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作家在剧中写一个人物叫谢步东的时候,那么这部剧就已经进入了尾声。
同样当一个执着于寻找生命意义的人,忽然有一天陷入了吃喝玩乐世俗无意义的虚无中时,也证明了他内心的死去。
一个向着结尾写的作家和一个允许自己死去的人。是一样的。
他们活着不过是都争取一个结尾。对于一个放弃结果的人来说,这个结尾圆满不圆满都无所谓了。
我们要感谢武林外传这部剧背后有一个爱笑的编剧女朋友,和一个擅长驯夫的川渝女子。没有她,就没有如此精彩纷呈的剧情。
而一个执着于前半生苦寻人生意义的人,最后到最后,他什么都没有做,也什么都不去做,也不想再去做什么,空余下内心的一片梦想。
四十岁为什么是不惑的年纪,因为如果你的人生有意义,对人类有巨大意义,那么你在四十岁以前就已经充分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不需要苦苦去寻找生命的意义。而如果你的人生没有意义,再笨的人在40岁也能体会到自己来人间不过是凑数的。所以40岁谓之不惑。不惑,就是不再跟自己较劲,接受关于自己的一切。而五十知天命,就是接受自己的社会价值,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所以我永远尊重一个知道自己写不动的作家
也永远尊重一个对自己不惑而且知天命的人不再执着于追寻生命的意义。
那么执着的追寻生命的意义,不就是不接受自己的平庸么,不就是不甘心平淡的生活么,不就是想出人头地做不一样的不平凡的自己么。你不是在追问生命的意义,这是个千百年来无解的问题,你是在自虐。
而四十不惑,四十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知道自己的性格脾气,能够顺其自然怡然自得的做自己,把自己捋顺。允许自己做自己。但是这个时候尚且与天搏一搏,因为还有精力,如果四十岁努力提升技能还可以改写自己的命运而到了五十岁,知道自己在社会中几斤几两,知道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就不再与天斗强迫自己,与人性斗强迫别人。而是一切都趋向圆融。允许别人做别人。
所以四十不惑,就是允许自己做自己。
五十知天命,就是允许别人做别人。
达到这两重境界的人,无论有没有找到生命的意义,都不重要了。因为生命本身有没有意义这个命题本身已经不重要了。
这个时候你可能儿孙满堂满脸皱纹一脸笑容
也有可能金戈铁马征战职场长裙摇曳笑容可亲
还有可能良辰美伴花前月下一路生花纵马江湖
也或许鲜衣怒马指点江山平步仕途春风得意
无论哪一种,你都能够全然的放下追寻的执着,全然的享受拥有的一切。
生命的意义就是当你放下追问它的意义的时候。它所有的一切都鲜活的呈现出来了。追问的本身就是反抗活着。追问生命的意义就是自虐。
我说过,活着的每一刻思考死亡都是对生,对生命的亵渎。活着的意义,就是尽情的,活着。
当一个作家写谢步东的时候,剧本死了,爱情活了。
当一个人停止思考死亡的时候,死亡死去了,他活了。
仅此而已。
相对于这种虚无的追求生命的意义的人来说,另外一种人的状态是不停的通过折腾人生,折腾自己,通过身体或者心理上的疼痛来证明着自己活着。
就像这两天报道的那个沙白,不顾老父亲年老体迈花了70万去安乐死。她好像把自己活在一场表演秀里,在活给别人看。你看看我多么成功多么漂亮多么优秀多么有能力多么有实力,一旦哪一天这个优秀成功虚幻的外壳掉了,那就选择去死。非常极端自私和不顾亲人死活。
其实活着就是活着本身,造物给了你身体生命父母生存环境,你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发挥自我趋利避害生存下去,这就是活着的本身,至于意义完全是人为赋予发挥的。
经过包装的生活有时候就像看一场游牧民族的拙劣的生活表演秀,一会吵架一会小三一会复合一会进监狱,这样的折腾却并不能留住观众,因为表演给任何人看都是虚无的表演,应该回归到生活的本身和本质,用自己的双手去追求去创造自己理想中的人生,这才叫活着。首先不离开自己,对自己彻头彻尾的诚实,那才叫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