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天尺嫁接技术相关要点
在绿植的世界里,有一种独特的植物叫量天尺。量天尺可真是个特别的家伙,它的茎干直立,呈三棱状,而且特别容易长出像手掌一样的分枝。它原本生长在中南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它那独特的外形在很多地方都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先来说说量天尺在嫁接上的特点。量天尺经常被用来嫁接其他仙人掌科的植物,比如说蟹爪兰。这就好比给蟹爪兰找了个强壮的“后台”支撑。量天尺的茎干粗壮,能够承载更多蟹爪兰植株的重量,而且它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能让嫁接后的蟹爪兰在生长过程中减少不少麻烦。
咱们先聊聊为什么会有这种嫁接的情况。这就像是不同的个体之间找到合作的点,各自发挥优势。量天尺给蟹爪兰提供稳固的“家”,蟹爪兰则用自己的花朵来装点这个家。但这个嫁接可不像搭积木那么简单,里面有很大的学问。量天尺嫁接成功率低就是大家在种植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痛点。很多人兴致勃勃地做嫁接,结果没几天植物就萎靡不振了。比如说,我有一个朋友家在东北,他特别喜欢养花,就尝试着在室内进行量天尺嫁接蟹爪兰。他买来了新鲜的量天尺和蟹爪兰,满心欢喜地按照网上的教程操作,可谁知道,第三天的时候,嫁接的地方就开始发黄了。他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就着急地到处找解决办法。
其实,量天尺嫁接后的伤口愈合很重要,这里面有很多要点。在刚嫁接后的3天内,要保持环境的温度稳定。在南方地区,像广东、广西,因为气候比较温暖,室内温度基本能控制在20 - 30摄氏度。而在北方地区,比如河北、山东这些地方,冬季比较寒冷,室内就需要使用暖气来维持温度。如果温度过低,伤口愈合就会很慢甚至根本无法愈合。同时,湿度也要合适。这个时候不能让嫁接处过于干燥,也不能积水。就像我的一位网友说的,他在湖南种植量天尺嫁接蟹爪兰,他对湿度特别敏感,每天都会观察。他说要是湿度的控制不好,到了7天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嫁接的植株可能会开始掉叶子。这是因为湿度不适合影响了量天尺恢复生机的能力,进而影响了蟹爪兰的生长。
15天的时候也很关键。这个时候,要检查嫁接处的融合情况。如果发现嫁接处的叶片有发黄或者干枯的现象,就要小心了。我老家安徽老家有个邻居,他也在自家院子里尝试做量天尺嫁接其他仙人掌品种。15天时他发现嫁接的部分有些不对劲,因为量天尺的茎干颜色有些变了,他急忙来问我。我就让他赶紧调整光照和浇水频率,幸好及时调整了一些,才把量天尺救回来。如果在这个时候忽略了这些小细节,可能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到了一个月的时候,差不多就到了量天尺嫁接的一个关键节点。这个时候量天尺应该已经开始恢复生长,并且嫁接上去的植物也应该有了比较稳定的状态。在西南地区有个朋友,他在四川成都的阳台种植量天尺嫁接仙人球。他告诉我,一个月左右的时候,仙人球的生长开始变缓了,他很担心。我告诉他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量天尺自身的生长和仙人球的生长需要重新平衡,要适当控制水分和肥料。如果给水施肥太多,会让量天尺为了自己的生长抢夺过多的养分,导致仙人球生长受阻。
说到量天尺嫁接,有些品种之间也有不同的特性。比如说量天尺和金琥的嫁接。金琥球体圆润,浑身是刺,和量天尺嫁接后,整体的球体会更饱满,花朵也会开得更艳丽。再比如量天尺和乳突球族的某些品种嫁接,它们各自的特点也能相互融合。还有量天尺和绯牡丹的嫁接,绯牡丹的颜色鲜艳,嫁接后的观赏价值极高。这和量天尺和蟹爪兰的嫁接有所不同,蟹爪兰主要看的是花朵的形状和颜色,而绯牡丹更多的是看球体的色彩表现。
商场立柱绿化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场景。在很多大型商场里,立柱绿化正变得越来越流行。大家可别小看这个商场立柱,它如果改造好了,那可是能成为一个城市中的小绿色景观。但是这里面也存在着很多挑战。比如说,商场的温度和湿度很难控制,人流量大,可能还会有一些灰尘和烟雾的影响。
我遇到一个商场老板,他说他想在他那个商场的大立柱上做一个量天尺嫁接仙人掌的绿化。他就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这个立柱周围总是有很多人走来走去,不小心碰到了嫁接的植物可不好。还有就是商场里的照明系统有时候会比较暖,这对于量天尺和它上面嫁接的植物来说可能就不是最合适的温度。如果使用量天尺嫁接其他的一些对光照和温度要求不是特别高的仙人掌品种可能会好一些。
咱们可以这样来做。首先在商场立柱周围做好隔离措施,防止人不小心碰坏植物。然后,在照明方面,可以使用一些遮光罩或者调整灯光的角度,避免植物直接被强光照射。在选择量天尺嫁接的植物品种时,可以考虑那种耐阴耐高温的品种。
再说说居家和咖啡厅中的种植情况。在家居环境里,很多人把量天尺嫁接蟹爪兰放在客厅的茶几上或者窗台上。看起来特别好看,而且蟹爪兰开花的时候就像一个个小喇叭挂在绿枝上,特别喜庆。但是也有问题。比如说有的朋友在卧室里养,晚上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会吸收氧气,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这时候就要注意摆放的位置了。
在咖啡厅里,量天尺嫁接的一些仙人掌科植物常常被放置在角落或者桌子上,既能起到装饰的作用,又能净化空气。不过咖啡厅里人来人往,灰尘比较多。我发现北京有家很有特色的咖啡厅,里面的量天尺嫁接植物长得非常好。老板说,他每天都会用湿布轻轻擦拭一下植物的表面,这样既能清洁灰尘,又不会伤害到植物。
在量天尺嫁接的整个过程中,不管是在哪种场景下,施肥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很多新手在施肥的时候总是把握不好量,要么施多了,导致量天尺烧根,影响嫁接效果;要么施少了,植物长得缓慢。像在华北地区,土壤的肥力结构和华南地区有所不同,施肥的种类和量也需要调整。如果是在广州的种植户,土壤比较肥沃,施肥就要更注重控制量;而像在北京种植,土壤相对比较贫瘠一些,在某些时间段可能就需要适当多施一点肥。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浇水。浇水太多,量天尺容易烂根,浇水太少,又会干枯。在不同的季节里,浇水的频率也有很大的差别。春天和秋天,天气比较温和,是量天尺生长的好季节,这时候可以适当增加浇水的频率。而在冬天,尤其是像东北等地,天气寒冷,植物生长缓慢,就要少浇水。我有个南方朋友在海南种量天尺,因为气候炎热,水分蒸发快,他浇水的频率就比北方的朋友要高很多。
另外,在量天尺嫁接之后的日常管理中,修剪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如果嫁接上去的植物徒长或者长得不整齐,适当的修剪可以让整个植株看起来更加美观。在浙江的一些地方,有种植户通过巧妙的修剪,让量天尺嫁接的植物形状像一个小山峰一样,非常独特。
对于量天尺嫁接来说,病虫害的防治也不能马虎。量天尺可能会感染一些真菌病害,比如炭疽病等。如果在云南这样的地方种植,气候比较湿润,就更容易感染真菌。一旦发现量天尺有病害的迹象,就要及时采取措施。常见的防治方法就是使用杀菌剂。但是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浓度和使用的方法,避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咱们再回到最初的那些嫁接痛点。很多人在嫁接过程中失败了,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原因,还可能是嫁接的技术不够熟练。比如说切削的角度不对,导致接口不平整,这就会影响愈合。在江西有个种植爱好者,他刚开始做量天尺嫁接的时候,就是切削角度没掌握好,结果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后来他专门去学习了正确的切削方法,慢慢的成功率就提高了。
在量天尺嫁接之后的初期,比如说前三天,除了关注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还要避免强光照射。强光照射可能会让嫁接处的水分过快流失,导致细胞失水,影响愈合。在福建的一些地区,阳光比较充足,种植量天尺嫁接植物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到了第七天,这时候可以试着轻轻晃动一下嫁接的植株。如果感觉很稳固,那就说明嫁接的状况还不错。如果不稳固,就要及时加固。这种加固的操作也很有讲究,要用合适的支撑材料,而且固定的力度要适中,太松起不到作用,太紧又会伤到量天尺或者嫁接的植物。
在种植量天尺嫁接植物的时候,土壤的选择也很重要。不同的土壤类型对植物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在广西的一些山区,土壤富含腐殖质,这种土壤非常适合量天尺的生长。而在城市里种植的话,可能需要自己调配土壤,比如用腐叶土、泥炭土和珍珠岩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混合的时候,也要根据不同品种的量天尺嫁接植物来进行调整。
从种植者的角度看,不断学习也是提高量天尺嫁接成功率的重要因素。网络上虽然有很多的教程,但有些可能存在一些不准确的地方。像在山东的一些种植者,他们会互相交流经验,还会参加一些当地的种植爱好者的交流活动,通过这种互动来提高自己的种植水平。
对于量天尺嫁接这个技术,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从嫁接的品种选择,到种植后的各个阶段的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着最终的成活。那你有没有在自己的种植经历中遇到过什么特别的情况呢?或者你对量天尺嫁接还有哪些好奇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