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覃的红星章:一枚特别的军功章

红色潮看历史 2025-02-22 21:30:51

原创:江西挡案

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枚特别的军功章。这枚军功章呈两个五角星交错而成的星花状,星花内为五角星和禾穗组成的圆形图案,五角星与禾穗之间标有“红星章”三个字,奖章背面标注“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二等红星奖章 一九三三、八一、第26号”字样。而这枚军功章的主人是毛泽覃。

毛泽覃是湖南湘潭人,是毛泽东的弟弟。在毛泽东的影响下,他很早就参加了革命,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在第11军政治部任职。起义军余部转移到赣南崇义地区后,他被派往井冈山地区,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进行联络,为1928年4月朱德和毛泽东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后来又参加了赣西南苏区的创建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争。一次次战争的洗礼,使他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红军指战员。

1933年7月11日,中央人民委员会作出决议,以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并于该年“八一”纪念节授战旗于红军各团,同时授奖章于领导南昌暴动的负责同志及红军中有特殊功勋的指挥员和战斗员。

1933年8月1日,第一个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到来的这一天,毛泽覃凭着自己的累累战功,荣获了一枚编号为26号的二等红星奖章。自从荣获这枚奖章后,毛泽覃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随身携带,以此来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工作,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红军主力长征后,毛泽覃留任中共中央分局委员、红军独立师师长、闽赣军区司令员、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奉命坚持游击战争。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毛泽覃率部转战于闽赣边界的崇山峻岭,风餐露宿于山谷密林,不断寻找战机,打击敌人。

1935年4月,毛泽覃率部辗转来到瑞金的红林山区。面对敌人密集的搜山行动,他们被迫一次次转移。4月25日这天,他们转移至黄鳝口附近的一幢空闲纸槽棚内休整,26日凌晨部队遭敌围困,毛泽覃为掩护队员脱险,身上多处受伤,可他仍然顽强阻敌,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壮烈牺牲。

1974年4月的一天,瑞金泽覃乡泽覃村村民张富在红林山区开山挖石时,挖出了一个圆形的东西,洗干净一看,发现是一枚编号为26号的红星奖章。奖章虽然历经风雨侵蚀和岁月磨洗,但图案、花纹、字迹仍然清晰可见。张富知道这肯定是苏区时期红军留下的东西,于是,他把红星奖章捐给了瑞金历史博物馆。经党史专家和有关部门的考证和鉴别,这枚红星奖章的主人就是毛泽覃。(根据罗春花文章改编)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明,本平台将依‬据‬作者或著作权人的‬意见进‬行‬包‬括‬删除在‬内‬的‬处‬理,但‬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