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有一个80后的女作家,叫李三清,她写了一篇文章《爸爸,为什么我们这么辛苦,却还是很穷》?
这一篇获得网友高赞的文章,据网络爆料的数字,推荐量高达一个亿,收益足足有4万元。
好家伙,一篇文章的收益,相当于小县城一个编制内员工的全年工资,就是这么牛!
我确实相信,有好的文笔也可以致富,比如冯唐,比如唐家三少,还有这个李三清,2岁丧母,家境贫寒,家里兄弟姐妹三人,靠父亲打零工养活一家老小,有上学的机会完全是靠个人早慧,用成绩争取到了个人权益,父亲的原话,自己的能力只能供一个,谁学习最优秀谁读书。

文章的头一段超级精彩,著名的男演员王志文的精彩台词,现在在某音里被用到泛滥成灾,也是很多人对现实社会发自内心的感慨,对自己生活状态真实写照。

很多时候,我们穷尽一生,想要达到的高度,不过是别人的起点。
文章旁征博引,笔触辛辣老道,用《黑冰》里面的台词,诠释了文章的内涵: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他们残酷地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最底层的人所拥有的物质能量,通常只能勉强维持他们的生存,精神供应几乎为零。

简短的三两行,总结了底层人心酸的一生,语言的高度精炼让人拍手叫绝。
书中的是混沌的世界,我写的是真实的人间故事,从我周围的生活开始。
如果争不过,干脆就躺平。
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沮丧过,虽然我们的经济状况一年比一年好,我对生活的态度从来没有的消极,主要有两个方面。
①父亲和母亲去年突然走了,一个在年头,一个在年尾,给我的打击很大。
网络有个博主说,人并不是到老才死,而是有可能随时会死去。这些年,送别了很多老人,也见证了许多中青年人突发的意外或者亡故,对死亡已经感觉到麻木,连恐惧都没有了,既然随时突发,又何必在意,何来恐惧?
②上升渠道堵死,生活之中感受不到快乐,周遭的环境大概如此,对孩子的未来也没有太多的憧憬,因为人人都现实,每个人都在盘算,反而对孩子的择业和婚姻,增添了许多的忧虑。
很多人可以忽视自己,甚至牺牲自己,只想让父母和孩子好,但绝大多数人,这两样,一样都不占!
普通家庭的孩子,似乎越努力越挣扎,最后越无力,感觉越悲凉!
我的独生女儿鼓励我说,妈,你要好好写作哦,我是望母成凤,加油!加油!
我白天夜晚在头条披荆斩棘,只是为了让孩子减少消耗,我宁愿赌上自己。
对于家里的晦气男人,我已经不催他励志上进了,车轱辘话从年轻说到中年,除了徒长白发之外,生活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男人的世界也不易,充满着各种计较和竞争,玩的都是权谋和心眼,每一个人都像咸鱼一样在原地摆烂挣扎,根本无法改变现状,反而因为内心的困顿和不安,把自己搞得更加狼狈不堪!

我放了他,也解放自己,守住工作就算了,好好活着,平安熬到退休吧!
这是我对自己,还有他的最高要求。
除了自己和孩子间歇式的上进之外,我们一家三口全躺平了。
不躺平又怎样?今年我特意观察了一下,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淡淡,都不大开心,做生意的业务缩减,开长途的收入减半,体制内的工资略有上涨,区区几百块对解决生活中的重大难题于事无补。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焦虑,是争又争不过,躺又躺不平的现状。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10多年如1日穷得稳定?
我是摆烂的人,另一半也差不多,没钱很正常。
我的亲戚朋友们,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过了很艰辛的一生,有开饭馆儿的,两口子经营饭馆儿20多年,积攒了几百万资产,在高峰期买了房,养着娃,给家里老人看病,加上装修买车,所有的钱财都在买房买车的高峰期耗尽,到了奔五的岁数,人生很是尴尬,整天火急火燎出门找工作,现在每个月的收入,就是当年创业时候一天的零头。
他们的处境很尴尬,似乎很富,资产又难变现,说他很穷?手里又握着几套房,这种怎么算?
一个单位的小领导,在单位算一把手,每个月去掉五险一金到手4000块,养着一儿一女,还得父母帮衬。仔细算算,从他买房结婚到生孩子,几乎全程啃老,在未来的五六年也大概如此。

一个本家的大哥,有个出国打拼的经历,开过饭馆,里有别墅,有门面房,还有百万的巨款。一个独生女儿远在天津上班,孩子不回来,父母也无可奈何,结婚的女儿租房住成了父母最大的心病,既想资助女儿,又害怕把本钱全赔了进去,奋斗了一辈,女儿找的老公父母没有退休金。
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这种家庭应对风险的能力太差,男方家庭几乎把宝全部压在了女方家庭身上,太可怕了!
至于我自己,工资1000的时候,有1000的过法,后来涨到两三千,依然是月光族,现在每个月能挣五六千到七八千,家庭的每个月花销过万,没有房贷车贷,就是孩子上学,交个人的养老保险,不多的欠债,多如牛毛的人情往来,每个月都是过万的花销,让人肝儿疼!
很多个睡不着的夜晚,我都在想,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那天晚上,躺在被窝里跟老公开卧谈会,说我好久没有好好给自己买身衣服了,一年到头,都是给别人花钱。
我家男人沉默了半响,回复了一句——我也是!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