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世界卒中日
2024年10月29日
可怕、可防、可救的中风
脑卒中,俗称中风,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常见类型。脑卒中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受损,产生局灶性或整体脑组织损害的疾病。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我国脑卒中的69.6%~70.8%。研究显示,我国脑卒中患者60岁及以上占50.81%,其中60~69岁患者占28.69%,占比最高。由此可见,中老年朋友们应了解中风知识,尽量避免中风的发生。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
可怕、可防、可救的疾病。
01
可怕的“中风”
脑卒中作为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
1
发病率高:
2019年我国新发脑卒中394万例,占全球新发病例数的30%以上。
2
致残率高:
50%~70%的脑卒中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涉及认知、语言、运动、心理等多个方面,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3
死亡率高:
脑卒中是我国居民致死的首位原因,2019年脑卒中导致239万余人死亡。
4
复发率高:
脑卒中患者还要注意复发的风险,发病1年内,复发率为5.48%。
5
经济负担高:
2018年我国脑卒中的直接经济花费超过2400亿。
阅读了以上这些数字,希望您能意识到脑卒中是一种可怕的疾病。
02
可防的“中风”
脑卒中虽然常常急性发病,但是其相关不良因素的积累却是非常缓慢的,通常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这就留给了我们预防“中风”的时间窗。您首先需要了解不良因素,并且下定决心努力控制它们,就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
来自中国人群的荟萃分析综合了既往大量研究结果,汇总了下列脑卒中主要的危险因素。
1
高血压:
高血压是卒中最强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无论中青年人和老年人群,高血压都能够增加脑卒中发生风险。
2
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是非2型糖尿病人群的2.27倍。
3
中风家族史:
对于有脑卒中家族史的人群来说,既往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房颤或心律不齐、吸烟、饮酒者更易发展为脑卒中。
4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能够分别增加中老年人群25.2%及114.5%的脑卒中发生风险。
5
吸烟、饮酒、超重或肥胖:
作为多种慢性病共同的危险因素,同样与脑卒中发病有关。
03
可救的“中风”
发生脑卒中时,每分钟就有190多万个神经细胞死亡。众所周知,神经细胞的自我修复和躯体功能的重建不仅需要很长的时间,且很难恢复到原有状态,因此卒中急救必须争分夺秒,尽早识别尤为重要。
“中风120”可以帮助您在家快速识别中风症状:
★1看,1张脸不对称口角歪;
★2查,查两只手臂,单侧无力不能抬;
★“0”听,聆听患者的说话口齿不清不明白。
如果跌倒的同时有以上任何症状突然发生,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及时就诊。
04
结语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生命的疾病,但同时又是可防可救的,希望读者朋友们对照本文,识别自己现有的危险因素并且努力控制它们,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尽量远离脑卒中;若自己或身边的亲朋好友不幸出现了中风症状,请您尽快采取行动,争分夺秒抢救生命。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51(9):666-682.
[2]《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编写组.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概要.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2;19(2):136-144.
[3]中国卒中学会卒中后认知障碍研究圆桌会议专家组. 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防治研究专家共识. 中国卒中杂志. 2020;15(2):158-166.
[4]陈晓荣, 颜流霞, 厚磊, 等. 2015~2019年中国居民脑卒中发病与死亡特征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24;39(5):470-476.
[5] 曲庆明,贾杰. 脑卒中康复相关指南解读及展望. 中国医刊, 2022,57(5):487-490.
[6]Wang J, Wen X, Li W, et al. Risk Factors for Stroke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17;26(3):509-517.
[7]郭健, 刘远立, 关天嘉, 等. 健康相关行为与高血压人群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9;53(2):223-228.
[8]黄聪聪, 蒋丽娇, 罗燕, 等. 青年、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医药导报. 2024;21(17):70-74.
[9]范习康, 李梦瑶, 覃玉, 等. 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4;45(4):498-505.
[10]余溯源, 刘延锦, 郭丽娜, 等. 郑州市农村地区脑卒中家族史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实用医学杂志. 2019;35(3):339-342.
[11]王静, 叶冬青, 汪凯. 中国居民超重或肥胖、吸烟、饮酒与脑卒中关系的Meta分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8;42(2):115-118.
[12]滕丽丽, 张美, 宋文婧, 等. 运动干预诱导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再生的机制. 康复学报. 2023;33(4):375-382.
[13] Jingdong Ma, Zeshi Tian , Peipei Chai, et al. Estimating the economic burden of stroke in China: a cost-of-illness study. BMJ Open, 2024 Mar 13;14(3):e080634.
供稿:市疾控中心慢病所
编辑:Suki