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残酷物语:韦嘉转型节点的重要代表作

沐清扬说史 2025-01-05 01:57:05

2007年之后,韦嘉逐渐开始把颜料的泼洒与谙熟的刻画技巧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享受油画创作中任意挥洒的自由与轻松,通过颜色之间的渐变和渲染,逐渐构成了一个多元的图像世界。如韦嘉所说,2008年对他是转折性的一个阶段,他越来越感受到“绘画性”的感召,而创作于这一年的《刺菁II》正是其风格成熟的代表之作,也是此后风格转变的前身。

韦嘉 刺菁 II

2008年

布面 丙烯

250×200 cm

成交价:RMB 1,725,000

中国嘉德2024秋季拍卖会

画中男孩双手背负,身体中箭的主角形象来源于古罗马一位殉道者圣巴斯弟盎。在许多艺术和文学作品中,他常被描绘成双臂被捆绑在树桩,被乱箭所射。彷佛为了他所相信的,痛并快乐着。这位殉道者在韦嘉的作品中也隐含了青春的无畏与热情。画面上看似随意的色点和色线有强烈的力道和运动感,对于今天的混杂、多元、浮躁的现实情景具有象征意义。交错的荆棘缝隙中,隐隐可以窥见少年复杂的神情和似无意的晶亮泪痕,麻木中又暗含留恋。韦嘉说:“很多人觉得这个裸体男孩是我自己,但是我并没觉得这个形象是我,可我们肯定彼此认识。他往往是一个感觉没长大的小孩儿,或许他代表的是一种心态,而不是一个特定的人”。少年形象成了艺术家个人精神世界的外化,也是对另一个真实自我的关照,在作品中散发着一种郁郁的不安全感。

本作巨大的尺幅,天然营造出一种既虚空又诗意的空间感。韦嘉的形式、构图不单是唯美的,更是有力量的。他将人物被缩小成了空间结构的一部分,又借用了传统文人画细腻造景、适度留白的精神性,来呈现具有剧场情绪张力的构图。填充于留白中肆意挥洒的动态笔触,致敬了波洛克“行动绘画”即兴而澎湃的抽象意境,也展现了韦嘉对绘画性和偶然性的探索。如他所说:“在失控的边缘去建构一种我想要的感觉……我几乎所有的绘画都是想去体验一种未知,用我难以掌控的、不那么驾轻就熟的方式。”

《刺菁II》是韦嘉创新转型节点上的重要代表作,从中既能看到早期作品中具象的男孩形象,也能感觉到他迄今坚持的,向抽象的探索;既有青春残酷的敏感,又有向虚空感进发的冲动。画中流露着艺术家一直以来表现的不安和荒凉,但他内心里试图展现的,更多是挥之不去的某种不舍。“这种不舍可能是关于青春的,也包括人的存在,它的情感,它的历史,不是通过一些简单的字眼能够把它概括的。我觉得人的存在,它就是一个很复杂的,一种很困惑的某种状态。所以我也很想用我绘画的这个过程,去体验这个东西,把我想传递的东西,隐隐约约地带出来。”

韦嘉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版画专业的学习经历使他在创作中养成了严谨而富于理性的工作方法。因为石版画有限的尺幅,特别是复杂的制作流程背后所潜藏的“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信条,令韦嘉在毕业后愈发向往在画布上任意挥洒的自由与轻松,2004年,韦嘉开始了期待已久的布面丙烯创作。

韦嘉 拳来到

2005年

布面 丙烯

250×200 cm

成交价:RMB 1,380,000

中国嘉德2024秋季拍卖会

《拳来到》完成于2005年,正是韦嘉由石版画转向丙烯创作的第二年,此时他的作品仍保留着鲜明的版画痕迹,皆用最基础的色彩、线条、构图,单刀直入地述说着青年人特有的潮湿情绪。本作的诞生离不开韦嘉当时的生活背景:2000年初的重庆仍存在着黑暗势力,打架斗殴、抢劫等问题层出不穷,民风彪悍的山城俨然成为了快意恩仇的江湖。《拳来到》描绘了两帮人群殴的激烈场面,全身赤裸、回归原始的年轻人们选择以拳头裁定公理。一束舞台式的灯光从画面右上方打下来,映照在扭打着的人群身上,也显现出周围高耸的围墙和密集的铁丝电网。热血与冰冷相呼应,韦嘉点出即使从这场决斗胜出,也仍旧被困于围墙之内,逃脱不了社会常规的约束。

2005年的作品《拳来到》是韦嘉最早期典型的绘画风格,像极了石版画的结构与表现张力,然而画面是石版画的好几十倍大。一开始便征服250×200cm的尺寸,立即呈现出石版画诸多独特的语言:包括视觉张力放大缩小的对比,平面中带有几何的立体结构,光影的明亮处与暗处的对比,都為情节的铺陈与渲染带来层层的高潮——虽然在同一张画布上。彷彿电影情节,也许是警匪片,在紧凑的步调,平凡的夜里,忽然出现想像不到又合情里的剧情。在笼罩铁丝网与玻璃的高墙内,照射灯下,上演著纠缠与征服的一幕。

而故事未完,胜负未定,彷彿从天而降下的每个人,都在各自动作状态决不重复相同的铺陈中,有著艺术家最理性縝密的组织规划。这样如此阳刚与现世缩影的画作,在韦嘉至今20年创作生涯中,实属少见。他是一个大场景,而且是个远景,立体化的描述整个故事场面,每个砖头都像石版那样深浅不一去表现 ,还可以看到光本身也有粒子。光本身微妙的粒子本来在石版画可以表现,现在在布上以压克力颜料表现出这种独特的效果。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