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强劲的股价走势,“击溃”一众机构分析。
一个多月之前,花旗、华兴证券、大和证券等多家券商,纷纷下调了青岛啤酒的业绩预期和目标价。其中,花旗预测青岛啤酒2024及2025财年的销售将分别下调8%、9%,净利润下调11%、14%,同时将H股目标价由84.5港元降至79.1港元;而大和证券的预测则更为悲观,将H股目标价大幅下调24%,从69港元降至52.6港元,评级由“买入”调整为“持有”。
面对机构的看衰,青岛啤酒却相当“争气”。截至4月15日收盘,青岛啤酒港股已经从2月6日的47.5港元/股涨至59.65港元/股,涨幅约25%。而青岛啤酒A股表现同样强劲,2月6日到4月12日的股价涨幅超过16%,远远跑赢大盘1.18%的涨幅,市值重新回到了1000亿之上。
确定性机会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最近青岛啤酒股价走高的原因,那就是在“在不确定的时代,确定性就是黄金”。
此前,青岛啤酒披露了2024年的财务报告:全年营收321.4亿元,同比下降5.3%;净利润43.45亿元,同比增长1.81%。
横向对比珠江啤酒和燕京啤酒等地方性啤酒企业,它们的业绩都要优于青岛啤酒。根据财报显示,2024年珠江啤酒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56%和29.95%,而燕京啤酒预计2024年的净利润为10亿元至11亿元,增速为55.11%至70.62%。
不可否认,青岛啤酒2024年的业绩“平平无奇”,但另一方面其盈利的确定性非常高,这也让其有稳定分红的能力。
披露年报时,青岛啤酒同时还披露了分红报告:拟每股派发现金股利2.20元,而在过去几年青岛啤酒也都有分红,其中2021到2023年股派发现金股利分别为1.1元、1.3元和2元。
统计显示,2013年国内啤酒总产量达到历史巅峰的5061.5万吨,之后便进入下行周期。
到了2021年,国内啤酒市场才出现短暂的回暖,但反弹的力量非常弱,且仅维持2年时间。据媒体统计,2024年国内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尚不及2013年的四分之三。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行业龙头的青岛啤酒也不可能独善其身,拉长周期来看,过去几年青岛啤酒的业绩都不算好,仅从营收增速来看,2020—2024年青岛啤酒的营收增速分别为-0.8%、8.67%、6.65%、5.49%和-5.3%。
不过,虽然营收表现平平,但青岛啤酒的盈利能力还是比较不错。2020年至2024年青岛啤酒分别实现净利润22.01亿、31.55亿、37.11亿、42.68亿和43.45亿,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8.86%、43.34%、17.59%、15.02%和1.81%,除了2024年以外,青岛啤酒的净利润增速都维持在15%以上。
再聚焦到2024年,虽然净利润增速陡然下降,但这跟过去几年净利润持续高增长有很大关系。从利润率来看,青岛啤酒的毛利率和净利率逐年提升,2020年至2024年的毛利率分别为35.33%、36.71%、36.85%、38.66%和40.25%,净利率则分别为8.38%、10.79%、11.83%、12.81%和13.98%。而从产品毛利率来看,2024年青岛啤酒的啤酒产品毛利率为40.11%,而在2021年至2023年这一项数据分别为36.73%、36.78%和38.51%。
整体而言,作为行业龙头,面对持续萎靡的行业环境,除非青岛啤酒涉足其他行业,否则在啤酒行业中想要实现高增长自然不太可能。但是,青岛啤酒的盈利能力一直在提升,其盈利能力是有保证的,而这就可以给其带来稳定的分红。
高端化仍需努力最近两个月,青岛啤酒的股价表现非常强势。
以A股为例,从2月6日开始到4月1日为止,青岛啤酒的股价涨幅超过16%,远远跑赢大盘3.68%的涨幅,市值也重新回到了1000亿之上。不过,虽然最近表现亮眼,但从财报来看青岛啤酒在高端化上仍需继续发力,毕竟资本市场是靠预期驱动,仅靠“稳”字当头是不够的。
近年来,青岛啤酒之所以能不断提升盈利能力,关键就是在于高端化转型。
此前,华创食饮团队指出,从2019年至2023年,中国啤酒市场的销量结构已从“大底尖顶”转变为“金字塔形”。未来五年,高端化将进入第二阶段,核心将是8元以上价格带的持续扩容。而在2024年上半年财报会议上,华润啤酒高层表示“8元钱细分市场是目前中国啤酒高端化里竞争最激烈的”。
据报道,早在2012年青岛啤酒便开始推动高端化转型。在产品端,青岛啤酒陆续推出了奥古特、鸿运当头、1903、全麦白啤、琥珀拉格等中高档产品,后又在2022年以一世传奇加码超高端市场,换而言之,青岛啤酒的高端化转型已经超过10年了。
不过,虽然开始时间早,但青岛啤酒的高端化转型一直都是中规中矩。在市场份额上,2024年上半年青岛啤酒的高端产品销量占比40.95%,低于华润啤酒的50%和重庆啤酒61.03%;而在吨价差距上,目前青岛啤酒的吨价为4172元,百威亚太的吨价为5210元,青岛啤酒吨价仅为百威亚太吨价的80%。
为何青岛啤酒的高端化转型总是略逊一筹呢?这背后或许跟青岛啤酒定位模糊有一定关系。目前青岛啤酒的高端产品线涵盖奥古特、1903、全麦白啤等十余个子品牌,但缺乏清晰场景标签;相比之下,华润SuperX主打“年轻潮酷”,百威深耕夜店渠道,青岛啤酒的多元化策略反而稀释了品牌认知。
当然,除了自身问题之外,竞争加剧也是阻碍青岛啤酒高端化转型的另一重要原因。目前外资品牌如百威、嘉士伯仍占据高端市场55%份额;本土对手中,重庆啤酒凭借乌苏啤酒在餐饮渠道异军突起,燕京啤酒通过冬奥营销实现净利润增长25.35%,青岛啤酒正处于“腹背受敌”的状态。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作为行业龙头的青岛啤酒确实有其优势,但高端化的迟滞却仍是悬顶之剑。对于青岛啤酒而言,想要走得更远还是需要加快推动高端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