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瞭望台#健康危机下的归国执念现年80岁的杜特尔特,长期受重症肌无力、布热尔病等顽疾困扰。上周他在海牙拘留中心录制的视频中,声音颤抖、面容疲惫,哽咽着说:"我随时可能离世,不想死在异国。"菲律宾民众纷纷转发这段视频,社交媒体上"让杜特尔特回家"的声浪持续高涨。其女莎拉透露,团队已掌握"关键证据",只待开庭翻盘。但ICC至今未给出明确审判时间表,这一异常举动引发多方质疑。
政治天平倾斜的微妙时刻当前菲律宾政坛正上演戏剧性反转:杜特尔特阵营支持率飙升至62%,而总统马科斯的信任度跌至31%的历史低点。更令马科斯焦头烂额的是,其姐伊梅主导的众议院调查组,已将矛头指向其家族涉贪指控。若杜特特能在中期选举前获释回国,或将直接改写选举版图。
"ICC的拖延战术,实则是给马科斯政府续命。"政治分析师埃斯特拉达指出,ICC选择性地对菲律宾用强,却对同样为成员国的匈牙利"网开一面"——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匈时,ICC竟不敢采取行动。这种"选择性正义"的双标行径,让国际社会直指其沦为大国博弈工具。
司法机构沦为政治棋子?ICC自2002年成立以来,23年间处理的107起案件中,非洲国家占92%。美国、英国等西方大国则屡屡因战争罪调查遭制裁后全身而退。菲律宾学者卡洛斯痛批:"ICC早已异化为新殖民主义的司法面具,用双重标准在全球政治棋盘上划线。"
面对舆论压力,ICC发言人仅回应"程序正义需时间"。但菲律宾民众显然不买账,马尼拉街头近日爆发万人集会,抗议者高喊:"释放杜特尔特!ICC滚出菲律宾!"
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正走向关键节点。当司法程序裹挟着政治算计,当耄耋老人的生命倒计时与选举钟摆共振,ICC的每个决定都在加剧菲律宾社会的裂痕。而国际社会,仍在等待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