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伐楚犯了《孙子兵法.作战篇》里的大忌,为何却取得了大胜?

顶楼得小邹 2024-12-11 15:41:13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战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之一,从远古部落的械斗到现代国家的军事冲突,其形态不断演变,但其核心却始终如一:以力争胜。

在战争史中,《孙子兵法》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精辟的论述,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军事智慧。

然而,这部经典著作并非万能灵药。战国末期秦将王翦伐楚的案例,似乎与这一经典背道而驰。

信源:白起王翦列传.古诗文网 [引用日期2017-01-31]

王翦长达一年的对峙战略,最终以秦国的胜利告终,这不禁让人思考:王翦究竟是违背了兵法,还是对兵法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

王翦的“持久战”与孙子的“兵久不利”

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决心吞并楚国,完成统一大业。他先派遣年轻气盛的李信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楚,结果却遭遇惨败。

痛定思痛后,秦王再次启用老将王翦,并同意了他“非六十万大军不可”的要求。

信源:王翦灭楚为何非要60万大军,20万人不行吗?这就是王翦的高明之处——2024-04-25 ·敦煌发布

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浩浩荡荡开赴楚国,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急于发动进攻,而是选择了在楚境屯兵,与楚军长期对峙,这一对峙竟持续了一年之久。

在《孙子兵法》中,孙子明确指出:“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他强调战争应速战速决,避免旷日持久,因为长期的战争会消耗国力,损害民生,最终得不偿失。

王翦长达一年的对峙战略,似乎与这一经典原则相悖。这也引发了后世对王翦战略的种种质疑。

事实上,与春秋时期各国纷争、力量相对均衡的局面不同,战国末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已经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体制,形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战争机器。

商鞅变法确立了以军功授爵的制度,极大地激发了秦人的作战热情,打造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悍的军队。

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发展农业生产,保障了军粮供应。并且秦国还注重水利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农业生产能力,为持久战提供了充足的粮草保障。

在灭掉韩、赵、魏三国后,秦国不仅获得了大量的人口和土地,更重要的是占据了中原的战略要地,进一步巩固了其地利优势。这些都为秦国进行持久战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们可以将战国末期的秦国与二战中的苏联、中国、美国,以及俄乌战争中的俄罗斯进行类比。

信源: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4-03-28].

这些国家都拥有广阔的领土、庞大的人口和强大的工业基础,能够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而他们的对手则相对较小,资源有限,在持久战中往往处于劣势。

正是凭借这种“皮糙肉厚”的优势,这些大国才能在长期的消耗战中最终拖垮对手,取得胜利。

在王翦伐楚的战争中,秦国正是凭借其强大的国力基础,才能够支撑长达一年的对峙。而楚国则相对弱小,经济实力远不如秦国,在长期的消耗战中逐渐被拖垮。

可《孙子兵法》中的计策真的是百战百胜的吗?我看未必!

孙子兵法的时代局限性与“兵久不利”的适用范围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时期,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小国寡民,资源有限。

在这样的情况下,长期的战争会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动荡,因此“兵久不利”的思想应运而生。

孙子所说的“国”,指的是春秋时期那些规模较小的诸侯国,而非战国末期秦国这样的大国或准帝国。

我们可以将春秋时期的各国与中世纪欧洲的封建贵族进行类比,他们的国家体量都相对较小。而战国末期的秦国,则可以与近代欧洲出现的俄国这样的广土巨族进行类比。

在国家规模和实力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战争的模式和策略也必然有所不同。

法国拿破仑和德国希特勒都曾试图征服沙俄,但最终都在其广袤土地和严酷气候面前败下阵来。

这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充分考虑到俄国的地缘优势和持久战能力,用中世纪欧洲诸侯割据小国的经验来套用俄国,最终导致了失败。

孙子生活的时代还没有出现中央集权的大国和高效运转的战争机器,因此他的思想必然会受到时代的局限性。

如果孙子生活在秦汉隋唐明清等时代,见识过大国帝国中央集权高效战争机器的运作,例如秦灭六国、汉征匈奴、唐灭突厥、清灭准噶尔蒙古等,他的兵法思想或许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同样,如果让孙子、卫青、霍去病、李靖、岳飞、戚继光等古代农业国封建王朝的将领去理解近现代工业国民族国家的战争,例如列强坚船利炮殖民帝国的战争,他们也难以理解。

因为时代变了,战争的形态和规律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而王翦恰恰灵活运用了这一规律。

楚国的政治弱点与王翦的“持久战”策略

王翦的持久战策略并非简单的消耗战,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战。

他深谙楚国的政治弱点,并巧妙地利用持久战策略激化楚国的内部矛盾,最终瓦解了楚国的抵抗力量。

原来楚国实行贵族领主制,国家权力分散,内部矛盾重重。楚国的军队并非统一的国家军队,而是由各贵族家族的私兵和国君的直属部队拼凑而成。

这种松散的军队组织结构,使得楚军缺乏统一的指挥和协调,战斗力大打折扣。王翦的持久战策略,恰恰抓住了楚国的这一致命弱点。

秦军屯兵楚境,不仅对楚国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更重要的是加剧了楚国的经济负担,削弱了楚国的战争潜力。长期的战争消耗,使得楚国难以维持军队的供给,也加剧了社会矛盾。

王翦利用对峙的时间差,加强秦军的训练,提高战斗力。秦军原本就以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著称,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磨合,战斗力更上一层楼。楚军则由于内部矛盾和后勤补给不足,士气低落,战斗力下降。

王翦还暗中派遣间谍活动于楚国境内,散布谣言,挑拨离间,瓦解楚国贵族联盟,分化楚国势力。这进一步加剧了楚国的内乱,削弱了楚国的抵抗力量。

王翦并没有忽视军事准备,他利用对峙的时间,打造了大量的战船,做好了水战的准备。这为最终彻底击败楚军残部,奠定了基础。

《史记》记载,“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这正是楚国贵族矛盾爆发的佐证。东部的贵族不愿继续承担战争的重负,纷纷撤军,导致楚军阵线瓦解,给了王翦可乘之机。

我们可以将楚国的内讧与三国时期关东联军攻打董卓后的内讧进行类比。

关东联军虽然在初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由于各路诸侯之间缺乏信任,各有私心,最终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攻伐,导致联军瓦解,董卓得以逃脱。

王翦正是看准了楚国内部矛盾激化的时机,果断发动总攻,一举歼灭了楚军主力,最终灭亡了楚国。这充分证明了王翦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手腕。

笔者认为

王翦的持久战策略并非对“兵久不利”原则的简单违背,而是基于当时秦强楚弱的现实,以及对楚国政治弱点的深刻洞察,做出的最优战略选择。

王翦的成功恰恰体现了对兵法的灵活运用和发展。

《孙子兵法》作为一部伟大的军事著作,其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战略思维方式,而非僵化的作战模式。

要真正理解《孙子兵法》,就必须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和战争实际,灵活运用战略战术,才能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0 阅读:3

顶楼得小邹

简介:展示积极正能量的内容,尽显个人的特色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