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目前抗震救灾的整体局势仍然不是非常的乐观,除了人员和财产的直接损失之外,地震之后的当地经济运营以及疾病传播等情况,从现在来看,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
文\青辉

3月8号的时候,联合国对外公布了目前缅甸抗震救灾的情况。目前缅甸地震灾区的救灾工作已经从救援转向恢复工作,但是当地的卫生系统已经不堪重负。受地震的影响,城市的供水管道系统已经破裂,储水设施受到损伤,一直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能够进行有效的恢复。这导致地震灾区水源传染疾病的风险变得非常高。而且由于一些地区物资的迅速缺乏,也导致地震灾区的一些区域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的迹象,目前最急需的就是食物!

其实在地震发生之后的第2天,联合国方面就已经指出这次东南亚地震,缅甸是受灾国家中应对能力最弱的一个。现在看来,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国际援助,但是在短期之内,缅甸地震所造成的影响仍然是非常明显的。

而说到国际救援,在国际救援队伍中,我们中国无论是救援人员的人数,还是救援的力度都是最大的。3月28号发生地震,29号当天早上中国的第1批救援队就已经抵达缅甸。而且当天我国就已经决定向缅甸方面运送救援物资。截止到我们发稿之时,可以确定的消息是,3月9号当天,空军派出4架运20运输机直接飞往缅甸,将我们所有的救援队员接了回来。毕竟,这个时候缅甸的灾区主要是地震之后的恢复重建工作了,救援队主要是搜救工作,这个时候也到了该撤走的时候了。

而在我们的救援队撤离当天的中午,中国的第5批救援物资也已经送到了缅甸。据了解,第5批救援物资主要包括266顶帐篷,2万个蚊帐,9000块防水布,2000箱方便面等,重量超过91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灾区的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陆续送过来的救援物资,对于缅甸灾区来说,等同于雪中送炭。这些救援物资在到达缅甸之后,都会被迅速地用于抗震救灾的第一线,都会在第一时间让缅甸的民众直接使用上。

纵观面对这次缅甸地震,中国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提供的帮助,我们能够明显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反应迅速及时无论是救援人员还是援助的物资,中国在国际救援队列中都是跑在第1位的。因为我们深深的知道,地震之后的救援和帮助需求是非常大的,这个时候救援队越早到达灾区,物资越早到达灾区,帮助和支援就会越有效,越直接。

作为缅甸的邻国,作为世界大国的中国,在这次缅甸地震救援中,展现出来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友邦精神是非常明显的。对于我们所采取的措施,缅甸方面也多次表达感谢,这也让我们的这个邻国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才是站在自己身边最长久最友善的朋友!

我们的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灾区,在完成任务之后陆续返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媒体并没有大书特书,也没有格外的强调中国救援队对于缅甸的恩情。随着4月9号中国空军直接派出运输机把我们的救援人员全部接回国,我们对于缅甸的救援工作,也画下来一个相对比较圆满的句号。

所以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可以确定,对于缅甸军政府来说,接下来与我国的关系将会变得更加的友善和紧密。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比如缅甸军政府的武装人员对中国红十字会救援车队鸣枪示警这样的事情,不过后续缅甸方面都进行了积极回应和处理。这种情况不会影响中国和缅甸之间的友好关系。同时,也希望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救援力量的支持下,缅甸民众能够最终战胜灾难,恢复家园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