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澎湃新闻报道,特朗普亲信、美国联邦参议员史蒂夫?戴恩斯抵达北京。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近期回应,中方欢迎戴恩斯参议员访华,中方一贯欢迎美国各界人士访华,期望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符合两国人民共同利益与国际社会普遍期待。
特朗普戴恩斯绝非普通政客,他是特朗普的坚定拥趸。在特朗普第一任期,两人公共政策立场吻合度高达86%。戴恩斯自身履历也颇为丰富,大学毕业后在宝洁公司任职十三年,还曾作为美国企业驻华高管在中国工作六年。如此经历,让他在共和党内成为少有的对中国有深入了解之人,也被民主党质疑为“中国驻国会大使”。2017年,他在蒙大拿州牧场接待时任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2019年,他还访问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此次他访华,无疑引发诸多猜测。自特朗普重新掌权后,美国对华政策走向备受关注。特朗普曾宣称要在100天内访问中国,加征关税后又透露想与中方达成协议。但中方邀请函未达,美国国内因关税政策经济受挫,企业和民众不满之声渐起。在此背景下,派戴恩斯访华,极有可能是为中美高层会晤探路,拓展对话空间。与此同时,72岁的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罕见上阵。
他与哈佛大学教授、“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展开对话,探讨多极化格局下全球治理体系演变以及中美科技领域竞争等议题。崔天凯在外交领域经验丰富,对美国了解深入,他的发声在当下中美关系敏感时期意义重大。
特朗普从更宏观视角看,中美关系近年来波折不断。贸易摩擦、科技竞争、地缘政治分歧等问题频现。但中美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经济联系紧密。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第二届吉米?卡特中美关系对话会上指出,中企赴美投资、美国对华出口,分别拉动近100万个工作岗位,超4成在华美企视中国为全球第二大营收来源,约46%企业有望盈利。这组数据充分表明,中美合作空间巨大,脱钩并不现实。对于美国而言,在处理对华关系时需保持理性。其一,应摒弃无端指责与抹黑,以平等、尊重态度与中国对话协商,解决贸易不平衡等问题。其二,在科技领域,合作而非遏制才是双赢之道。限制中国科技企业发展,最终也会损害美国自身科技产业生态。其三,在地缘政治上,避免制造紧张局势,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特朗普对中国来说,一方面要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在原则问题上绝不退让;另一方面,秉持开放态度,继续推动与美国在经贸、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通过对话管控分歧。戴恩斯抵京与崔天凯的发声,为中美关系发展带来新契机。国际社会期待中美能以此为契机,重回对话合作正轨,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正能量。毕竟,中美关系走向不仅关乎两国人民福祉,更深刻影响全球格局稳定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