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勤政的皇帝:非亡国之君,倒行了亡国之事,不合格的皇帝。

竣尧聊历史 2023-05-19 18:09:40

崇祯在自尽之前曾说过:“我不是亡国之主。”明朝灭亡了数百年,很多人都相信,明朝并不是因为崇祯皇帝而灭亡的。《明史》中有一句话:“明朝灭亡,其实是因为神宗。孟森在其《明史讲义》中指出:“熹宗虽为亡国之主,但其身不死,其先祖恩德亦不绝。”思宗在明治维新以前,还能活下来,但到了天启时代,却是必死无疑。

“崇祯十六岁登基为帝,正是少年得志的时候。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魏忠贤、客氏等人的力量一网打尽,宦官之乱渐渐平息,令朝廷上下士气大振。

崇祯皇帝是真的希望治理这个国家。他在政|务上勤奋,思想敏锐,精力旺盛。他从来没有接近过女人,当别人要送一个漂亮的陈圆圆来给他时,他也不过看一看罢了。甚至有一次,有人送来了一些年轻貌美的侍女,被他狠狠训斥了一顿,然后就被他轰走了,说什么帝国都这么大了,还想着这个。崇祯皇帝的生活很简单,他的食物很简单,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但是,光有这样的道德品质,还不足以证明崇祯是一个称职的君王。崇祯则是一个疑心重、刚愎自用、犹豫不决的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愿意自己负责,总是把事情推到别人身上。崇祯14年,清军对松山锦州诸城发动大规模的攻击,并将明军蓟辽统帅洪承畴活捉于松山。如今,山海关之外,就是唯一的一处基地——宁远镇。明军节节后撤,再也抵挡不住。那时候,因为“天气寒冷,粮草匮乏”,所以,就连清军都坚持不了多久。皇太极欲与崇祯议和,并透过蒙古向崇祯透露了议和的意愿。

崇祯皇帝闻讯后,深思良久,便命军中大臣陈新甲,专门处理与清廷的议和事务。在几个来回之后,已经达到了切实可行的程度。陈新甲却很不小心,将这份绝密的文书,随意的放在桌上,让手下的人当成了一份很平常的文书,上报朝廷,抄送去了朝廷。那时候,朝廷里大部分人都是好战的,所以好战的人就在上面写了很多关于陈新甲“主和辱国”的文章,他们都在呼吁把陈新甲处死,发誓要和叛徒决一死战。崇祯皇帝不敢说是自己出的手,又对陈新甲的泄密行为深恶痛绝,于是陈新甲被处死,议和就此终止。

按照现在的局势来看,这对大秦帝国来说,是一次拯救大秦帝国的机会。由于明军的装备和士兵的战斗力远逊于清军,加之明军面临着内外夹击的双重压力,使其面临着内外夹击的双重压力。如果能够以和平的方式平息清兵,解放军队以平定农民的起义,避免两面受敌,那么,即使不会灭亡,也会延缓灭亡。

崇祯仍是个爱惜颜面的人,李自成大军压境,知道大局已定,遂策划南下。他曾经秘密召见过主张“南迁图存”的李明睿,说:“我早就有这个野心了,只是没有人夸奖,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汝意与我相通,我心意已定。群臣不服,又能如何?尔且密之!”崇祯想要群臣齐心协力,劝说他南下,有尊严地出京。不过,也有一些人提议,应该像当年的永乐皇帝一样,死死防守京城,由南京的皇位掌管。崇祯帝出于维护自己的尊严,说出了一句“一人之命,万人之命”的话。

崇祯皇帝的时候,没有几个有能力的,也没有几个愿意这么做的。他对文武百官太严厉了,文武百官都会受到惩罚,谁还敢擅自做主?重臣更替、宰相乱砍是崇祯王朝的一个特色。崇祯十七年的时候,他的内阁大学士只有五十位,这变动的速度,实在是骇人听闻。

更何况,在崇祯皇帝的治理下,死了不少官员。在这十七年中,死了两个大学士,死了一个,被罚去了一个,就是钱龙锡和刘鸿训。身为陛下最信任的幕僚,居然会沦落到如此地步,着实让人失望。孟森说:"自从首相到现在,杀过人的就只有他一个人了。在六个部长之中,有十七个是刑部部长。但是,这十七个人中,除了薛贞被判死刑外,韩继思,郑三俊,刘之凤,李觉斯,徐石麒,还有两个人被判入狱,其余的人大多没有得到好的结局。军中大臣王洽,在清朝军队入侵的时候,被判了死刑,陈新甲,。其中,被处死的有七个:郑崇俭,袁崇焕,刘策,杨一鹏,熊文灿,范志完,赵光忭。被戮者为:冀中王应豸,山西耿如杞,宣府李养冲,登莱孙元化,张翼明,大同,陈祖苞,顺天,张其平,保定,山东,严继祖,邵捷春,四川,永平马成成,潘永图,顺天,河南,李仙凤,李仙凤,被擒而死

他们都是应付辽东战争、平定农民叛乱的将军,但由于他们在抗清战争、平定农民叛乱过程中,稍微犯了一点错误,就被崇祯皇帝革职,打入大牢,最后被杀。《明史·流贼传序》中记载,崇祯皇帝“一人被打死一人,明军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将军们不是战死就是被处死。军队越多,优秀的将军就越少。在他的治理下,文臣和将军都被他赶尽杀绝。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