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做梦都想反攻大陆,可当朝鲜战争爆发时,很多国民党高层都认为,这是反攻大陆的绝好时机,但蒋介石却没有同意。
那么,这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呢?

早在朝鲜战争还未爆发时,美军就开始与蒋介石谈判,他们希望蒋介石下命令,让台湾的国民党军开赴南朝鲜,以应对北朝鲜随时对南朝鲜发起的进攻。
蒋介石也有此意,在他看来,国民党军与美军拉上关系,两者不仅能上升到军事合作角度,还能提高国民党军的身价。

一时间,这个消息炒的沸沸扬扬,但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还是比较通透的,他向正在和蒋介石谈判的麦克阿瑟交代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你不要和蒋介石搅合到一起,否则很容易把美军拖进与中国大陆交战的漩涡。
第二件事:麦克阿瑟只需按照美国政府的指令领兵作战,需要的一切政府都会尽全力满足,不用依靠蒋介石的残兵败将为他在战场上博得优势。
眼见美国人那边没了音讯,蒋介石开始着急,直到朝鲜战争爆发时,他仍在向美国献殷勤,希望把台湾的国民党军也拉到战场上去,但美国人并没有答应。
除了不希望把美国拉进与中国大陆作战的漩涡外,美国人还对蒋介石丧失了信心。
毕竟解放战争后期,在美国人看来,蒋介石至少能保住半壁江山,可让美国人没想到的是,他竟然被赶到了台湾岛上。

美国人是非常精明的,他们认为,巅峰时期的国民党军都不是解放军的对手,更何况如今龟缩在台湾上的残兵败将呢?
除了妄图靠岛上的几十万部队实现反攻梦之外,蒋介石败退台湾前还在大陆很多地区,尤其是山区改编了大量土匪。
更可笑的是这些土匪都被委任救国军司令之头衔,堂堂国民党领袖,竟然把反攻梦寄托在土匪身上。
不出意料的,这些土匪不是被剿灭,就是向我军投降,根本就没有能成气候的。
没奈何,蒋介石只能靠台湾岛上的部队和美国人了。1950年1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记者招待会上称:要使用一切必要措施对付志愿军。

有记者问:总统先生,必要的步骤里是否包括使用原子弹?杜鲁门不加犹豫的回答道:我们一直在考虑要不要使用它。
对此蒋介石表示反对,他向美国表达了他的意愿:国民党军可以出兵援助南朝鲜,但美国不能使用原子弹。
在蒋介石看来,他未来有一天肯定是要回到大陆去的,如果美国向大陆使用了原子弹,他必定会丧失民心,就算再次当了领袖,也无法让大陆百姓心悦诚服。
有些国民党高层认为,一旦美国使用原子弹,将是国民党反攻的大好时机。但在蒋介石的力排众议下,这些人最终闭嘴。

事实上,杜鲁门虽然说话嚣张,可他也在想对大陆使用原子弹后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毕竟,那时的我国虽然没有原子弹,但中苏两国正处于蜜月期。美国害怕因此得罪中苏两个大国,而后引起一场大战。
美国人的冷淡那时,国民党高层制定了很多反攻大陆计划。他们觉得,虽然解放军加强了沿海地区的防御,但如果用闪电战的方式发起进攻,按解放军的武器装备来说,国民党完全可以占上风。
但人数上的巨大差异,不得不让蒋介石考虑占上风后下一步该做什么。

他能想到的是,让美国为他撑腰,比如说国民党反攻大陆,占据了某一地区,而后再让美国对大陆施压,迫使解放军不收复失地。
事实证明,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因为彼时的美国正为朝鲜战事焦头烂额,他们被志愿军打得晕头转向。
也正是在朝鲜战场上,美军重新定义了解放军的战力,并全盘否认了蒋介石反攻大陆的计划。
美国人觉得,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连美军都不是解放军的对手,何况蒋介石的残兵败将?
美军当时有一个专门的参谋团队去计算反攻大陆的成功率,但算来算去,他们认为,蒋介石的政府只能偏安一隅,根本就干不出什么大事。

而且,新中国已经通过在朝鲜战场上的表现于国际社会站稳了脚跟,如果蒋介石要反攻,那国际舆论是不答应的,人们会将这场战争定义为不正义之战。
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反攻一旦开始,解放军必定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反动派打的屁滚尿流,台湾还会孤立无援,那时,蒋介石集团可就真没有退路了。
发觉美国冷淡后,蒋介石也派人到美国去游说,但结果不尽人意,他只能谋求新的反攻道路。

国民党高层七嘴八舌地讨论反攻大陆的计划,但蒋介石听的已经不厌其烦。他太明白国民党面临着一群怎样的对手了,先不说解放军兵多将广,就说解放军得人心这一点就是国民党比不了的。因此,蒋介石只能是在纸上大谈反攻大陆,迟迟不能实际实施。

事实证明,他没有反攻大陆是正确的选择,如果战端一开,那我军将会以最快的速度收复台湾,让偏安一隅的蒋家王朝退无可退。
蒋介石这时体会到了什么叫力不从心,他败退台湾后才明白,民心对政权的稳固起到了怎样关键的作用。
曾经,他和手下的四大家族横征暴敛,老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虽然他到台湾后有所顿悟,可为时已晚。

最后笔者要说,如果当初蒋介石趁抗美援朝之际反攻大陆,他在历史上留下的骂名只会更多。而且,所谓反攻只是国民党的一厢情愿罢了,最终还得面临失败!
信源
蒋介石为何反对美国用原子弹袭击大陆 — 家庭生活报 - 四川在线
美国曾3次考虑使用原子弹 蒋介石都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