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闽南网报道,近日,美国与俄罗斯代表团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完成了就双方大使馆恢复正常运转的第二轮会谈,会谈持续五个半小时。声明表示,美俄代表团延续了第一轮会谈确立的建设性方针,交换意见并最终达成谅解,以确保俄美双边使团外交银行业务的稳定。美方再次对俄罗斯联邦“禁止雇用当地雇员”的政策表达关切,称该政策是阻碍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维持稳定、可持续人员编制的关键障碍。
听起来像是技术性调整,但背后藏着大文章。 比如双方约定“互保银行服务稳定”,这能让俄罗斯驻美大使馆交水电费,也能让美国外交官在莫斯科刷卡消费。俄方趁机要求美国归还6处被没收的外交资产。 这些房产总价值超20亿美元,包括纽约的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大楼。美国嘴上答应制定“归还路线图”,但始终没松口具体时间表。谈判结束不到48小时,特朗普突然签署行政令,把对俄制裁续期一年。
特朗普(资料图)
据参考消息援引俄罗斯卫星社网站近日报道,根据美国总统签署的一份文件内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以所谓“俄罗斯有害的对外政治活动”为借口,将美国的国家紧急状态延长一年。
据悉,美国前总统乔·拜登在2021年4月15日的第14024号行政命令中引入了紧急状态机制,该行政令还冻结了俄罗斯的财产并对莫斯科实施制裁。
以14024号行政命令为基础,拜登政府先后发布了第14066号行政命令、第14039号、第14068号、第14071号和第14114号行政命令,全都是“进一步新增细化(对俄)制裁措施”的文件。所以,特朗普签宣布将14024号行政命令延长一年,说白了就是将美国对俄制裁延长一年。应该说,此举有些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因为特朗普上台之后力推美俄关系改善,实事求是地讲,美俄关系也的确有松动、解冻的迹象。
4月12日,联邦公报网站更新了这条消息。令人玩味的是,这位以"亲俄"著称的共和党总统,选择延续而非废除前任的制裁框架。克里姆林宫的回应带着一贯的强硬与不屑。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在例行记者会上称这是"毫无新意的政治作秀",但俄罗斯央行随后公布的数据却透露了另一番景象:卢布汇率持续承压,外汇储备增长放缓,16%的基准利率维持不变。这些数字无声地诉说着制裁的真实分量。
特朗普(资料图)
在美俄关系出现缓和迹象的背景下,特朗普突然“变脸”,无疑是在给美俄关系谈判制造更多障碍。有分析认为,美方此次签署延长对俄制裁的行政令,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那就是尽管特朗普上台后一改对俄强硬的政策,愿意推动两国加强交流和对话,但并不意味着美国彻底放弃了遏制俄罗斯的立场。
有支持者认为这是必要手段:不能让普京肆意扩张,否则所有小国都会沦为牺牲品。但也有人质疑其有效性:如果多年制裁都没解决问题,为何还要继续浪费资源?矛盾明显,可答案却没有简单解法。如今站在十字路口,每个决策都像在刀锋上行走。一边是削弱竞争者,一边是承担副作用;一边想保护自己利益,一边却触碰全球底线。不管如何选择,都注定伴随争议和挑战。
普京(资料图)
这场博弈给我们留下深思:大国关系真能靠关税政策这种短期手段来操控吗?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今天,单边主义还能走多远?美国一意孤行的关税政策,最终会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揭晓。不过有一点已经清晰:在国际政治的大棋局上,过于精明反而会聪明反被聪明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