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各年龄段的听力危机,你关注了吗?|全国爱耳日

文峻评健康 2025-03-04 04:53:2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3.3

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

听觉,是五感之一。通过听觉,我们能够感知声音,进而表达思想、交流言语、接受教育、融入社会环境。可见,听觉功能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强调在全生命周期强化听力健康意识,养成科学用耳习惯,形成爱耳护耳的良好生活方式。

Ear Care Day

1、正常听力与听力损失

如何区分?

对于听力正常的人来说,他们的双耳听阈能达到20分贝或更好。如果不能达到这一标准,就可以认为发生了听力损失。听力损失的程度从轻度到极重度,可影响一侧的耳朵,也可影响双耳。

听力损失并不鲜见,全球有超过15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至少4.3亿人属于残疾性听力损失。由于听觉功能的重要性,如果听力损失不能在早期得到识别和处理,会在言语习得和发展、教育获取、社会心理健康和经济独立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Ear Care Day

2、识别影响听力健康的

潜在危险因素

一个人的听觉功能是否良好,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出生时的基础听觉功能、暴露于危害听觉功能的危险因素、降低风险的保护听觉措施。在危险因素中,一些因素在全生命周期危害听力健康,而另一些则更容易在某个特定时期造成影响。

+

产前期及围产期

遗传因素:

超过250个基因与听力损失相关,通常是可遗传的。

感染:

常见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感染。

出生时窒息:

导致听觉中枢、听觉传导通路及各级神经元、耳蜗内细胞损伤。

低出生体重:

常伴有多种影响听力发育的高危因素,危害听力及言语发育。

高胆红素血症:

可对部分婴儿造成听觉系统神经损伤。

+

儿童青少年时期

中耳炎:

耳部感染是儿童听力损失的常见原因之一。

脑膜炎及其他感染:

脑膜炎、麻疹、腮腺炎等可引起中耳积液或听力损失。

+

成年期和老年期

慢性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和中心性肥胖,其患者发生听力损失的风险更高。

烟草使用:

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具有耳毒性作用,包括二手烟。

耳硬化症:

原因不明的中耳听小骨发育异常,可引起听力损失。

年龄相关性感觉神经退变:

60岁以上成年人中,超过65%患有听力损失。

+

全生命周期

耳垢嵌塞、耳部或头部外伤、噪声暴露、耳毒性药物/化学物质、营养不良、细菌或病毒感染会在全生命周期威胁听觉功能。

其中,娱乐噪声,如使用个人音频设备长时间高音量聆听娱乐音乐,其影响愈加受到关注,超过一半的12~35岁人群面临娱乐环境噪声所致的听力损失风险。

Ear Care Day

3、如何在全生命周期

保护听力功能?

未来如何倾听世界,取决于今天如何呵护耳朵。我们需要尽早采取行动,确保终身听力健康。

孕产妇应注意均衡营养,保持卫生习惯,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

重视耳卫生,避免使用棉棒擦拭耳部,防止耳或头部外伤,必要时应及时就诊。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避免一切形式的烟草烟雾接触,均衡膳食营养,规律进行身体活动,在娱乐或工作噪声中注意防护、科学用耳。

对于新生儿、儿童、工作中接触噪声或耳毒性化学物质人群、接受耳毒性药物治疗人群及老年人,应进行听力检测和疾病筛查,及早发现问题,尽早治疗和干预。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1]国家卫生健康委. 关于开展第二十六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202501/f9de8f51743e479eacf3ce59a4bfce90.shtml.

[2]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听力报告.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3]高湘杰,彭晓娟,邓忠,等. 新生儿听力损失高危因素与听力筛查研究进展[J].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9,25(6):692-698.

[4]平凯歌,耿曼英,张慧,等. 低出生体重对婴幼儿听力及言语发育的影响[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21,29(3):288-291.

供稿:市疾控中心慢病所

编辑:Suki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