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坏消息:以后60%以上家庭,今后不用买商品房了!

时尚装修设计大全 2025-01-30 22:28:16

2024年的房地产是什么的状况,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而在2025年里,大家都说行业的不景气表现得更加明显。

另外,还有可能开启双轨制的模式,这也就是要把保障房和商品房分开走。

一旦实行了,像春雨一样,悄无声息地浸润着每个角落。让无数个普通家庭看到了新的希望,也让地产行业重新大洗牌!

一、双轨制是啥?

说到双轨制,就不得不提到新加坡这个国家,因为这种制度在当地已经做得非常成功了。

通俗来说,就是就是两种房子一起卖。

一种是保障房,给工薪阶层准备的。这种房子的售价格,一套四居室组屋才30-50万新币。但质量是有保证的,能实现普通人的住房梦,也能让普通人不用背房贷,生活有幸福感。

另一种是商品房,给有钱人准备的。这种房子就是给有钱人来建的,配套也是非常完善的,各个方面都能看出其豪华程度。

有钱人要是买商品房,没个几百万新币下不来。但这点钱对于有钱人来说,这点钱不值得一提的。

“双轨制”玩法,在新加坡已经实行了几十年,想买组屋?得排队抽签。规则透明,谁也别想钻空子。

二 、中国借鉴双轨制的缘由

在国内,我们走这条路,并非人为选择,也有可能是时代趋势。

1、能让普通人实现住房梦,是社会公平诉求

虽然说现在的房子已经降价已经是非常明显的了,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仍然还是要掏空几代人的积蓄才能付首付,然后向银行做贷款,才能买到一套属于自己的普通住宅。

而对于高档住宅来说,普通家庭掏空几代人的积蓄都不够首付的,只能是看看,连想都不敢想。

所以说,房子仍然是多数人要面对的一种“大山”。

一旦采用双轨制,能精准帮扶这些群体,让他们共享城市发展成果,避免因住房问题陷入困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老百姓不需要为房子而担忧时,幸福指数直线上升,也敢消费了,自然就能带动经济的大循环。

2、稳定房地产市场

2024年的房地产市场有多么动荡,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

而在2025年,如果不改变,地产行业仍然是无法改变动荡的局面,越往下发展,越不利。

所以说,采取双轨制后,大量的保障房的加入,一方面能分流购房需求,平抑房价波动。

又能为市场注入稳定剂,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3、人口结构与城市化需求

现在的农村,年轻人不会种田,就算是想种地,也挣不到钱,因为种地的成本太高了。

最主要的就是现在的土地大多数是荒掉了,太浪费了,所以有些人直接包给“种粮大户”,每年拿点地租。

农民不种地,在农村待着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所以还是会涌入到城市,靠打工来维持生活。

此时,住房就是农民最大的需求。

一旦采用双轨制后,就满足新市民、年轻人等群体的过渡性居住需求。

又能为扎根城市、有能力改善居住条件的人群提供商品房选择,适配不同人生阶段的居住诉求。

三、未来中国大城市保障房展望

住建部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全国计划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870万套,多地已超额完成阶段性目标。

在上海,每年新增保障性住房供应数以万计,房型涵盖单身公寓到多居室,满足不同家庭结构需求。

未来,保障房将撑起大城市住房保障的“半边天”,同时也是普通家庭实现住房梦的唯一希望。

四、六成家庭不再购买商品房

就现有的地产行情来说,想将销量提上去是非常难的,这是因为大家都看开了,也都明白了,没有必要天天上班给开发商挣钱,给银行挣钱。

特别是对于90、00、10年来说,看得更开,他们选择不买房,不结婚,只过自己开心的生活。

因此,未来60%的人将不再买商品房,其原因如下:

1、中低群体购房压力太大

在城市里购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在房价下降明显的当下,至少也要几十万。

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是3500-5000元,不吃不喝,要攒一二十年才能买到一套便宜的房子。

如果在大城市生活,例如北京,平均房价6-8万元/㎡,而普通上班族月薪中位数1-2万元,扣除生活开销后,攒够首付遥不可及。

对于这些家庭来说,当下根本会不考虑买房,直接选择租房,或者是低价的保障房。

2、原生家庭房产传承

如果家里的父辈很努力或者说很幸运,有了几套房子的话,那么下一代根本不需要买房子的。

就好比,有些家庭年轻人生了小宝宝后,父辈给小宝宝的见面礼就是几个房本。

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房子已经有了多套,一辈子都不需要考虑买房子的事。

3、保障房性价比优势

随着保障房数量越来越多,并且配套完善,设计合理、质量可靠,得到了越来多人的喜欢。

年轻人更喜欢租这样的房子来居住,并且是长期的,很可能就是一辈子。

因此,也就不会考虑买房子的事了。

(本文由齐家安安整理编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

2 阅读: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