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错人了!韩海警强闯苏岩礁强拆中国巨型建筑,遭中方贴脸开大

龙世界聊国际 2025-03-28 10:11:38

中国海警船在苏岩礁海域构筑起钢铁防线,韩国强拆行动遭遇全面挫败。这场持续72小时的海上对峙,以韩国海警船被迫撤离告终,标志着中国在东海争议海域的实控能力实现历史性突破。

苏岩礁海域近日爆发罕见海上对抗。韩国海洋警察厅3艘警备船在2月26日凌晨试图接近中国新建海洋观测设施,遭遇中国海警5201舰编队拦截。双方在距离设施0.8海里处形成对峙阵型,中国海警船启用高压水炮系统形成隔离带,迫使韩方船只转向。这场持续至28日傍晚的较量,最终以韩国海警厅长朴在庆下令撤退收场。

这场冲突的根源可追溯至1952年韩国单方面划定的"李承晚线"。尽管该海域距离中国江苏海安仅150海里,属于大陆架自然延伸,韩国却持续进行非法建设。2001年耗资2亿元建造的"离於岛综合海洋科学基地",配备直升机平台和雷达系统,长期实施变相军事化。中国此次部署的三座钢结构观测站,正是对韩方非法存在的对等反制。

国际海洋法专家指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60条,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建造人工设施的排他性权利。中国自然资源部2023年海洋观测网规划显示,苏岩礁海域设施主要承担海洋气象监测和渔业资源调查功能,完全符合公约规定。韩国所谓"威胁航行安全"的指控,与其自身在争议海域的军事化建设形成鲜明对比。

韩国政坛的异常动向加剧了局势复杂性。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在冲突爆发前48小时,突然推动国会通过《海洋主权特别法案》,授权海警对"非法海洋建筑"实施强制拆除。这种立法操作与4月国会选举前的民粹主义动员密切相关,在野党共同民主党为争夺保守派选票,罕见加入对华施压阵营。

美国印太司令部的暧昧态度为事件注入地缘政治变量。2月25日美韩外长会谈后,五角大楼宣布向济州岛增派P-8A反潜巡逻机,这种军事部署与海上对峙形成时间巧合。但中国东海舰队随后展开的实弹演习,展现出维护海洋权益的坚定决心。卫星图像显示,演习区域涵盖苏岩礁以北200海里范围,052D型驱逐舰济南舰领衔的特混舰队完成防空反导演练。

这场较量暴露出中韩海洋战略的本质差异。韩国海洋水产部2025年度预算显示,其海警装备更新费用同比激增47%,重点采购3000吨级警备船和远程无人机。而中国海警局同期接收的4艘818型巡逻舰,均配备76毫米舰炮和直升机平台,吨位达到5000吨级。装备代差在本次对峙中体现明显,韩方警备船在吨位和火力配置上全面处于下风。

随着3月1日中国农业农村部宣布启动苏岩礁海域春季渔场监测,该区域常态化管控进入新阶段。中韩渔业联合委员会数据显示,该海域年捕捞量约12万吨,占东海总产量的8%。中国设置的海洋观测站将首次实现渔业资源动态监控,这对实施精准休渔制度和生态保护具有战略意义。

这场海上博弈的结局,折射出东北亚海洋秩序正在经历深刻重构。当韩国海警船桅杆上的太极旗逐渐消失在水平线彼端,东海波涛见证的不仅是两个邻国的实力消长,更是百年未有变局下海洋权利格局的重新洗牌。

0 阅读:12

龙世界聊国际

简介:龙世界聊国际,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