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参加过几次残疾人培训,也算对这行有点了解吧。
可以说,几次培训给我的印象很不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培训规模太大。几十口人,甚至上百口人聚集在一起,会场秩序特别乱,我都根本没听清楚讲的是什么。
2、培训内容难以聚焦。来了那么多人,各人培训需求也不一样。统一培训一个内容,就会导致大多人不愿意听。
3、参加培训的残疾人,多数没有培训需求,只是为了混点培训补贴,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要搞好残疾人培训,就要先弄清楚为什么要搞培训,是为了完成任务还是真正为了服务残疾人?然后顺着这个思路开展工作。
我的想法是:培训要足够灵活,彻底去掉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横幅、拍照都无所谓。培训了多少人、其中有多少人通过培训够能自主创业了,这就是最好的工作总结。
什么样的培训形式最受欢迎?不妨这样做:能集中培训就集中培训,不能集中培训的就分散培训;对每个人残疾人的培训需求都要给予足够重视,个性培训才会对症,才能出人才;改上大课培训为现场教学,不限人数和地点。
比如:只有一个残疾人想学短视频制作的,就可以在他家附近找一个这方面比较精通的人,把培训费给他,由这人负责教授。如果担心合伙套钱,不妨事先对残疾人进行简单测试:了解下他为什么要学这个,对这个业务了解多少,学了打算做什么。我相信单纯为了套钱而学的残疾人是少数,而且集中培训就没有套钱的嫌疑吗?总之,采用这种方法培训了五十人,哪怕只成功了一人,也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