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湖南常德医学院家属院,陈思思的啼哭声打破了书卷气十足的家风。父亲是外科主任,母亲是舞蹈演员,这个结合了理性与艺术的家庭,却因女儿的选择掀起波澜。
7岁那年,陈思思偷偷报名少儿歌唱比赛,用一首《茉莉花》捧回金奖,父亲的手术刀终究没能剪断她的音乐基因。
1992年湖南师大音乐系考场,16岁的陈思思以专业第一的成绩震惊考官。这个总在解剖图谱下藏乐谱的少女,每日清晨在湘江边练声,江水混着《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旋律,成为她独有的青春记忆。
大学期间,她翻烂了彭丽媛的演出录像带,在宿舍模仿《父老乡亲》的转音技巧,被同学戏称“小彭丽媛”。
1996年深圳录音棚,陈思思正在录制首张专辑《情哥哥去南方》,一通急促电话将她拉回现实——父亲突发心梗离世。这个总说“唱歌不如拿手术刀实在”的男人,最终没能听到女儿在岭南歌坛掀起的新民族音乐风潮。
母亲因悲痛患上重度抑郁,陈思思开启“带着妈妈闯歌坛”的特殊生涯。1998年央视青歌赛后台,她把抗抑郁药混进润喉糖,看着母亲服下后才登台。一曲《锦绣年代》斩获银奖时,镜头捕捉到台下母亲久违的笑容,这对母女的身影成为当年最动人的非舞台表演。
2006年二炮文工团排练厅,陈思思与师鹏的合唱《共和国之恋》让总政领导拍案叫绝。这个比她小一岁的男高音,用三个月时间将传统红歌改编成交响民谣,新颖编曲正中陈思思的音乐革新理念。
两人在台湾巡演时遭遇台风,师鹏彻夜守护受惊的陈思思,爱情在《阿里山的姑娘》旋律中悄然萌芽。
2010年北京秘密婚礼,陈思思挺着孕肚完成国家大剧院专场演出。产后第三天,她在病房录制奥运歌曲《中国看见》,师鹏抱着新生儿当人肉谱架。
这种“疯狂”让医生咋舌,却成就了乐坛佳话——该曲成为首支在太空播放的中文歌曲。
2015年《芈月传》剧组,导演郑晓龙为片头曲愁眉不展。陈思思带着连夜创作的Demo直飞横店,将楚辞韵律融入电子乐,一曲《满月》惊呆创作团队。
录音时她特意采用气声唱法,模拟先秦巫祝的神秘感,这种突破性的演绎让原着作者蒋胜男感叹:“她唱活了芈月的魂。”
如今的陈思思更醉心公益,她在湘西山区创办“思思音乐教室”,亲自教授留守儿童唱家乡民谣。面对“冻龄女神”的赞誉,她笑着展示眼角细纹:“每道皱纹里都藏着我和女儿的睡前故事。”
从手术室外的叛逆少女到民歌改革者,从带着母亲征战的孝女到平衡事业家庭的完美女性,陈思思用48年光阴书写的不只是音乐传奇,更是一部中国新时代女性的成长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