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战败后,曼施坦因在狱中完成《失去的胜利》本回忆录,但为何被广大网友戏称为《甩锅的艺术》?

铭山印记 2024-11-26 20:50:16

曼施坦因的《失去的胜利》那可老有话题性了,这回忆录到底是把二战经历讲得实实在在的呢,还是像有些网友打趣的,是门“甩锅的艺术”呀?

咱一提到曼施坦因,他在二战战场上那辉煌的战绩就跟放电影似的,在眼前晃悠。就说 1942 年的猎鸨行动吧,在第 11 集团军指挥下,那战果可太惊人了。在“好同志”麦赫利斯帮衬下,人员不可恢复交换比高得离谱,损失低,战果却杠杠的,轻轻松松就拿下了刻赤半岛,把克里木方面军打得屁滚尿流,击退了还重创了人家。这一下子,曼施坦因的军事才能就展露无遗,也给他后来升官发财打下了老结实的基础。不过呢,这只是他军事生涯里的一小段,《失去的胜利》里讲的可比这丰富、复杂多了。

曼施坦因那可是全程经历了二战,他这回忆录里对战场那些细节描写得老细致了。从每个战场的战术咋安排、兵力咋分配、部队咋调用,再配上那贼精准的作战地图,就好像给咱读者画了一幅超级宏大又复杂的二战大画。对军事迷和历史研究者来说,这简直就是个大宝贝,好像能让咱一下子穿越到那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去。可为啥这么一本看起来超有料的回忆录,会被人笑称为“甩锅的艺术”呢?这里头啊,可有不少弯弯绕绕。

先说这回忆录里关于责任归谁的说法。网上有人觉得曼施坦因老是把战争失败的锅往希特勒身上扣。比如说有些战略决策,曼施坦因就暗示是希特勒瞎掺和才让战役输了。其实啊,曼施坦因可不是战后德国军队里唯一吐槽希特勒的将领。在当时那历史大环境下,希特勒作为最高统帅,对战争走向的影响那可老大了,好多将领回头看的时候都会提到希特勒决策的作用。但曼施坦因名气大,在战争里又特别重要,所以他的回忆录就格外扎眼,也更容易成了争议的焦点。

就拿 A 集团军群进攻高加索失败这事儿来说,有人怪曼施坦因,可他自己说本来计划让第 11 集团军在塔曼半岛登陆去支援高加索方向,结果被从东线最南端调到最北端,计划就泡汤了。这说法呢,在有些人眼里就是在给自己找借口。但换个角度想,战争里指挥体系那叫一个乱,将领们执行任务的时候本来就受好多因素限制,曼施坦因这么说也许真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呢。

除了对希特勒这“甩锅”有争议,曼施坦因回忆录里对苏军的评价也惹了不少麻烦。书里说苏联红军干活可带劲了,打仗老勇敢了,可又说红军步兵战斗力下降得厉害,1941 - 1942 年炮兵力量也没咋补充好。这评价在有些人看来就是小瞧对手。但仔细研究当时的背景就知道,曼施坦因这么说也不是没道理。战争刚开始的时候,苏军确实被打得老惨了,军队战斗力肯定受影响。不过苏军也一直在学习进步,像大型坦克兵团咋组织咋用,就搞得很不错,还把德军的纵深突破战术学去了。曼施坦因的描述可能就是从德军的角度出发,对苏军的一种比较客观的观察,就是这表述方式和立场有点问题,容易让人误会。

再说说这回忆录的真实性。曼施坦因的《失去的胜利》在这方面也让人有点怀疑。就说切尔卡瑟战役吧,他几乎没咋提为了救援行动投入了多少兵力、装备和坦克。咱整理德方公开资料发现,为了救出大概 6 万人,曼施坦因可下了血本,用了 18 万作战部队,还有快 1000 辆坦克、600 门野战炮(105 毫米口径以上)、300 门反坦克炮啥的。这些救援部队在战斗里被打得老惨了,德国在东线南部就更不行了。特别是好多坦克都扔那儿了。他对这关键战役的关键信息遮遮掩掩,就给人一种故意不想说实话的感觉,这也让大家更觉得他在“甩锅”。

但是呢,咱也不能一竿子把曼施坦因回忆录打死。对比德军战报和俄罗斯官方统计《二十世纪苏联损失》,能发现《失去的胜利》里对苏军战损的估计和苏方伤亡统计结果还挺接近的(除了刻赤那 17 万俘虏有点夸张)。书里数据不准主要是在对当面苏军兵力估计上,有时候估高了,有时候估低了。这说明曼施坦因写回忆录的时候在某些方面还是挺客观的。

在二战这大历史背景下,各国将领的回忆录都有点毛病。就说朱可夫回忆录,也有让人琢磨的地方。描述某些战役的时候,把德军兵力夸大了,还把自己指挥得太神了。这就说明曼施坦因回忆录不是个例,这在历史书写里是个挺普遍的现象。

现在这社会啊,咱看曼施坦因的《失去的胜利》就得客观点、全面点。不能因为有争议就觉得它一文不值,也不能啥都信。得把它放在二战这大历史背景里,多参考点资料,多研究研究,把真的假的分开,好好挖挖这里头的历史信息。这也提醒咱研究历史的时候,对各种史料都得小心点,得一直追着历史真相跑。不管是曼施坦因还是其他将领的回忆录,都是咱了解那段又宏大又苦哈哈的二战历史的一扇窗户。透过它们,咱能更清楚地知道战争有多复杂、多残酷,还有人在战争里的命运和咋做选择。

现在这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咱研究历史的机会可多了,各种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跟雨后春笋似的往外冒。这几年新解密的历史档案又给咱重新看二战提供了新角度。这些新信息和曼施坦因回忆录互相印证、互相补充,能帮咱把二战历史这幅画拼得更完整。

另外呢,从文化和社会层面看,曼施坦因回忆录的争议也反映了不同国家和群体对二战历史的不同看法和感情。德国战后一直反思战争,曼施坦因回忆录里的一些观点可能就碰到了德国社会对战争责任敏感的神经。而对那些被德国侵略过的国家,像苏联和它后来的继承国,对曼施坦因回忆录里对苏军的评价和战争责任咋分的,就更爱挑刺儿了。这种文化和社会差异就让曼施坦因回忆录的争议变得更复杂、更多样了。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