。美军装备的状况堪忧,直接暴露了美国制造业的衰退:F-35战斗机训练中突发引擎故障,EA-18G电子战飞机甚至在飞行中坠海,“黑鹰”直升机也频现事故,连民航飞机都无法避免其风险。美国国防部如今看似富丽堂皇,实际上内部却存在许多陈旧过时的装备和系统,如同涂着鲜艳油漆的破旧汽车,表面光鲜,内里却锈迹斑斑。
美国军队如今面临两难困境:维护全球霸权需要在世界各地部署兵力,但部署范围越大,意外事件和摩擦就越多,这些事件暴露出的弱点反而会削弱其霸权地位。那次撞船事故,活生生展现了这个恶性循环的可怕之处。面对胡塞武装在红海的步步紧逼,美军虽然还能勉强支撑,但持续的紧张局势已让官兵身心疲惫不堪。地中海相对安全,舰队放松警惕后,连最基本的航路警戒都疏忽了。这种临战状态下精神高度紧张,平时却松懈怠慢的现状,就像学生考试前熬夜突击,考试时还能勉强坚持,考完试立刻放松休息一样。
更令人担忧的是飞行员队伍青黄不接,资深飞行员的飞行时间每年超过300小时,这意味着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工作8小时,连续飞行一个半月才能完成任务,工作强度极高。年轻人涌向硅谷追逐科技梦,导致去年海军招兵难,缺额竟达20%。南海坠毁的“超级空中国王350”侦察行动,暴露了美军过度依赖外包和合同工的现状。这些外包人员参与了美国军方在南海的敏感行动,此次事件凸显了这种模式潜在的风险。这些人根本不是正规军,他们就是被收买、为钱卖命的雇佣军。
美国霸权的虚弱,正通过这些混乱的局面暴露无遗。想当世界老大,可如今国力却有些捉襟见肘了。2023年,美国斥资8860亿美元用于国防,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其核潜艇的三分之一正等待维修,而先进的F-35战机生产线也频频停摆。美国国防部连续七年未能通过财务审计,甚至连购买螺丝钉这种小事,也要花费高达900美元,令人咋舌。这支部队的开销巨大,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特朗普指使马斯克审查国防部账目,这招看似精妙,可如果马斯克真的仔细查阅那些账本,恐怕会哭笑不得。巨额军费的投入,却换来后勤保障的严重不足,装备也陈旧落后,还四处树敌,激化矛盾。这种又想赢利又想保全的做法,如同孤注一掷的赌徒,为了翻本不断加码,最终却只会输得更惨。
归根结底,美国军队如今面临的困境,正是美国整体国力衰退的真实写照。工业衰退,实体经济被金融操控掏空,国际局势的长期干预也消耗了我们的战略资源。昔日不可一世的世界霸主,如今却面临着诸多挑战:航母与商船争夺航道,隐形战机难以胜过无人机,甚至连“保护费”都开始拖欠。这一切都预示着,它那霸权主义的统治正在走向终结。
美国军队的困境并非简单的运气不好就能解释,从频繁发生的船舶碰撞事故和飞机坠毁事件,到造船业的衰败以及全球军事部署捉襟见肘的局面,都显露出其深层次的危机。这种局面,是产业发展畸形的结果,是盲目扩张带来的苦果,也是强权逻辑最终走向衰败的体现。美元霸权的维持成本日益高昂,全球对其的依赖也在减弱。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美国或许需要重新审视其全球战略,考虑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发展模式。如今,单纯依靠航母和F-35这类高端装备来维持军事优势的时代,正逐渐被东风系列导弹和无人机集群的崛起所改变,一个全新的军事格局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