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杨公忌,传说中的毒日,这天禁忌特别多,多多了解不踩雷,新年赢个好彩头!
在中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与习俗中,正月十三的杨公忌日无疑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日子。这一天,不仅在民间被视为“毒日”,更伴随着诸多禁忌与讲究,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格外小心,生怕触犯了某些不为人知的规矩而招致不祥。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正月十三杨公忌的由来、传说、禁忌以及现代人的看法与实践,帮助读者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里避免“踩雷”,平安顺遂,为新年赢个好彩头!
一,杨公忌的由来与传说。
杨公忌,亦称杨公十三忌,其由来众说纷纭,但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3种说法:一是纪念宋代抗辽名将杨家将的杨继业,二是和传说中的阎王有关,另一则是与唐代风水宗师杨松有关的神话故事。
1,纪念杨家将杨继业。
相传,宋太宗赵匡义中了辽国计策,前赴北国会谈。杨家将在杨继业(即杨令公)的率领下,七郎八虎闯幽州,保驾北征。行至两狼山前,杨继业认为此行犯了地名之忌,自己姓“杨”,“羊”遇“狼”,又遇两“狼”难以取胜,故告诫子弟官兵小心行事。然而,战争中杨家将遭遇埋伏,兵败金沙滩,损失惨重。大郎替宋王死,二郎短寿一命亡,三郎马踏肉泥浆,四郎流落在番邦,五郎怕死当和尚,七郎乱箭亡,杨老将更是在李陵碑前碰死,仅剩杨六郎一人。正月十三,正是杨家将兵败失散、杨继业战死之日。为了纪念这位保国忠良,民间将正月十三定为“杨公忌“,此后每月提前两天,共形成十三个忌日,均不宜办大事。
2,阎王都害怕的日子。
第二个较为广泛的说法是,阎王一生中共有十三个儿子,但不幸的是,每个儿子都在不同的月份去世,而正月十三正是他失去第一个儿子的日子。为了纪念这一不幸,也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后人将正月十三定为“杨公忌日”,据说这一天是阎王都害怕的日子。
3,杨筠松与二十八星宿。
另一种说法则更具神话色彩。唐代风水宗师杨松,天资聪颖,饱览诗书,通过观察天象,根据月球和二十八星宿对地球产生的特殊作用,制定出了“十三个忌日”。据传,杨筠松一生与人为善,却屡遭坏人迫害,共遭遇十三次险境,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人们认为这是神明保佑的结果,遂将其受害的十三个日子定为“杨公十三忌”。正月十三,作为一年中的第一个忌日,尤为人们所重视,并围绕这一天衍生出了一系列禁忌与习俗。
杨公忌日的禁忌与讲究
1,不宜出行。
在杨公忌日,民间流传着诸多禁忌与讲究,旨在避凶趋吉,确保家人平安顺遂。正月十三,民间普遍认为是不宜出行的日子。因为这一天被认为是气场不稳定,容易发生意外和灾祸的时段。无论是远行还是近游,都应尽量避免,以免遭遇不测,影响一年的运势。
2,忌动土装修。
在杨公忌日进行动土、装修等破土动工的活动,被视为对土地神的不敬,容易招致灾祸。因此,这一天不宜进行任何与房屋改造相关的活动,以免触犯禁忌,给家庭带来不幸。
3,忌婚嫁喜丧。
正月本是喜庆之月,但杨公忌日这天却不宜举办婚礼等喜庆活动。因为人们相信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举办婚礼,可能会给新婚夫妇带来不吉利的预兆,影响婚姻生活的和谐与幸福。另外,家里的老人如果过世了,也应该避免在这一天出丧。
4,忌争吵打斗。
保持和谐的家庭氛围在这一天尤为重要。任何形式的争吵、打斗都会被视为对杨公的不敬,容易引发家庭不和,甚至招来更大的不幸。因此,这一天应尽量避免冲突,保持平和的心态。
5,忌夜游。
夜晚是阴气较重的时段,而正月十三的夜晚更是被认为尤为不祥。因此,民间有“正月十三不夜游”的说法。总之,正月十三被人们认为是诸事不宜的一天,我们在这一天要格外小心,在家看看电视,做做家务就可以了,不要去做平时不做的事情,不说平时不说的话就可以了。
关于正月十三杨公忌的习俗与禁忌,就分享到这里,朋友们,你们老家正月十三有什么禁忌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爱喜一起分享,厨艺有限,请多多指教。
感谢大家的阅读,美食每天更新。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觉得有用的点个赞,欢迎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最后别忘了关注一下,我们明天再见。
本文由爱喜聊生活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